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网文,热衷修仙?

你相信,有成仙这回事吗?
如果你要问我,是相信道家的神仙;还是相信外星人。
我绝不会选外星人。

一、何为修仙?

修仙,指的是一个人通过修真悟道,以求达到不死不灭的境界。
传说,女娲大神以土造人,让人生于土,复归于土,土中循环,往复不以。
但人却不满于土中生灭,并开启问鼎天道之路。
自此,天上一朝日月,人间几度春秋。
其时浩浩神州,关山雄踞,大河纵横,山河之间,荡荡然沃野千里,气象万千。
亿万年间,天降凝露,地气升腾,阴阳交汇之下,遂有云行风动、电闪雷鸣。
物华凝聚,始现生灵。
又不知几亿万年之后,方得有人行走于大地之上。当此繁荣昌盛之世,上古之事早已佚不可考。无论士林大夫,又或贩夫走卒,所知者无非神仙精怪、种种荒诞传说而已。
当是时也,儒畏天命;佛亦谓寿终有尽;独道家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
其不认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哉!
从老子的《道德经》到李白的“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华夏大地上最世俗,对生命最有热诚的本土宗教由此诞生。
人生苦短,譬如风中朝露,在这天道诡异,神佛异常的世间。
谁人不想长生不死,永享这世间的逍遥和快乐?
修仙文化也自此根植于华夏文化基因,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诗缘情,文载道。从逆袭到无敌、从奋斗到躺平、从套路到反套路
仙侠网文发展至今,也不再仅是“意淫”的产物,其特有的生命观、宇宙观、天人观也在进行着激烈的碰撞。
如果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道尽了中国人对于生死的看法。
那么,仙侠小说大体上就是围绕“超脱生死”这个大主题进行的狂想曲。
可是,仙道要怎么修?
随之衍生的修仙小说真的见证过白日飞升的场景吗?
翻阅各类经书典籍,你会发现成仙的途径五花八门,似乎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准则。
二、修仙题材的叙事分析

《大明王朝1566》中第一集开场嘉靖皇帝曾口诵了这么一段诗词: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由此可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俗子,修仙已经成为凡夫俗子还是帝王将相都向往修炼成仙。
所谓“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对修士们而言,世间的所谓亲情友情爱情,在时间长河中不过转眼云烟,只有飞升紫府,位列仙班,才是永恒的追求。
可考的仙侠源流,最早可追溯到商周的鼎文、春秋战国的诸子诗文,也有梦蝶庄生“鹏击水而三千、抟扶摇以九万”的逍遥游。
但是“修”的手段,随着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这个发展过程里,修仙文化沿袭了原始巫教、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观念和修持方法、杂糅了诸如:八卦、易学、谶纬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远溯黄老,兼综百家”。
(1)从古至今,皆有“套路”
①飞升面前人人平等

最早一部道教神仙谱《列仙传》中曾记载了上古及三代、秦、汉之间的70多位神仙的飞升过程,可谓是最早的修仙小说。
里面位列仙班的除了黄帝、吕尚、范蠡、王子乔这些地位尊崇的贵族,也有补鞋匠啸父,养鸡为生的祝鸡翁,职业乞丐阴生这些来自各阶层的平民百姓。

比如黄帝时的马医马师皇因为治好了向其求治的龙,后来被龙驼着升天而去;无独有偶,
到了汉代,人们开始服用丹药,占星望气,获得法器符咒、建功立业以求被纳入仙班。
在这个连秦始皇、汉武帝都开始沉迷炼丹,带头嗑药,蓬莱方丈一心寻仙的时代。
据说,活了800岁著名修仙界大佬彭祖就依靠服用正体不明的矿物或化合物,吐纳养生或偶得仙缘,最后修道成仙。
②修仙小说的缘起

到了五代十国之后,虽然道教开始没落,但修仙文化却渗入民间生活,如《封神演义》《西游记》《镜花缘》《蜀山群侠传》这些书横空出世,书中剑仙驭剑腾空,瞬息千里,这类小说,也成为现代常见的修仙网文、仙侠网文的原型。
现代网文的花样则更多,主角们纷纷开始筑基结丹,渡过天劫,甚至还有机械飞升,科技修仙。
(2)仙侠网文主角修仙的三个阶段
不同于之前的机缘巧合一念成佛,多数修仙网文中的主角就像一个人格化了的个体企业,资本永不眠,因此,他们试炼升级、他们攫取资源,他们也永不餍足。

①试炼
因缘际遇也好,杀人夺宝也罢。主角的主要升级方式是,获得灵石、功法、灵宝、神通等。从而慢慢积累资本一步步升级,得道成仙。
比如连载于2002年的小说《缥缈之旅》,修真界社会、灵石、法宝、符咒、佛宗、仙器、魔尊、古修神……小说更新之时,更有万人在线等更新挤爆服务器之说,其火热程度今日委实难以想象,如果以历史上道教的道派作类比,这类型的网文更像是“外丹派”而非“内丹派”,主角要使用丹药,灵石,秘宝等等,这种“外物”在修炼升级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升级
这些故事中的修真界等级森严,升级困难,往往强调“仙凡有别”,主角会一步步打怪升级,达到故事里最高的级别——成仙。
以2008年开始写作的《凡人修仙传》为例,本书算是修仙网文中的扛鼎之作,其中设定的”练气、筑基、金丹、元婴等概念让主角可以在精进修为之后表现出“与天命抗争”的强大执念。
大道无情,凡人修仙何其难也,成王败寇自有天定,人生苦短,终归尘土,凭什么仙家就可以遨游天地,而我等凡人只能做这井底之蛙。本书也由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并至今让人为之津津乐道。
③扩张
2006年曾经出现过一本被称为洪荒封神类开山之作的小说《佛本是道》,虽然这本书的开头问题多多,开头混杂着一些诸如“吸血鬼”、“教廷”等奇幻向仙侠过渡时期的一些西方元素,
但随着主角不断开辟新的“地图”,辗转游历走向更大更远的世界,他从只顾眼前利益的小小人间界修士,慢慢成长为论地位,谈天命,讲大道,谋圣位的一方霸主。
自此,基于盘古开天化三清和斩三尸证道说的庞大的洪荒体系也开始崭露头角。这种“直指本心”以“利益”为先的主角模式和故事模式摆脱了以往武侠或者仙侠的桎梏,成为此后仙侠文作者创作的精神核心。
如果我们,将上面这些流派及代表作品,放到时间维度里进行观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三、修仙网文的套路与爽点——科技修仙,法力无边
如今的修仙小说浩如烟海,读者能够轻易按照自己的爽点和口味寻找到自己方便带入的作品,决定各项属性甚至是修炼道路的系统设计,这就是修仙网文的爽点所在。
①逆袭到无敌
例如主角作为一个筑基期修士,明明不可能打过结丹期的敌人,但却凭着自己的机缘,以下克上,越级反杀。
这一套路最经典案例,是曾在网络刷屏的《龙王赘婿》视频。一个合格的爽文主角,必须先被各种人蔑视看不起,然后等待一个契机隐忍多年把身翻,一跃成为人上人。让瞧不起他的人再也无法高攀,将欺侮他的人踩在脚下……从而让一个强者伪装成弱者,被嘲笑打压,然后反转,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打脸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
②奋斗到躺平
还有的网文会通过征服、支配他者来显示主角的地位和实力,极端一点的主角,还会出于复仇或势力争夺的原因,对某个家族或门派进行“清理”,掌握他们的生死。
③从套路到反套路——诡异流修仙的诞生
当大部分读者看腻了这种套路之后,一本名为《道诡异仙》的小说却告诉你:有这样一个修仙的世界。
本来应该和其他玄幻小说或者爽文一样。里面仙气袅袅,各种法宝神器,符箓仙法。
按正常玄幻小说的发展,无非就是主角经历千辛万苦,最后渡劫成仙。
而且一定会出现一个主角,这个主角异于常人,他会拥有什么万古之体,什么六个灵根全部点满这种万年难遇之才。
但是你错了。
你以为主角穿越了?
其实主角是精神病,神鬼志异根本就是幻想,小说里面的“神与仙”自然不是真的神仙,而是喜怒哀乐悲恐惊这些情绪。
书中的求仙之路也无关善恶,以坐忘道而惑苍生,以修罗之道,化身钟馗以杀止恶,充满了混乱、疯狂、不可知。
每条飞升之路都是诡异的,所以叫道诡。
以诡道成仙,所以叫异仙。
可以说,《道诡异仙》找到了国人最害怕的东西——家人和秩序的崩溃”。
复杂多变,求新求变,才是一部优秀小说的根基。
四、结尾
为什么网文如此偏爱修仙题材?
生而为人的局限,让我们产生了拔地飞仙的愿望,渴望逃离世俗,追求精神自由。
那些我们想逃而逃不掉的难题,到了仙的世界,都不再是难题;
那些我们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也都可以在仙的世界里,借由想象来实现。
网文主角不断升级对应的现实本质,是个人资本的增殖。
可以对比一下在资本增殖逻辑尚未“深入人心”之前的文艺作品。
无论是三国、水浒,还是西游、封神,乃至隋唐演义、三侠五义、金庸古龙,又或者修仙鼻祖《蜀山》。
那个时代故事里的主角,就没有今天网文主角这样迫切而强烈的升级欲望,甚至于升级这个欲望压倒一切。
因为那个时代的内在逻辑并不是个人资本至上。
鲁迅曾言:“中国根底全在道教”。
在这个话语逻辑下,修仙者,无论是赴生还是赴死,应亦从容。
修仙,以及作为其土壤的道教文化,实在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这个古老的词汇,在概括了中国漫长历史中自神话时代开启的绮丽幻梦之后,也即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