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没有手机的世界吗?

KAEL:大家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的?我用智能手机的时间点特别晚,直到17年以前,都用的是功能机。
众人:啊这
大谷:我也比较晚,是初二开始用的。
KAEL:你还记得什么型号吗?
大谷:诺基亚的。
KAEL:诺基亚的算智能手机吗?
大谷:算吧,S系列末期的型号。
KAEL:那安卓或者iOS呢?
大谷:那要到高一了,应该是小米,第一台智能机。
KAEL:你有印象,当时拿到手机,第一件事是干嘛吗?
大谷:当时下了很多游戏,第一个是《2K》,哪一代忘了。那时候就因为平常在学校,同学都在附近,不需要微信聊天什么的,主要就用来打游戏了。
竹竹子:我大概是快上初中了。用的iPhone。
KAEL:羡慕你四五年级就有iPhone。

竹竹子:就是刷QQ空间,看些小说什么的。大概到初一左右,就开始打各种游戏了。当时神庙逃亡已经很火了。
KAEL:所以你算是数字原住民,不太记得没有手机是什么样的。
竹竹子:还是记得的。
述间:我不太明白智能手机的定义是什么……
KAEL:大概就是用安卓系统或者iOS系统的手机。
述间:那我也不是很清楚。其实我一开始是五六年级去参加我们市的日报社,要去当小记者,我爸妈为了联系我就给我买了。
KAEL:儿童手机?
述间:不是儿童手机。当时不是在打“音乐手机”的广告吗?
KAEL:步步高音乐手机?宋慧乔?
大谷:哦哦哦哦哦哦

述间:对,就是这个,当时也能上QQ之类的嘛。更智能一点的应该就是初二的时候,当时iPhone 4 刚出来。因为我喜欢看小说,我爸觉得屏幕太小了,就想给我换个屏幕看小说。也挺好。
KAEL:太好了,普通家长的脑回路应该是直接不让你用了……
述间:我们就去手机店。店员给我们推荐,就说iPhone 4出了。但是那个时候同时又出了一个三星的平板。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店员对我们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打电话的平板”。
KAEL:Note?
述间:对对对,就是这个型号。然后我爸爸就问我,到底要买平板还是iPhone,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我要用安卓还是iOS(笑)。我选了平板,因为它屏幕更大,我看小说方便。但是很尴尬,以前我和朋友出去带个小手机就行了,现在……(大笑)
KAEL:很多人都说Note打电话真的蠢。
述间:一只手真的拿不下。但是看小说是真的很爽。刷贴吧呀,刷B站呀,刷微博什么的,特别爽,除了太大以外没有什么缺点。
竹竹子:这还不是缺点吗……

述间:我的体验还是很好的。当时的手机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平板嘛。
KAEL:看大家用手机都用挺久的。大家讲一下没有手机的时候,是怎么过年的吧。最早的时候,就特别传统嘛,看春晚,发压岁钱。后来亲戚聚在一起,就打打麻将什么的。这就是没手机的时候,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有了手机以后,过年主要活动就变成刷斗鱼了。仔细想想,真的找不出什么印象深刻的除夕夜。
大谷:就是看春晚,打麻将。我们几个小孩子过了零点回去天台上放烟花。把烟花当作火箭筒来玩。有一次小伙伴对着草木堆发射,直接点燃了,后半夜一堆大人上来救火。还有一个,在没手机之前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GBA。当时大概二年级。大年三十带回老家,和表弟凑在一起一块玩,一人一条命。
KAEL:还记得什么游戏吗?
大谷:和他们一起都是合成卡,三十合一之类的。
KAEL:GBA也有三十合一的吗?
大谷:有的。自己玩的话就是《绿宝石》《牧场物语》这些。

KAEL:有了手机以后呢,比如去年?
大谷:刷刷微博,吐槽春晚嘛。吐槽春晚比春晚有意思,现在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
竹竹子:我除夕非常单调。小时候我和姥姥姥爷在一块,老人喜欢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看春晚,吃吃饺子,放放鞭炮,也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KAEL:有了手机以后呢?
竹竹子:看B站……
述间:这句得加钱!
KAEL:终于有标准答案了!
述间:我每年春晚都是在外公家过的。我们那个时候都很传统,吃年夜饭嘛。之后会让你自己出去玩一会儿,放烟花什么的。差不多到八点,就开始看春晚。我外公有个特别奇怪的习惯,就是看一个节目就要换一个台,据他说,他想找到最清晰的版本……
KAEL:讲究人啊。
述间:我的记忆已经比较模糊了,也不知道真的是有的台会更清楚,还是他就是想换台,可惜没有别的可以看了。
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我写到晚上九点半还没写完,就哭了。因为我小时候睡觉睡得很早,也从来不熬夜。一到除夕下午,我外公就会强迫我去睡觉,到了八九点,我已经很困了,外公就会说“赵本山的节目还在后面!”然后不停给我塞东西吃。
KAEL:必须让你看完(笑)

述间:别人家一般都是大家一起玩,聊天,春晚只是个背景。但我们家不是!好认真地看春晚。
KAEL:你还记得第一次看《卖拐》的时候吗?
述间:不记得了,只记得赵本山。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看见赵本山就意味着快到十二点了,我可以睡觉了。还有,我们家是十一二点吃饺子。
KAEL:这是你们家那边的习俗吗?
述间:可能就是我们家的习俗,觉得小孩子比较累了,吃点东西就能精神过来。我小时候的印象就是不能熬夜,下午一定要睡。
KAEL:现在能熬夜吗?
述间:现在太能熬了,那已经不是熬夜的问题了(笑)。现在回去我外公还是要告诉我下午睡一觉,这样精神会好。有了手机之后吧,其实就是平板,就主要和朋友聊天,实时吐槽。最近几年就有点没有意思了,不光春晚没有意思,春晚的吐槽也没有意思。甚至记不清有哪些吐槽。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家发红包是所有人都发红包。所有人给所有人发,都在家族群里。
KAEL:挺好的。
述间:到后来我已经不太看春晚了,但是因为我们家的奇怪习俗,我必须坐在电视前面玩手机。
神秘人早睡健康长寿:在没有搬到青岛之前呢,是一大家子一起过年的。一个客厅能塞下十多个人,这种情况下时间过得特别快,大家就是插科打诨,春晚就是背景。后来有时候我妈回娘家过节,这时候就见到老同学了。大人过大人的年,小孩过小孩的年。
KAEL:这么时髦!
神秘人早睡健康长寿:就包一个旅馆房间,十几个人进去之后,打麻将、看电视、吃泡面。没有年夜饭,我们的年夜饭就是泡面。
KAEL:太朋克了。
神秘人早睡健康长寿:确实挺high的。也记不清玩的什么了。基本上是一批人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可能一二线城市这种情况不太会发生。
KAEL:可能山东以外这都少见。
神秘人早睡健康长寿:我老家是山西的。
KAEL:也就是说有没有手机根本没有区别,都是这帮人混在一起。你这属于返璞归真。为什么想聊这个话题呢,是因为之前看微博,有个博主说,没有手机的时候,大家在地铁里各有心事,情侣在对视,有人在偷窥别人,还有些人在看窗外的风景之类的。但是手机出现以后,所有人眼睛里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手机。我观察了一下,确实,一个车厢里可能就一两个人手里没手机吧。
述间:可能是没电了哈哈哈哈。
KAEL:再谈谈没有手机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消磨时间的吧。我的情况是……之前说过,大学的时候我都没有智能手机。当时有个mp3,主要都用来听FM广播了。长春有个电台特别神秘,十一点多的时候都在播老中医啊,特别传统。但是晚上两三点,画风一变,突然就开始放摇滚,黑金啊工业什么的。我摇滚听得特别少,当时就觉得长春这城市,真的不得了,半夜还有人听摇滚,一点听到五点。后来听观众点歌,意识到很多听众都是在值夜班,工地呀医院啊,听这些可能纯粹就是为了听点响的,防止打瞌睡。
还有一个就是看书吧……这个就几乎没太多说的了。有点不好意思,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村上春树,熄灯以后基本就抱着一本看起来了。整个大学里我应该是没有手机可玩的,现在想想还挺可怕的……

大谷:小学的时候就是斗智斗勇,沉迷与和爸妈的斗争中。特别想玩游戏,特别想看电视,但是爸妈不允许。爸妈六点半下班,一定要提前半小时关掉电视进行冷却、遥控器放回原位,还要把频道复位。后来玩电脑也是,会先把笔放在鼠标的位置,作为标记,然后打完之后把鼠标放到笔的位置,再把笔拿走。
KAEL:太专业了吧。
大谷:所以小时候只能这么偷偷摸摸的。其实那时候我对看书不太感兴趣,但是特别想看《冒险小虎队》。
众人:哦哦哦哦哦哦
述间:谁会不想看《冒险小虎队》呢!
大谷:尤其是里面那张解密卡。初中之后开始住校了。就晚自习写完作业后,回学校之前,买一本《意林》买一本《青年文摘》买一本《读者》,然后第一个晚上就把三本的笑话全部看完。
KAEL:是是是是是。

大谷:初中主要就是杂志。然后有同学带手机的话,会借阅着看。那时候iPhone刚出,有iPhone的同学是全班同学的重点照顾对象。那时候QQ空间还有偷菜和抢车位,有智能手机的同学就轮着借,要把所有人的车都停好。同学还会一遍遍问“停好没”。有手机的人就成了同学里的王。都要去小卖部里买汉堡买佳得乐给他上供的。
KAEL:你们都有看杂志的习惯吗?
竹竹子:看《公主志》(笑)
述间:我是看《小说绘》、《故事会》。以前会去报刊亭买。《故事会》定价是两块五,刚好是我零花钱的一半,它当时应该是半月刊,买回来就和同学一起看。《小说绘》是十块钱一本,只能和爸妈要。我爸妈的态度是,小说可以看,但是不能看漫画。我妈和我一起看《小说绘》,但是不让我买《知音漫客》,她说漫画不好。
但是很久之前有个杂志,上面连载阿shui……
KAEL:阿衰,就是《漫画party》嘛。
述间:我妈明明和我一起看《漫画party》看得很开心,但是就是不让我看《漫客》。可能是上面有些《偷星九月天》啊之类的……不是他们那代人心目中的漫画,也就是连环画。

KAEL:竹竹子你看杂志吗?
竹竹子:我也看,不过看得比较少,因为都在外面野了。我的课外生活得分几块了。和妈妈再一起的时候,就都被课外辅导班占了。京剧……
KAEL:京剧?大佬啊。
竹竹子:还上过CCTV少儿频道呢。
KAEL:现在还能找到吗?
竹竹子:我不知道欸。然后京剧、二胡、舞蹈、电子琴、小提琴……包括画画,她都给我报过,我也都学过。她试图把我往大家闺秀的方向培养,但是没有成功就对了。
大谷:相反的方向……
竹竹子:对(笑)。还有和我姥爷,他是搞地质的,就整天带我往外面跑。住的地方在公园旁边,他就把这当野外了,逮很多很多小生物。先从小的说起,什么马大姐,臭椿,雨后的蜗牛……再大一点就是捞鱼……
(以下删去十分钟不能播的)
再大一点就是鸟,什么麻雀,山雀,喜鹊……
述间:越来越违法了……
竹竹子:还有……
(现场出现状况。四天后)
KAEL:还记得上次讲到哪里了吗?
竹竹子:姥爷的部分差不多讲完了。那就讲我爸的部分。主要就是打网游。他当时打《热血江湖》《征途》《天堂》,也不怎么管我,就扔给我一个号一起打。现在喜欢MMORPG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那时候女孩子课间会喜欢玩游戏,“波波攒”,女生可能还会自己写言情小说,自己写,自己搞人设,说“我是什么什么公主,有蓝色的眼睛”……就是玛丽苏小说。

还有一种就是女生会买彩色的橡皮,然后把搓下来的橡皮屑收集起来。然后拿彩色的橡皮屑“炒菜”,红色的橡皮屑和黄色的橡皮屑能做成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KAEL:虚拟炒菜吗。
竹竹子:对,还会给旁边的人吃(笑)。大概就是这么多。
KAEL:说到这个“波波攒”,我以前在的单位还专门研究过这个,各地不一样……我们那是和街机上的《双龙会》有关。你们是什么样的?
竹竹子:男生版和女生版还不一样,男生是“波波攒”“波波防”什么的,女生是“啪啪挂号”“啪啪上药”。挂号就是攒气,上药就是攻击。
大谷:我们就是跟龙珠有关,龟派气功,变身什么的。
述间:课间的游戏……当时会自己做设定,自己做桌游。大概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被选取参加编程比赛,和几个大佬一起。当时写的是很简单的程序,输入一个数组,输出里面最大的数之类,小学生的编程就是这样朴实无华而且枯燥。
老师会给我们一道题,再给我们很长的时间。我们一般就是跟着那个最会的人,他编完,我们就抄代码。然后还有很长的时间嘛,我们就去一起玩《时空港》。

KAEL:什么?
述间:就是一个比《摩尔庄园》还早的小学生页游。因为小学生,上网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大家又想玩,怎么办呢?有些年少时期就展现出大触风采的同学,自己在本子上画地形图,我们去他那里“创号”(笑)。他做了一个自己的桌游小世界,然后大家就在里面玩。我们可以在里面养宠物,他就会用纸给你剪出来。
还有一个升级版的。当时我们有五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就组成了一个小队,里面有一个大佬特别牛x,牛到什么程度,就是这个人的名字从小学开始就响彻全市的小学,属于传说中的小学生。他就说:我们自己做一个。
他就去编程了。
KAEL:卧槽。
述间:他还要画设定图……我现在也不记得那个游戏叫什么了,反正就是模仿摩尔庄园。当时摩尔庄园不都是鼹鼠吗,我们就弄了一个别的动物形象。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就去深圳读书了,毕业的时候他好像做好了一个最初的场景。点大门,就会加载……当时他还说做好之后会给我一个尊贵的VIP号。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KAEL:你知道这个大佬后来在干嘛吗。
述间:不记得了。当时没有桌游的概念,就是想玩这样的东西。当时那个大佬还需要设计各种小游戏,这也是和摩尔庄园一样的,你要去冒险,给宠物收集东西,还有走剧情……很可怕的。一排人就整天围在他桌子旁边。最后网页是搭好了,但是其他东西没有做好。
KAEL:鸽了。

述间:就是传说中的小学生。他11岁不到就和我们一起搞游戏……可以说是游戏业大佬了。
KAEL:其实大家开始用手机都特别早。如果说有手机和没手机的区别,可能主要也是你们人生阶段的区别。和手机本身没太大关系。
述间:还好吧,还是有关系的。比如在网上买东西,最早在淘宝上买也是需要网银的,但是没有银行卡,每次都要借我同学的账号。大学之后有自己的手机了,就可以自己买了。
神秘人早睡健康长寿:我们那时候更惨,就是买《读者》的时候,会给我一个小本子,你可以勾选上面的东西,勾选玩以后把本子带着钱寄过去,过段时间就会用包裹给你寄过来。

大谷:那时候线下玩的游戏多很多,感情会好很多。小学大家都喜欢决斗,就是游戏王。那时候都是盗版卡,技能介绍都是魔改的,到最后大家都是扔牌,看谁的攻击力大谁赢。后来还玩过数码宝贝的圆片卡,大家把课桌清空,然后用卡去弹。谁把谁的卡弹下桌子,就赢了,对方的卡就归我了。线下PK吗,总比线上PK要来得刺激。
竹竹子:我们以前会弹橡皮。就是把卡片换成了橡皮。
神秘人早睡健康长寿:那时候都是跟着动漫的,什么动漫火就跟一波。比如四驱车,有人不会拼我就收两块钱代工费。
述间:我第一辆四驱车是阿姨买的。当时还特别小,一二年级,那辆四驱车特别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快,可能是年纪小……反正我的第一辆四驱车就是在楼下试的时候试没了。眼睁睁地看着它消失在地平线上(笑)。他们那时候和我说四驱车遇到障碍的时候会停下来,但是没有,它就那么走了……
大谷:那时候我还以为四驱车真的可以在水上开。然后就没有了。
KAEL:其实最早在《四驱兄弟》前还有个动画叫《四驱小子》你们看过吗。
众人:没有。
KAEL:那个就比较科学,选手要拿着曲棍球棍一样的东西(早睡健康长寿提醒:曲导棍)控制车的方向。不像《四驱兄弟》,全都是脑控。

反正我的感觉就是,有了手机之后,能一起玩游戏的人反而变少了。大家有这个感觉吗?
众人;没有。
大谷:现在大家可能都在玩农药和吃鸡吧,想装一台好的电脑也很花钱,所以你想找人PC上开黑是难。现在我的同学可能也不愿意去steam上学新的游戏了。
KAEL:大家手机有“屏幕使用时间”的统计功能吗?
竹竹子:没注意过。
述间:这哪敢看啊。
KAEL:我看过,应该在三小时左右。
述间:下班之后应该都是。
大谷:always。
KAEL:听人说过一个理论,其实手机就是人体的一个体外器官。没有手机是很难生活的。
神秘人早睡健康长寿:那天看见我爷爷用纸钱买菜,莫名有种心酸的感觉。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儿……
KAEL:不收纸币其实是违法的。
述间:我爸妈从小就让我在身上带纸币,意思是纸币可以防身。比如你被抢劫了,就可以把纸币给他,就会放过你。我不会特意带,但是夹层里会有几张。有一次我和室友出去逛街,在一个商场里,包里有一堆现金的压岁钱,付款的时候问能不能现金,钱都掏出来了,结果告诉我不收。只好默默收回去。
竹竹子:还有只收现金的地方。大学的时候看电影,然后去满记,满记里面只收现金。我们都没带现金,去旁边找ATM,ATM还坏了,我们就在那大眼瞪小眼……
KAEL:谢谢大家。
神秘人早睡健康长寿:刚想起来,当时不让玩陀螺,于是全班养成了徒手转锁的本领……就是把锁U型的部分立起来,然后转。谁转的锁头最大谁就是孩子王。

你经历过“没有手机”的时代吗?在那时,你如何度过闲暇时光?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