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品的企图心,是火箭少女最重要的助推器
也许,我是国内音乐从业者里,最熟悉“女团”的人之一。
Youtube订阅的都是各种女团的official channel;输入法里从没办法正常敲出“举办”二字(默认的都是“榉板”);把日韩成熟大团的录音室作品拖到工程软体中,对着其波形频谱,评头品足;当年在Live House里POGO的摇滚青年,如今终极进化成只会打尻的肥宅。虽知在中国,女性是娱乐消费市场的主力,以男性作为重要目标群体的女团,其每一步都要比别人更艰辛,但考虑再三后,我在去年依然选择了加入前1931女团的STAFF团,在排练室、录音棚、公演剧场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随后是“女孩难挡时代的洪荒”,1931在2017年12月宣告结束运营,产经媒体各路盘点,对国内女团一片唱衰。可同一时间里,《创造101》的导演团队来到广州,带走了范薇、刘思纤等五个团员。2018年二季度,以“逆风翻盘”姿态出发的《创造101》成为了现象级综艺,朱天天、王菊、杨超越等话题学员轮番刷屏,哪怕是没在出道位的刘思纤,也在节目中收获了成百上千倍、她过去在小剧场女团里从未想象过的关注度。
所以,正是有了上述的前因后果,我对而今火箭少女101的感觉,颇为复杂。

前些年关于女团的“百团大战”,大多是对秋元康所开创48 GROUP“接触系”女团的变种。通过直播、短视频、剧场公演等与粉丝平视的沟通方式,以“陪伴”和“成长”作为核心进行画地圈粉。但受限于中国偶像消费市场环境的发育不全,女团巨额的运营成本与其面对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投资回报率(ROI)的严重失衡,在众多女团的幕后资本里,这显然不是一盘好生意。
对于《创造101》来说,它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子。以韩国Mnet电视台已被验证过的王牌综艺《Produce 101/48》为蓝本,“Produce系”通过综艺节目的包装,把练习生日常的公演考核、排练课、声乐课、体能课等内容聚焦化,以镜头捕捉学员的成长、个性及魅力,并在短时间内进行强曝光,更把48 GROUP的核心——粉丝投票进行的成员总选前置,最终的出道位团员也更便于集中资源优势。对于制作方腾讯这艘航母来说,选用Produce系的方式,除了符合当下中国主流娱乐消费的观看习惯外,更可依托整个集团内外、尤其是TME在面对音乐/泛娱乐用户的强势传播闭环资源,不亚于日韩强势广播电视网络的威力。

基于此,可预料到“作品”是火箭少女101的活动重心。在社交网络上,“隔壁家”同类团体竞品的粉丝们也不得不承认火箭少女在作品上的投入程度。而同样一直关注国内女团发展的邓柯老师在火箭少女新歌《撞》发布之后,更是直呼:“代表了中国女团的最高水平。”
邓柯此言不假。《撞》以高密度的唱词和旋律,通过丰富的段落结构,呈现不同女孩之间多角度的叙事口吻,整体制作的流畅度,不差Twice这样的国际成熟团体。至于她们上周所发的《Light》,我也可以稍作补充,“代表了中国女团在抒情慢歌上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女团在分词上的样本”。

分词,在团体类音乐作品中尤为重要。为了在一首歌曲中尽可能地展现每一个成员的个性,既不能唯C位论,又不能沦为分猪肉,更不可成了眼花缭乱最终让人不知看哪是好的境地,我们必须精准地划分每个成员的独唱、小组唱、合唱段落。可以说,好的分词是团体音乐作品成功的一半。我的做法,通常会先让每一个团员按照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轮着把歌曲先唱一遍;根据她们唱的demo,根据声音的契合度、届时舞蹈表演段落的设计,先搭建一个基本的分词框架;到了正式录音时,先按照既有设定唱完,再对其中的预设分词、以及有可能可以选用的唱段进行重点录制;等所有成员录完,结合录音的实际情况,和制作人、歌曲作者、录音师一起讨论,完成最终的分词。这样的方法相当耗时耗力,若女团人数众多,一首歌曲光是录制周期就得花上小一周。对于国内大部分对作品并不重视的团体来说,这样的时间成本是极其高的。
我不知道火箭少女101《Light》的制作周期,但从成品反推,这必定是经过精耕细作的作品。
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歌曲舍弃了Intro前奏,直接以副歌的旋律,用无器乐伴奏的清唱开头。《创造101》三强孟美岐、吴宣仪、杨超越依次亮相,代表了火箭少女101在此前“成员风波”结束后的全员归位。作为11位成员的首次正式合唱,这样的开头也处理得当。考虑到这三强的演唱能力未必能绝对担负得起先声夺人的效果(尤其是杨超越),《Light》邀请了近年活跃在《我是歌手》等节目中的张恋歌和声团为火箭少女护航,丰腴的和声也奠定了整首歌柔美的基调。

接下来的主歌段落,“想起了小时候,睡觉前,熄了灯之后,偷偷点亮不睡的被窝”,以童趣为回忆点,交由徐梦洁演唱,她的声音也选用了大白嗓式的笔直前进,搭配木吉他的弹播和不张扬的电音loop衬底,展现其天真烂漫的特质。后“也许眯眼看本小说,读封信点亮了宇宙,想像中我飞过了星空”,Yamy展露了她的直率,大家总看到她的要强,其实她的中二背后,是单纯的孩子气。

第一段的Pre-Chorus由李紫婷和Sunnee唱出。“幻想着那许多,不一样的我,到世界每个角落;跌跌撞撞不算什么,想到困了,真的跌进了梦”,她们两人一组,唱着稳定的中音区,声音也比前面的部分要厚实。此时歌曲节奏型也随之转化,更为电子化的处理,如进入副歌前Build Up的段落,Sunnee唱得和她为人一样干净利落。

进入副歌后,是段奥娟的地盘。“梦境中自己掉进一个孤独的黑洞,在无止尽的夜晚埋伏着野兽”,看似简单的一句,尽显大娟的演唱功底。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歌曲中暗藏的律动,唱得极富张力,却又丝毫没有强迫感。实际上,段奥娟在《Light》中发挥的作用,远比你在分词表上看到的还要重要。在副歌部分,以她的声音作为支撑,其他成员才得以更轻松地唱出他们的本色。你可以很明显地觉察出,正因为大娟的良好表现,直接连携了后面美岐和傅菁,傅菁“哭过了以后,怀疑没有人懂我”,那一句的决断感也是其侠女本色。

第二段副歌则以紫宁为中心,“虽然我带着一点摸索,害怕地颤抖,却只有自己能够推着自己走”,歌词与紫宁形象极为贴切,她的声音也支撑了这一段的Yamy和赖美云。说起来,吴青峰填的这首词,用语平实,但起承转合确也精彩,小火光频现。
原本副歌编曲里有丰厚的R&B化处理手法,但间奏时忽地回归了最基础的钢琴,这象征少女的初心。而在间奏结束即将转入第二段主歌时,用一个巧妙的、嘻哈乐常会出现的“刮碟”(scratch)声,作为下一段征程的开启。孟美岐、傅菁所唱的“经历了这么多风和雨,湿透了衣袖,迷雾里头隐约有彩虹”,你可以解读为这是两人对重新回归的一种投射,从音乐制作角度来说,她们更为硬朗的音色,和此前主歌第一遍是徐梦洁的甜美开头截然不同,也意味着歌曲进入另一个情绪氛围。
在以段奥娟作为提纲挈领的导唱后,《light》进入了合唱部分。此部分的设计也非常用心,孟美岐/杨超越/Yamy/徐梦洁/傅菁/赖美云作为声乐一组,大部分是甜美型、白嗓型选手,讲的是她们的爱要坦荡荡,孟美岐和傅菁的频率也在其中起到中和作用。吴宣仪/段奥娟/李紫婷/Sunnee/紫宁作为声乐二组,人数虽少一个,但声音结实程度和演唱技巧要超过一组,这使得副歌有了明显递进的层次感。
于是,整首歌通过目的明确的分词设计,让重点突出,且在推进过程里不乱分寸,十一位女孩们得以齐心协力,把事儿办好。至于歌曲整体的制作水平,其人声的均衡、压缩都处理得很得当,在那些也许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藏着不同的电子乐的光芒,也都恰到好处。如第二段副歌结束后,那一段典型的EDM之Drop段处理,用少女感去重新包装的808鼓机音色,对于普通听众来说也许觉察不了,但它们隐隐地提升了作品的品质感,让这首女团的作品同样也具备被大众接受的可能。
如同I.O.I有《Very Very Very》,Twice有《TT》,Blackpink有《Playing with fire》,这些优秀的作品,都是她们出村的利器。对于火箭少女来说,能飞得多高,多远,她们在作品上的企图心,会是她们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