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判官】个人对工作与财富增长的理解

2021-02-16 00:01 作者:判官喵  | 我要投稿

阅读前提醒:全文仅为个人思考的文字化表达,请结合自己实际生活的体验做批判性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人的一生很长,思想也会发生各种改变此时的我不代表未来的我,也不代表以前的我。

 

正文

 

打工是一件很无聊的事

即便你把兴趣拿来打工也是同样的

其本质就是出卖一定时间的劳动力获得工资

 

在准备开始打工时需要清楚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个人能力和定位

文凭是敲门砖,技能也是,工作经验也是

自己适合做哪类,不适合做哪类应该有基本都判断

正确定位自己的能力才能不吃亏的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二点是工作类型判断

我分三类

第一类体力型

第二类体力+脑力型

第三类脑力型

 

纯体力活(对人的思考要求不大,一般是以重复性劳动为主,工资提升有限,举例:搬运工,外卖员,快递员,流水线工人等)

 

体力加脑力(对人有一定思考要求和技能要求且体力劳动强度比正常职业大,举例:货车司机,电工焊工,厨师,修理工,木工,漆工等)

 

纯脑力活(对人的思考要求非常大,技能要求高,但对体力消耗不大,举例:会计,律师,程序员,运营,管理岗,媒体行业,设计师,医疗等)

 

当然以上只是粗略分类,并不严谨

但是也代表了我个人的看法

越是对脑力要求高的入行越不容易,转行做的难度很大

 

只追求到小康有门手艺基本够了

但是

打工人一辈子都只会是打工,除非脱离生产性工作转做管理岗,如果看不到未来,尽早积累起步资金,并做好全部损失的准备开始去创业,这样才能完成阶级跃升,否则将会永远困在小康线起伏不定。

直白说就是从无产阶级到资产阶级的跃升。

然而现在社会最大的矛盾不是所谓的“女拳”,而是阶级矛盾,分配问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再谈一点个人对财富资产积累的一点思考

 

我把个人的资本积累分为两个阶段,两种形式

两个阶段对应两种阶级

两种形式对于收入方式

 

第一阶段是,出卖体力脑力的直接劳动获得企业工资回报

好处是,低风险,回报稳定,且回报率取决于个人的综合能力。

坏处是,不具备可增长性,且失去劳动机会便失去了资本回报机会,而劳动机会是会随着人的老去而逐渐降低的。

不管是哪一个行业都是如此,当你去看招聘信息时就会发现,年龄最高一般也就45岁以内了,再高的也不会写在招聘信息上,所以一方面我们要趁年轻争取把这种多积累些,另一方面要做好被社会淘汰,收入下降的心理准备,还要保证会至少一种实用技能,即便年老后没有养老保险也能养活自己。

 

第二阶段是,投入资金创业,靠资本的循环往复个人的奋斗实现资本的快速增长

好处是,回报会比上班劳动获得的资本回报高很多,且一旦形成高回报会有滚雪球效果,达成持续增长,直到遇到增长瓶颈。

坏处是,高风险,大部分情况会损失掉积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如果没有很大的决心是做不了这样的决定的。

很多人无法下定决心开始第二阶段,即使尝试跃升最后大多也会惨淡跌落,终其一生只能混个小康甚至只有徘徊在温饱线上,实现阶级跃升终究只是少数,几年十几年积累的原始资本全部损失也是大多数人不敢承担的风险,现在创业的市场环境比以前更困难了,想小投资创业也是不太现实的事,这几乎是把大多数人卡死的主要原因。

 

以上两个阶段都是主动收入形式,需要自己劳动生产,才能获得相应回报。

 

与之区别的就是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一般不受自我支配,主要取决于社会与市场的变化。

 

以有限劳动获取可能存在的无限收入,比如写书,开发运营一个网站,app,公众号等。

好处是不存在损失已有财富,也就消耗点时间。

坏处是这个市场已经职业化了,单打独斗碰运气发财的是少数。

 

以已有财富通过投资理财方式,靠市场变化和时间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好处是,有高风险也有低风险,选择余地多,范围广,且回报与风险直接挂钩,不存在创业这种巨大不确定性和高投入性。

坏处是,高回报高风险同样可能会损失本金,低回报低风险却不容易跑赢通货膨胀,资金量越大越容易实现保值增长,资金量越小反而不容易保值。

这是大多数人可以选择的方式。。

同样这里有可分为实体资产型和无形资产型。

实体资产,如房产,收藏品,黄金,手办等可升值型资产

无形资产,包括股票,基金等,乃至游戏账号,社交平台账号等

 

构建被动收入是一件长期持久的事,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富足的时间,被动收入是不太容易获得的。

 

当然,这些都是自己的一点个人思考,是否正确取决于个人,最后投资理财并不是听某个大v就能快速实现高收益的。

这里有一句话需要自己时刻警醒。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大家都在说内卷,一个社会大家都想往上爬实现阶级跃升,那就必然会有人被甩下去,造成事实上的贫富差距。

中学教科书上写着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句话并不是简单的陈述,而是对未来几十年的确切预测,共同富裕是目标是向往,但现在并不是现在,现在也不可能人人都富裕。

在有限的富裕中寻求自己的位置并不容易,横向对比要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在小康上度过,既要积极追求阶级跃升,也要接受跃升失败的平庸生活,更要接受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的现实。

活着,健康快乐的活着便是最大的胜利,就足够战胜大多数人了。

 

2021年2月15日晚-中梁山

 

这篇个人体会历经2个月时间从草稿到现在发表,其实各种观点我已经在一些地方零散的输出过了,只不过现在做了个汇总罢了。

切勿用文章的角度看待,并没有按照规范的文章格式进行书写,全凭感觉换行加标点符号。


【判官】个人对工作与财富增长的理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