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隆庆潮阳县志(记录潮阳的起源)
明朝隆庆潮阳县志[Emm][Emm][Emm](考究一下“潮阳”的由来)一 始皇帝统一六国,天下设置三十六郡,郡里设置守/尉/监等官职。南越不服,始皇帝派遣任嚣和赵佗平定南越,分三郡(桂林,象郡,南海)。南海郡的属地之一就是“揭阳”,为潮汕故疆。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群雄逐鹿中原,赵佗乘机建立了南越国。百年之后,南越国君臣关于是否去西安朝见天子发生矛盾,南越丞相吕嘉发动叛乱(吕嘉之乱)。汉武帝元鼎六年灭其国,(中间揭阳令 史定望风而降),复设七郡。加上儋耳/珠涯二郡,称为九郡。其中之一为南海郡,属地有六个,其中之一叫“揭阳”。 有人说你写的志是潮州八邑之一的《潮阳县志》,写的应该是“潮地”,从没听过潮地被南越国统治过。直到秦汉设置了南海郡,才将潮地并入南海郡,归由南海郡管辖。这才是我们(潮阳)邑的历史起源。你怎么能把南越国比做故国呢?写书的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追根溯源,不能有个人的偏向喜好。还说越地并非从秦开始并入。大禹治水,四夷朝贡。周文王伐淮夷,扩疆到了南海,帝德之光散布到了偏远的海角,跟东边最早日出的地方。可以说从虞夏商周的上古时代就存在了。你怎么会从秦朝开始说起呢? 我回答说,我写的志是“县志”,罢黜封建制改用郡县制是从秦始皇开始。譬之于家谱,写得都是最远能追溯到刚刚有姓氏的年代跟迁徙过来潮地的第一个始祖。于是编写的家谱,如果从蛮荒之世开始算起,则太遥远。强行依附始祖,则“支”矣[抠鼻]。所以我今天写的志,只从秦始皇所在的秦代起,到大明隆庆间年止。至于更远的年代直接省略,因为就如同修家谱的人的久远想象罢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