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英雄荟萃》改名真混战 各地豪强林立 游戏对抗体验大幅提升
不知道大家在玩《真英雄荟萃》的时候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 AI 的智商略微有所提高,尽管还是会犯那种 AI 自己主城被其他 AI 围的水泄不通,而已经派遣出来正在其他城市作战的部队依然不会回防的情况出现。但玩家们如果稍微有所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当我们选择了一条狭小的路口建好阵等一类防御建筑物之后,AI 的部队当向玩家进攻的时候,并不会选择这条易守难攻的道路,而是会大费周章的绕路,在一条较为宽敞的道路上赶赴玩家的主城并进行进攻,让玩家有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

这个改动主要来自自定义修改当中新加入的“自定义-据点相邻”功能,这个全新的功能不仅让 AI 稍显更为智慧,同时也解决了游戏中 AI 之间大量兵力在狭小的路口进行对峙的局面。
如此一来,AI 有了更多攻击路线的选择,也让 AI 之间的攻防变得更为丝滑,游戏中一些强势的势力也能更快更多的消灭弱小的势力并吞并他们的城市。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游戏中的各位置霸主。
大地图

经过《三国志11》技术的革新,以及 MOD 作者们对于中国历史地图的研究《群英荟萃》游戏中已经率先发布了一个接近《血色衣冠》6.0 版本的地图,现在《真英雄荟萃》在沿用了《群英荟萃》地图改动的前提下,又加入了对于地图势力的重新划分,使得现在的《真英雄荟萃》MOD 中有了全新的 42 个势力。
这 42 个势力,有我们的老朋友宋、明、西汉等等,也有全新的周边列强日本、朝鲜、突厥和吐蕃等;而且对于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势力进行了拆解和合并的操作,比如游戏中始终处于第一集团军领军位置的唐,在这个游戏中就被划分成了前唐和后唐两个势力。前唐是我们熟悉的李世民带领下的攻守平衡势力,而后唐也不再仅仅是李克用时期的武将,还加入了以武曌、武则天为首的唐朝后期将领,并以武则天为尊,霸占着洛阳城;有了拆分的自然也有合并的,原来一直在东南角被明压制的吴和越两个势力,本次则共襄盛举汇师在武陵城,武有孙武、伍员等人,文有范蠡、文种等才,使得他们的合并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其实从中地图对于势力的分布,大家不难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地图边角的位置,越有实力强大的势力在把持着。传统一点的西南有西汉、东南有明,西北的元虽然换到了正北的位置,但附近依然没有敌手,辽和金虽然不弱,但是面对东北真正的王者清来说,依然是游戏中的配角。
除了一些顶级势力被安排到了边角的位置之外,地图中最为有趣的设定莫过于传统两强的正面对决。实力有所削弱的前唐,占据着邺,而有着岳飞助阵的宋则和邺城的唐隔海相望,在开封与唐直接打上了擂台,有趣的战局也即将拉开他的帷幕。
北方

游戏中的北方汇集了很多强势的势力,有元、前唐和清等等级的势力,而同在这个区域的辽、金、北魏甚至慕容燕等实力也都是非常能打的,可惜是他们终究成为这个“小三国”区域的炮灰。
为什么称此处为“小三国”呢?开局元消灭北魏和后梁,而前唐则可以轻松击溃北齐和慕容燕,同样清也会兼并到走遍的辽和金,使得此地最强的三个势力,分别拥有三城,并互相成为掣肘之势。
此处未来的发展很难一概而论,三方都有着非常强势的战斗力,且互相都有着一定的制约。但是将地图放大的话,那么这当中最惨的要属前唐了,因为前唐在正面不仅要面对元和清连个对手,而且在河对岸还有着中原地区的霸主宋在一直虎视眈眈的窥视着前唐的地盘。前唐可以说是遭到游戏中三大顶级势力组成的包围网,想要突破一方都很难,同时还要提防另外两个对手随时给到的压力。
元尽管看似也有着西北一侧的压力,但从西北到元所在的北方城池,距离较远,而且西北的实力更为接近,很难在元已经四处征讨的时候就完成了西北地区的统一,所以元可以毫无压力的向中原或者东北地区进军,为自己积累更大的优势。
清是此地的黑马,因为平定了金之后,将不会有后顾之忧(不过玩家除外,齐会开船攻击中都),而且有了辽和金诸多能打的武将之后,面对元和前唐已经再有武将之间的差距,极有可能会是此地的黑马。
总的说来元、前唐和清的三国鼎立之势,大多会以元的突出重围而告终;前唐不仅实力有所削弱而且腹背受敌,是最难的选择,反观清倒是会成为此地的一匹黑马角色。
西北

西北地区的势力不多,但是大家的实力比较均衡,没有过于明显的强弱之分。
位置最好的当属在汉中的苻秦(前秦和后秦)。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多次北伐,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就是汉中,他是扼守西南地区的一个闸门,所以蜀汉建立之后,一直由重要将领来把守,并在此设立汉中都督一职,魏延、吴懿、王平和胡济等分别担任过重要的职位,而且诸葛亮、蒋琬、费祎等内政重臣也常常到汉中亲自督导。
但是如此的战略要地,在原版的《三国志11》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他对于西南的扼守重要性,所以在新地图中对于这里有了极为彻底的改变。

汉中西侧的阳平关,将整个西部地区好似用了一扇门把自己隔开了一般,不论是上方的吐蕃的主城逻些,还是下方商汤的主城梓潼,想要正面攻击汉中,都要必须踏过阳平关。而汉中的另外一侧则连接着咸阳;咸阳通往汉中的道路有很多条,但都是非常狭小的山路,易守难攻。
所以说汉中的地形最为有利,也是游戏中比较难攻打的城市之一。不过再好的防御条件也不能改变苻秦稍弱的实力,在没有太多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苻秦依然很难对周边的其他势力展开压制性的攻击。
在西北地区论实力算是比较突出的,要说是伊利可汗带领的西亚各帝王组成的突厥势力。势力中有建立了帖木儿帝国的强力武将帖木儿,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突厥对比周边的匈奴和西夏,在武将和科技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使得他可以相继消灭两国并壮大自己,但他与二者的差距并不大,所以消灭他们的进度则会变得非常缓慢。
长安虽然改名为咸阳,但依旧是游戏中可以和洛阳相提并论的最大城市。秦有顶级战将白起和王翦。再加上如此的大都市,反倒是没有太多的进攻欲望,与吐蕃的战斗可谓蔓延细长。
此地的控制权一般都会归属到突厥,不过突厥想要攻下汉中和咸阳两地并不简单;苻秦没有什么主动攻击的能力,基本上就是孤城待守,秦则因为路途遥远导致自己的攻击不顺,所以一直没有太多的作为。
中原

中原的格局可谓出人意料的简单明晰,那就是处在开封的宋将取得中原地区的绝大部分控制权。而造成如此局面的不得不提原本也是处于第一集团的三晋被大幅削弱。
位于大梁城的三晋,在此版本中被直接削弱成渣,是游戏开局之后非常容易第一个出局的势力。影响到三晋如此之弱的主要原因,一、自身实力羸弱,此前很久之前的文章中,我就分析过《血色衣冠》当中的三晋弱势所在,武将虽多,但是在战场上能打的却没有几个;二、良将拆分,三晋本就战将稀少,在此前的《真英雄》游戏版本中,将部分战国融入了进来加强了不小的实力,不过现在不仅新增加的诸多武将又被分割出去,就连原势力当中的部分武将也一同再次分割出去,造成了晋的实力下滑;三、大梁无险可守,大梁城四周除了本身的建筑用地之外,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地势配合防御建筑进行防守,使得想要不被敌军直捣主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宋在吞并了三晋之后,面对实力更为羸弱的其它势力,则势如破竹,尤其是东侧的诸侯,面对宋的攻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东汉虽然可以在另外一侧消灭曹魏和隋,但是当他遭遇宋的时候,依然无法抵挡宋的凌厉攻势。而后唐只能凭借地理优势坚守,并无主动攻击的实力和能力。
东南

游戏中的东南区一直被认为是明的后花园,明在此位置有着绝对的统治力。《真英雄荟萃》虽然将此处原本不堪一击的吴和越给换走了,变成了朝鲜和日本,但这也只是给明再批量的增加中期攻城略地的武将罢了,他们对于明根本造成不了致命性的打击和破坏。
不过明的攻击步伐却是要比此前慢上了许多,但这并不是因为朝鲜和日本的势力有多强大,而完全是广陵城宇文泰的功劳。处在金陵城和吴城上方的广陵城是游戏中全新改动的一个城市,他的最近攻击距离就是隶属于吴的附城曲阿,所以宇文泰常常会派遣大军,参与到原本明的战斗力,使得这里的局面稍显复杂了一点。不过以明的实力,在两线同时对朝鲜和日本发动攻击的时候,顺便与宇文泰争斗一下,依然可以拿下朝鲜和日本,只不过就是被宇文泰略微拖慢了脚步。
待明拿下吴和会稽之后,明又开启了熟悉的北征节奏。
南方

相比紧张刺激的北方战场,南方显得稍微有些冷清,这里没有一星的顶级势力,盘踞在此的势力数量也相对较少,所以局势的演变也非常简单。
左霸王、右兵神,中间伯乐的楚熊侣,自然是这个区域的绝对老大,尽管熊侣的整体实力在游戏中只能算作是二流,但是凭借项籍和吴起两个一流的武将对付南方的这些势力可谓绰绰有余了。
而且看似还不错的吴和越联合新势力,那也只是一个只够自保的小角色,他与蜀汉的战斗都占不到任何的上风,在面对实力更为出色的楚面前,只是楚的一个经验包罢了。不过楚在得到吴和越的武将之后,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攻下武陵首先让自己不再是四战之地,在项籍和吴起之后,孙武又是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武将,三人恰好可以很好的抵御三方不同的来敌,而且相对较弱的内政方面也有了范蠡这样的人才补充,实力跃进一般的提升。
其他本区域的势力角色都只是给楚增加武将和功绩的练手之地。
西南

西南已经完全不是以前的西南了,但是这里的主人却没有任何改变,一直都是刘邦的西汉。
现在的整个西南地区相比此前少了两个城市,而且原本的成汉和季汉也被商汤和周给替换了,但是这里真的有什么改变吗?回答是不,完全没有任何的改变,反而像商汤和周这样有强力武将的势力,对于西汉来说还是一种加强,因为西汉对于这些势力的征服可以获得像子武丁、纣王和姜子牙等在战场上非常强力的武将,在内政上也能欧得到周公旦这样的内政全才,原本指望蜀汉的武将来增加西汉的战斗力,现在看来蜀汉的武将已经不香了。


得到了众多奇人异士加盟的西汉,在原本弱势的中期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也成为了游戏中破局之后最容易一统的势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