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晨宇 2019年7月13日 乐评人呆若木一解析华晨宇音乐情感表达绳子示范

2019-07-13 22:16 作者:乌鸦像写字台么  | 我要投稿

原博http://weibo.com/1730317584/HDjoJgmGU

    华晨宇用绳子教苏北北唱歌这一段很有示范意义。苏北北有不错的嗓音本钱和声乐技术,但她一直以来在歌唱中的问题是喜欢去呈现歌曲最外在的难度、高音刺激等,却疏于呈现旋律内部的情感,甚至歌曲没有了歌词之后她就不知道要如何呈现。这也是很多“声乐”型歌手的问题。

    华晨宇为了让苏北北体会到音乐旋律内在的情感张力,让苏北北练习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的旋律,体会其中的内在情感。这段旋律出自巴赫创作的《D大调第三组曲》,后来德国小提琴家将其改编,限定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上演奏全部旋律,因而得名。这是巴赫最脍炙人口的曲子,歌德将之形容为“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奇妙的是,这段优美的旋律其中却藏着某种命运不可抗的悲戚感。它被用在无数著名的影视场景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用作《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明日香战死前的配乐,代表明日香在绝境中的绽放,也代表她不可避免走向死亡的哀华。

    《G弦上的咏叹调》可以只用G弦演奏,适合人声练唱,同时其旋律内在情感张力如此复杂而显著,令人难以忽视,被当成“作业”来让苏北北体会声音与情感的融合再合适不过。在苏北北依然抓不住要领的情况下,华晨宇用绳子之间拉扯的松紧张力进行演唱示范,去展现音乐脱离歌词之外蕴藏的情感流动状态―因为这段旋律内在的“悲伤命运感”需要通过长音的强弱处理不断推动,如何在旋律的发展中传达出潜藏的紧张感,是这段练习最重要的目的。

    唱歌很难教,不像锻炼外在肌肉,发声肌肉更多是内在的,在练习中难以触碰,要靠各种各样抽象的比喻、指点来让人找到感觉。在“唱准谱面”之外找到细微的情感表达则更为复杂、更为困难,音准、节奏、强弱、乐句、律动、timing……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表达的关键点,因此极为考验教学者“因材施教”的能力。而在华晨宇这里,对音乐的深层理解外化成了具象的教学方法,他把对音乐的敏感外化为绳子的形态变化,直观地让人体会到除了唱准音符、谱面之外,更为抽象复杂的情感世界。

视频 P6 P7 P8https://b23.tv/AV57349348/p8

end


华晨宇 2019年7月13日 乐评人呆若木一解析华晨宇音乐情感表达绳子示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