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和田玉的历史与玉材特性2

2023-06-17 12:21 作者: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  | 我要投稿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阶层的人们,对和田美玉都是情有独钟。上层社会讲“君子比德于玉”,讲“玉有五德”。下层民众虽然限于等级不能像上层社会那样讲究佩玉,但仍是喜欢美玉。《诗经·卫风》里写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琼琚即是美玉。《诗经·卫风》里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这是说文采焕发的君子,如琢磨的玉器一般俊美,精神如金锡,品格如圭璧。三千多年前的《诗经》,有很多描写美玉的诗句。《诗经·郑风》里写道:“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里还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千古名句。那个年代的诗歌,表现了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道德准则,以及对美玉如此相同的喜爱。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种天然矿物能够承载上至神仙帝王,下至君子的无数曲折故事。只有和田玉才能融入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 现列举世人熟知的几个故事: 和氏璧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群雄四起,各国君王均以搜集展示天下奇珍为荣。楚国平民卞和寻得一块石头,断定是一块罕见的璞玉,如剖开定能雕成稀世珍品,遂进宫献给楚厉王。厉王的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因欺君之罪被砍了左脚。楚武王继位后,卞和再次进宫献宝,仍被误会,又被砍去了右脚。直到楚文王即位,一次出巡路过荆山,见失去双脚的卞和在山脚下抱石而泣,双眼出血。便派人询问:“天下被断足的人很多,你为何这么伤心?"卞和回答:“我并非因双脚被先王砍去而哭,而是哭这块难得的宝玉被说成石头。”文王大惊,当即带石而归,剖开查验,果然内部为洁白润泽、细密

坚韧的美玉。文王感叹不已,命工匠制成一件精美绝伦的玉璧,命名为“和氏璧”,以肯定卞和的慧眼识宝之功。此璧成为绝世珍宝。据考证,楚地自古不产玉,这块美玉产于荆山证据不足。最可靠的是《韩非子·和氏璧》记载,“观其璞而得宝”。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也认为这是“璞中之玉”。而和田玉子料才会有皮色和石璞,这应该是玉石之路开通后从西域输往中原的和田玉子料。 周天子会西王母

古籍《穆天子传》记载周天子周穆王十七年,他乘八骏之辇亲驾西巡昆仑山,会见西王母部落的酋长王母。这是继公元前 2247年西王母向舜帝敬献西域地图之后,中原帝王一次极为盛大的出访活动,受到西王母隆重的欢迎。西王母在“瑶池”之滨盛宴款待远道而来的穆天子一行。他们在轻歌曼舞中互相敬酒吟诗唱和,互道倾慕之情和美好祝愿。西王母吟唱:“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举杯回答:“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这是一段中原王朝与西域部落友好交往的千古绝唱。此刻,周穆王考察了西王母部落的琢玉技艺。赠送了中原的黄金、海贝等珍贵礼品,西王母回赠了上万件西域美玉,令阅尽天下珍宝的周穆王爱不释手。

完璧归赵 这讲的是和氏璧到了赵国,各国君王都乘诞欲滴。秦昭王骗赵王说要以15座城地相换,赵国大臣蔺相如带璧前往,发现秦王毫无诚信。菌相如以生命相拼保护宝物。终于完壁归起:这是一个和田美玉在刀光剑影中完成外交使命的故事,也是中国玉文化史中诚信。正义与智慧交集的灿烂篇章。 鸿门宴 这个故事说的是秦末项羽与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约见。项羽谋士范增拟在鸿门设宴诱杀刘邦,以绝后患。范增与项羽约定,以举起自己手中把玩的玉玦作为杀人信号。后因项羽的迟疑和楚营中和平派项伯起身舞剑掩护刘邦。汉军猛将樊哙持剑执盾闻人帐内保驾,手持玉玦的范增无计可施,刘邦脱险。一块精美的玉块差点改变了中国历史。由此也可看出玉文化中的“仁、义、智、勇、洁”等人文精神。 还有许多故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衔玉而生,这块美玉被视为“通灵宝玉”。贾宝玉因此而得名。

南北朝时期元景皓在东魏的孝静帝被丞相高洋算位后,而对利诱说道“大丈夫宁为玉碎,不能瓦全”。此言成为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三国时期关羽被困麦城时,面对劝降正色说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拒绝卖身求荣。最后以身殉国。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与其弟苏辙情谊深长,在久未谋面之时,托人将自己珍爱的玉腰带赠送苏辙,并在怀念中写下《水调歌头》,成为玉带传情、以诗寄情的千古佳话。 春秋初年。齐国的公孙白在王位争夺中被管仲射伤,幸亏利箭射中腰间带钩面保命,他倒地装死,之后快马赶到国都登上王位,这就是后来的齐恒公。齐恒公不记一箭之仇,后来任命管仲为相国,巩固了其中原霸主地位,这又是一段佳话。 北宋末年,宋高宗赵构在金兵进攻下逃离京城,在水中丢失心爱的小玉印。多年后,一位书生在江边买得一条鲤鱼,发现腹中有玉,便随身携带,后来书生入朝为官,被宋高宗无意中发现此玉。这讲的便是“玉有缘” 的故事。 还有玉器治病美容的故事,皇帝痴迷和田美玉的故事,西域先民深山采玉和裸女河中寻玉的故事,美玉护宅的故事,以及美玉破身救主的故事,等等。

和田玉的历史与玉材特性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