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帕岛三派看帕拉迪岛的未来


在关于帕岛前途命运的争斗过程中,艾尔迪亚人内部大致出现了三个派别:投降派,有限战争派,全面战争派。
投降派的代表人物为145任卡尔王与吉克,同时包括几乎墙外所有的艾尔迪亚人。投降派的核心思想为“尤米尔血统原罪论”,虽然在手段上有所分歧,但他们主张剥夺所有墙内艾尔迪亚人的生存权。由于这种自杀政策不可能得到岛内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无论是卡尔王还是吉克都只能依靠始祖巨人的洗脑能力来执行自己的计划,同时需要引狼入室般地利用马莱的力量清除反对该计划的艾尔迪亚人。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是站在了岛内人民的对立面上,无论理由有多么义正言辞,安乐死本质上也是死亡,投降派实际上支持的是一场针对岛内人民的大屠杀。类比现实世界,大概可以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西太后身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但即便是西太后,出卖的也是身为异族的广大汉人的劳动果实。从这个角度看,比起卡尔王和吉克,臭名远扬的西太后怕是还要良善上几分。
有限战争派的代表人物为以韩吉、阿尔敏为首的原调查兵团势力。有限战争派的核心思想为“战争可避论”,他们秉持艾尔迪亚人的民族主义,旨在维护岛内人民的生存权,但在实现手段上他们主张通过有限使用地鸣产生的巨人群对马莱联军进行强力打击,之后通过谈判实现和平。这种政策是表面上最为稳妥的,因此理论上也是最容易被岛内人民所接受的主张,但可惜他们遇到了艾伦。艾伦在原调查兵团与巨人战斗所积攒的声望以及他所公布的墙外世界更深层次的现状,不仅直接促成了耶格尔派的成立,同时也使岛内人民盲目地追随艾伦,有限战争的主张几乎完全没有市场。换句话说,除非艾伦主动支持有限战争,否则目前岛内没有任何势力能让广大民族主义被激发的岛内人民倒向有限战争派——就是耶格尔派的实际领导人弗洛克也不行。中国人应当是最能理解这一社会状态的,具体可以参照太祖去世前的十年。那么剖去执行力不提,从计划本身的角度分析,有限战争派的主张实际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下,便是“失去军队的马莱会追求和平”。这个前提在短期之内,确实是正确的,军力的大量损失会让马莱在一段时间内失去进攻能力,进而导致马莱面临更为严重的来自其他地区的威胁,谈和将会是马莱最优的选择。但问题在于,艾伦手里的地鸣按钮有效期仅有4年,而艾伦之后的继任者是否能掌握始祖之力,在尤米尔被艾伦解放的现在尚不明朗,即便是血统上最为保险的希斯特利亚的孩子,考虑到其年龄,在继承巨人之力到完全掌握始祖之力之间也有一段相当长的空档期。同时由于有限战争派仅主张消灭马莱的军事力量,而墙外科技水平大致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军事失利带来的民族主义浪潮会将马莱工厂背后的生产力成倍地扩张。现实中,一战后的德国在各种条约的限制下,也仅用了21年的时间发起下一场战争。而有限战争派所主张的,这种没有对马莱本土造成重大打击以至摧毁其大部分生产力的局部战争,使得帕岛能够在谈判桌上对马莱执行的制裁并不多,更何况帕岛并没有他的欧洲盟友能够对马莱进行有效的监督。马莱下一场侵略的准备时间比起德国的21年,怕是只会更短。另外,有限战争派所信奉的“战争可避论”在实践中也是步履维艰,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临近,各国对于冰爆石(类比现实中的石油)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巨大,帕岛这座大油田怀璧其罪,除非做石油出口国,否则战争的到来只会是时间问题。而考虑到马莱近百年的种族歧视教育,在世界人民均将艾尔迪亚人视作“恶魔的子民”的条件下,出口冰爆石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要消除这种歧视教育至少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四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除非始祖之力进化为镇魂曲,直接覆盖全世界。
全面战争派的代表人物为艾伦与弗洛克,同时包括耶格尔派与目前绝大多数的岛内人民。全面战争派意志实际上等同于艾伦本人的意志,核心思想源于艾伦极端的自由主义思想,即“个人自由高于一切”,上升到国家层面便是“艾尔迪亚人的自由高于一切异族”,本质属于沙文主义。但在全世界都支持对艾尔迪亚人的种族屠杀的前提下,这里的沙文主义对于安抚岛内人民、团结岛内力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全面战争派主张全面发动地鸣,使用全部超大巨对岛外的全体势力发动战争,通俗讲即是“灭世”,并且目前该计划已经开始实施。这里我们先假定“灭世”是艾伦的唯一计划,不存在后续手段,以便展开讨论。从可行性的角度讲,中东战争中掌握全身硬质化能力的莱纳尚且被一发舰炮轻松破防,其他无垢巨人想要在热武器的手中存活并打出优势几乎是痴人说梦——除非存在能远程操控大量无垢巨人进行战斗的能力。同时,城墙超大巨是无法补充的,属于不可再生的战斗力,仅岛上几十万的超大巨想要征服世界更是无从谈起——除非艾伦到处注射脊髓液手动制造无垢巨人。而在这两个除非没有实现之前,“灭世”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行的。类比现实,小胡子和他的德三帝国已经充分说明了多线侵略的后果,更别说德三的科技水平处在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而帕岛的科技水平全世界垫底。
那么,帕岛前途命运似乎是一片灰暗了,至少到目前为止,帕岛三派表面上所主张的救帕计划都已经搁浅或处在搁浅的路上。在不增加更多设定的前提下,如何才能解决帕岛目前面临的危机?
首先,解决的唯一手段必须是一场战争,如同甲午海战之于日本帝国、朝鲜战争之于新中国的立国战争。但是,战争的范围必须做出控制,不能只消灭联军,但也不能向所有国家开战,这场战争只能针对马莱,并且要有相当大的规模,至少要解放马莱境内隔离区内居住的艾尔迪亚人。针对马莱的必要性大概有这么几点:第一,从军事上看,马莱作为反艾尔迪亚联军的集结地与桥头堡,属于帕岛军事行动首先要清除的威胁,并且马莱由于掌握了巨人之力,其军事科技比起其他国家必定要发展更慢,战斗方式也更接近帕岛军队熟悉的巨人战争,这意味着马莱的军队对帕岛属于来说属于难度相对较低的敌人;第二,从道义上看,马莱派遣马莱战士破坏墙壁,属于先破坏墙内王所缔结和约的那一方,在帕岛充分展示军事力量的前提下,一旦马莱破墙导致帕岛平民的伤亡被帕岛向全世界公布,将能够争取到一部分反马莱霸权的岛外国家的支持;第三,从政治上看,“恶魔的子民”这一概念是由马莱政客发扬光大的,而帕岛墙外的巨人全部为马莱当局制造的,马莱当局与帕岛人民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并且马莱作为反艾尔迪亚人思想的领袖与坚定践行者,只有彻底击垮这个国家才能为全世界的反艾尔迪亚人浪潮踩下刹车;第四,从文化上看,在马莱的反艾尔迪亚人政策下生活了百年的马莱人民,种族歧视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切实体会到恐惧之前绝不会停下他们对于艾尔迪亚人的种族歧视,这些被种族歧视洗脑的马莱人民将是马莱军队源源不断的补充,成为帕岛争取生存之路上最大的障碍,帕岛对于全体马莱人民必须予以思想改造,甚至必要的物理清除才能避免马莱下一次侵略的发生。
战争只是手段,而胜利只是开始。当帕拉迪岛的军事力量成功击溃马莱军事力量并占领部分马莱的土地并建立起有序的军事统治后,帕岛应当解除隔离政策,并开放马莱与帕拉迪岛的人员流动,着手于统一岛内与岛外艾尔迪亚人以及占领区马莱人的思想,消除彼此的误解,这一政策将会为帕岛争取到一部分新的人口。同时,地缘上的分裂会导致占领区的马莱人与马莱当局统治区的马莱人产生分歧,一定程度上达成对马莱反艾尔迪亚势力的分割,占领区经过思想改造的马莱人将会成为日后对抗马莱种族歧视思想的利器。另一方面,帕岛应当积极与日出国以及其他有意向合作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推动人员、科技、文化、教育、资源出口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为帕拉迪岛争取更多值得信赖的盟友,以便应对之后可能发生的以马莱为首的反艾尔迪亚势力的反扑。科技上,帕岛应当尽快吸收马莱已有的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帕岛应当派遣岛内人员参与马莱工厂的生产建设学习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帕岛可以利用立体机动装置与雷枪等特殊科技以及冰爆石的出口作为筹码,与其他感兴趣的国家进行科技合作,学习其先进的军事技术。在多次击败反扑的马莱联军建立军事威信后,当帕岛的科技水平发展到接近马莱水平,其海空军力量足以完成帕岛本土防卫任务时,帕岛军事力量便可以部分撤出马莱占领区,并扶持亲艾尔迪亚的新马莱政府上台。一个分裂、并在种族政策上有巨大分歧的马莱将无力对帕拉迪岛进行进一步的图谋,而经历军事多次失败的马莱当局将会面临来自人民的强烈的厌战情绪,帕拉迪岛将能实现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类比现实,英国人一手促成的印巴分治,不仅让英国避免了在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中遭受损失,更是让英属印度这一地区直到今天也充满了火药味儿,而始作俑者的英国人却趁着印巴军备竞赛,大卖军火赚了一笔。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来看,艾伦的“灭世宣言”除了激起岛内耶格尔派与国民的沙文主义与岛外艾尔迪亚人的恐惧外,对局势的改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而弗洛克绑架东洋女士的行为也证明了耶格尔派没有争取岛外进步势力的思想。帕拉迪岛的前途正是一片灰暗。而对于韩吉等人拉起的小联盟,我想有一句话最适合他们目前的幼稚行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即使是它的发动者也无法将其停下。
在军队被耶格尔派控制,民众纷纷歌颂艾尔迪亚人救世主的现在,地鸣这把利刃已经到了非见血不可的地步了,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问题只在于见血的多少而已。
当然,也有一种避免战争的方法,那就是艾伦利用始祖之力撤回自己的宣言,修改全体国民的记忆——但这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