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自然死亡』被生命所厌恶,也许会渐渐变得厌恶生命

2019-05-05 00:02 作者:天丰咔咔  | 我要投稿

     今天偶然在b站刷到了米津玄师唱lemon的视频,评论下面看到有人回复“之前做作业的时候听到室友放《lemon》瞬间泪崩了”“这个伴舞是什么鬼”“伴舞就是专门针对这首歌编的很有表现力啊”再加上我也有个室友经常哼《lemon》感觉他就像在哼一般的流行歌一样。这种对一个事物完全不同的看法让我兴起了一探究竟的欲望,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非自然死亡』一气贯通。

     刚开始以为就是和标题一样的探究非正常死亡的电视剧而已,但随着剧情不断推进,失望、震惊、疑问、愤怒、惊愕、绝望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随着影片暴露出的种种真实无比的社会问题扑面而来,浓厚的沉重感压得我喘不过气“为什么警察这么不负责的结案?”“为什么同样是染上病毒的人他却要背负这样的骂名?就因为他从非洲回来?他去非洲不是因为出差吗?作为一个公司职员他不应该回来吗?为什么不把矛头指向没有检测出病毒的医院而去谩骂一个因为自己有发热症状就马上就医的普通人?这么痛恨他从非洲回来那为什么要指责因为工作原因从病源地归来的上班族,而不去要求国家直接禁止非洲的航班?”不讲理的社会舆论以及政府机关的执行不力甚至腐败崩坏让我不由得对比起国内现状。

    遍地的键盘侠被别有用心的一刺激就跳了出来,就像小丑说的那样“疯狂就像引力,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轻轻一推”键盘侠们遮住眼睛塞上耳朵任凭别人摆布,而什么都不知情的大众只看到了键盘侠们轻易带起的节奏,然后就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一旦事件有什么转折,舆论就会随着键盘侠的跳边迅速反转。你不得不承认这个可恨又可悲的事实“在这个世界,哪一方的人数少,哪一方的声音小哪一方就会吃亏。”就像经典语录一样“正义当然会战胜邪恶,因为胜利的才是正义啊”然而仅仅只是没有太多蓄意的舆论就已经让人心生钝意了,更别提影片中“乌鸦”那样的人了。滥用职权在中国绝对不是少数现象,我不喜欢凭空猜测,单单从前几年打掉的老虎苍蝇来推算就能知道官场的水有多么混,试想一下如果影片的背景不是在日本而是在中国呢。

    国内没有像UDI这样的机构能相对中立的接触到事件真相,我也不知道国内媒体中像末次康介那样除了爆料以外什么都不关心的人有多少。如果,我说如果哟,那些误判死因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或是周围的人身上时,有人为我们寻找真相吗?当强权的巨锤,利益的圈套落到我们头上,当我们承受着舆论的压力要戴上莫须有的罪名时会有人来揭开真相吗?

    每一集都揭露了一个新的掩盖扭曲真相的社会现象,每过50分钟我心中的阴影就多一层,每回忆一次我的动力炉都在颤抖。更恐怖的是这么多掩盖事实的因素都是互不冲突的,很有可能在现实中这部影片中的所有丑恶都会集中到一个事件一个家庭一个人上。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虽不至于像影片中那样过劳,但是996以及各种因素带来的工作的压力就已经让一些人连轻生的想法都有了。我无法想象过劳、利益纠纷、强权、舆论同时爆发在一个人身上的景象,如果恰巧像中堂先生一样,死者是自己的恋人而又是自己解剖的话…铃木巧先生承受了两项就已经是那副模样了,倘若影片中的全部爆发在一个人身上的话,也许…连恶魔都能造就吧。

      另外影片中的一个细节也令我毛骨悚然,三毛的解剖材料被放在一个『无名者』  的区域,而那个区域的货架上满满的都是箱子……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门的统计,2001年该市各级治安部门共受理登记失踪人员9627人次。2007年5月,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曾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多万儿童失踪,目前仍然没有放弃寻找的案件逾60万件”。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中寻家寻亲的信息翻不到头。我作为一个95后,独生子女和个性的表彰这两个因素让感到恐惧,相信很多90后乃至将来的00后都会一个人在外打拼吧,挚友应该有但一起工作生活的可能很少吧,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认真确认你的生活状态的人有吗?为什么失踪案件这么多电视上却还在播放破案的例子呢?"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难道媒体不知道吗?

      平常的我们总是安于现状展望未来,稍有危机感的人认真地考虑自己的能力与就业的问题,迷茫的初中生、奋笔疾书的高三党、畏惧挂科的大学生、备战考研的应届本科生,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就已经让很多人心烦意乱了。这部影片毫不留情地将这些我们曾忽视的“意外”甩在我们脸上,而那些社会现象与我们息息相关,那是我们自顾自忽视但确实存在的“生存阻力”。不过庆幸的是影片中还有UID所长的不忘初心,六郎的赤子之心,毛利警官的粗中有细,还有像幸福蛋糕厂长那样愿意反抗的人。

       可是啊,我在观影的时候确实感受到会在身边发生的只有负面现象,影片中的正面现象会出现吗?当我发现我总在担忧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部剧恐怕不能二刷了,我害怕自己经受不住自己的拷问,或者说害怕社会经受不住自己的拷问,也许是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但在内心不够强大的现如今,二刷『非自然死亡』可能会让我失去工作、学习、努力生活、与人交流的意义,变得逐渐孤僻、冷漠。

      但无论如何,承受住了伤痛就一定会有所成长,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危机当中,应当且行且珍惜“我们相比与死者只是侥幸活下来的人,这样侥幸活下来的我们不应该忌讳死亡”而无论我们生前多么在乎自己的名誉,死后都是任人摆布,活在别人心中也就意味着成为别人茶前饭后的谈资,隐私被他人毫无顾忌的窥视,成为了别人眼中人,无论那是辉煌或是失败。

         愿我们不卑不亢不怂——


『非自然死亡』被生命所厌恶,也许会渐渐变得厌恶生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