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干货 | 揭开“原因”的神秘面纱
原因这个要素属于申论考试中四大常考要素之一,在基础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以及最后的大作文中都有所涉及。与其他要素不同的是原因这个要素在考试过程中难度更大,并且与问题和对策这两个要素不一样,问题就是去材料里面围绕着主题找负面表述,而对策就是从材料中去找做法,原因它并非是一个“单纯”的要素而是一个“综合性”要素。在学习这个要素的时候我们要从原因的本质出发去理解,并且通过一些作答的方法技巧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快速准确的去材料中定位答案要点。
一、何谓原因?
原因的本质:“导致一件事情发生或者一个结果产生的各种因素。”
注:各种因素即我们常考的要素以及非常靠要素包括问题、对策、影响、背景等等都可以作为原因。系欸笑傲来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各种因素”
1、问题作为原因:
例:张三去年参加国考,在备考阶段每天躺在家里睡觉、打游戏,从来不看书,学习不认真,最后毫无疑问他没有考上。问:他没能考上的原因是什么?答:每天睡觉、打游戏、不看书、学习不认真。不难发现张三之所以没有考上的原因是他自身做的不好的地方,即一些不足问题。
2、对策作为原因:
例:自从去年没考上国考之后,张三好好反思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为了今年省考能一次上岸,他报了一个华公的笔面VIP班,每天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勤学好问,最后成功的上岸了。问:张三今年省考成功上岸的原因是什么?答:报了华公的笔面VIP班,每天坚持学习,认真听课,勤学好问。这时候大家发现原因又是以对策的形式呈现的。
3、影响作为原因:
例:加入你就是上面的张三,现在问你:让你谈谈你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告诉我,公务员这个岗位钱多事少离家近稳定。那钱多事少离家近并且稳定这个是你去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原因,而同时这是不是你考上公务员所带来的好处,意义即影响这个要素。
4、其他要素作为原因:
例:总书记在2020年两会期间提出了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为辅的发展战略,这个时候问大家,让你分析一下总书记为什么要在两会期间提出这样的发展战略呢?2020年在新闻报纸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句话: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疫情所以我们发展的规划就得变化,因此习大大提出这样的一种发展的思想的原因就是因为时代背景发生了改变,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这时候原因它又是以背景的形式呈现。
总结:原因的本质是导致一件事情发生或者一个结果产生的各种因素。只要它和这个结果构成因果关系那么就是我们要找的原因。
二、如何作答?
(1)利用因果关联词:引导原因:因为、由于、究其原因、其背后......;引导结果:因此、所以、总之.......
(2)分析感情倾向:原因这个要素在题干中一定会给你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结果,我们可以抓住这件事情这个结果的感情倾向去分析,明确作答倾向。
真题示例1: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分析小童被评为全市十佳科技特派员的原因。
分析:小童被评为十佳科技特派员这件事是好还是坏?很明显是好事,结果是积极的。因此我们在找它的原因的时候一般而言去材料里找正面积极的表述如:好的做法、好的精神品质等一些积极的表述。
真题示例2:根据“给定资料1”请分析M市未成年人去酒吧饮酒消费“屡禁不止”的原因。
分析:青少年进酒吧屡禁不止这件事情感情倾向是正面还是负面?很明显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在梳理材料的时候重点去找一些负面消极的表述,例如一些问题、不好的做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