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山东高考录取复盘:清北特殊类招生人数占比过半!

2020-09-23 13:08 作者:爱培优  | 我要投稿

高分考生扎堆、高考分数通胀,这是2020年高考最显著的特征,尤其是在首年执行新高考改革的山东省来说,这种现象更是明显。

 

高分段考生密度暴增

根据山东省教育考试院近两年发布的夏季高考一分一段表,2020年山东高分段考生聚集的现象十分明显:

 

2019年山东690分以上累积共有50人(690分以上详细信息未发布);


685分以上累积114人;

680分以上累积219人;

675分以上累积355人;

670分以上累积525人······

而2020年:

695分以上就有71人;

690分以上累积166人,超19年116人;

685分以上累积280人,超19年166人;

680分以上累积513人,超19年294人;

675分以上累积845人,超19年490人;

670分以上累积1308人,超19年783人;

665分以上累积1821人,超19年1062人;

660分以上累积2676人,超19年1602人。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山东高分考生人数大幅上涨,690分以上人数较2019年暴增2.32倍,685分至660分增长比例也在1.5倍左右!

 

限于篇幅,只统计了660分以上的数据,不过很明显,高分考生扎堆聚集的趋势已经形成。而随着高分考生“密度”的增加,这些考生的主要目标:清北及其它双一流A类高校招生情况,势必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自招、综评取消不会让“通道变窄”

高分考生数量激增给考生带来的担忧就是进入清北等顶尖高校的“上升通道”是否会变窄,再加上2020年清北停止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领军/博雅计划)招生,使得这种担忧再次加剧。

 

不过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这种担忧并未变为现实:2020年清北在山东录取总人数较之2019年稳中有升。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清华、北大2019年分别在山东通过普通批次招生81人和52人,而2020年普通批分别招生83人74人,招生名额各增加2人和22人。

 

由于今年清北取消了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领军/博雅计划),转而开展强基计划招生,而强基计划在选拔、培养目标上又和自招、综评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这也导致在这部分招生数量上出现一些小范围波动。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清华大学2019年自招和领军计划在山东共招收30人,而20年强基计划招生数量上涨7人,约占在鲁招生总数的24%;北大2019年自招和博雅计划招生数量59人,20年强基计划人数略有回缩,也是37人,约占招生总数的20%。

 

虽然看上去这部分数据存在一些起伏,不过在与全国数据对比后可以发现,这种“起伏”正是趋于平稳的表现。

以2020年为例,清华北大本科主要招生类别及比例如上图所示,其中:


强基计划1781人,占比25%

非大陆文化生(港澳台、留学生)832人,占比12%;

专项计划(高校专项+地方专项)770人,占比约11%;

保送+英才班460人,占比6%;

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198人,占比3%;

其他(清华美院、北大二学士、飞行员等)约380人,占比5%。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清北今年在招生结构上更加稳定化,强基计划作为重要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计划,占比约在20%至25%左右间,再加上高水平艺术团、运动队、专项计划、保送生和英才班等途径,所以对于内地考生来说,清北今年自主选拔类招生占比已超过50%。此前一些人担心的“取消自主招生会让优秀学生上升通道变窄”的情况并未出现。

 

清北自主选拔受关注程度逐年上升

根据统计,清北在山东省近3年的理科投档线及对应位次如下表所示。

 

2018年清华、北大理科投档线为688分、691分,对应位次分别为125名、80名;

2019年清华、北大理科投档线为684分、687分,对应位次分别为133名、84名;

2020年清华、北大投档线(不分文理)为689分687分,对应位次分别为174名225名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投档线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小年”影响而产生细微波动,不过对应位次是呈线性在逐年扩大的。

 

我们都知道,普通批“投档线”和“对应位次”是根据已投档考生最后一名的分数和对应位次确定的,那么随着高分考生密度增大,这个对应位次应该越来越小,可为什么会出现位次范围越来越大的现象呢?

 

其实这一方面是由于清北今年在普通批次投放了更多名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些年来,高校自主选拔受到更多人关注,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考生参与到各类自主选拔当中去,进而引发普通批次考生位次后移的现象。

以强基计划为例,今年北京大学在山东投档线为687分,对应位次225名,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分别为678分,对应位次为637位范围扩大1.8倍

清华大学投档线为689分,对应位次为174名,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分别为686分,对应位次为254位范围扩大约0.5倍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今年不仅是强基计划首秀之年,更是山东省执行新高考的首年,通过分科一分一段表我们发现,虽然打破了传统文综、理综的壁垒,但在前300名左右的位置依旧是被选择“理三科”的考生占据,也就是说,如果只凭裸分,“文科生”(或选择史/地/政的考生)将基本与清北无缘

但如果凭借强基计划入围比例杠杆,则可以将参与选拔位次扩大至637位,使得一部分选择了史、地、政科目的考生也将有机会角逐清北名额的机会

 

延伸阅读:山东新高考解密:“理科生”扎堆高分段,“文科生”或将无缘清北!

 

强基计划也不是“万灵药”


由于高考区分度进一步降低,山东新高考实行赋分制,导致越来越多的考生逐渐向高分段聚集,所以36所双一流A类高校普通批投档线较往年普遍上涨,对应位次也有不同程度提高。

 

而强基计划虽然是在高考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拔优秀人才的方案,不过由于入围比例杠杆的作用,反而使得一些高校的强基计划如同此前所预测的那样,给予更多考生以参加顶尖高校选拔的机会。

根据目前已公布的信息来看,北大、清华、人大、北航等6所高校的强基计划入围线要低于该校普通批投档线,其中:

北大强基入围线低于普通批投档线9分,对应位次扩大431位

清华强基入围线低于普通批投档线3分,对应位次扩大80位

人大强基入围线低于普通批投档线9分,对应位次扩大1058位;

北航强基入围线低于普通批投档线26分,对应位次扩大4782位;

北理工强基入围线低于普通批投档线5分,对应位次扩大802位;

华科强基入围线低于普通批投档线14分,对应位次扩大3415位。

 

尽管如此,大家也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由于对强基计划了解不足、招生专业差异等各种因素,以厦大、农大、海大、吉大为代表的19所高校在山东强基计划入围线要反超普通批投档线,其中厦大强基反超75分、农大反超69分、海大反超54分,其它16所高校的强基入围线也反超几分到几十分不等。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由于一些高校的个别专业偏“冷”,所以本来投档线就不高,而今年作为强基首秀之年,很多高水平的考生都在高考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但在高考出分后,感觉成绩要远超之前强基计划填报院校,纷纷选择弃考,进而平白无故的拉高了很多高校的入围分数线。


▼  ▼  ▼  ▼  ▼   ▼  ▼  ▼  ▼

总的来看,今年清北这一层级的高校,受到政策、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小,招生计划、分数线、对应位次波动都不大,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招生名额由普通批次、强基计划及其它自主选拔方式承载,所谓“优秀学生上升通道变窄”的情形并未出现。

 

同时,强基计划的出现,让更多的优秀考生可以参与到清北的选拔中来,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不仅能选拔出更多更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人才来进行培养,同时从考生的角度来看,通过竞争和选拔进入清北的渠道更宽、机会更大,也能更好的展现自身综合实力。

 

通过36所双一流A类高校投档线及对应位次可以看出,山东省在实行新高考改革后,由于采用赋分制,所以高分段考生聚集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那些原本“理综”超强的考生,可以战略性的放弃一门弱势科目,转而选择地理这种学习难度不那么高的科目,来保证自己能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赋分。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分段考生的竞争将逐渐从学科能力、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转向细心程度和应试技巧,这也意味着顶尖高校如果仅以高考分数作为标准,将很难选拔出真正优秀的考生。

 

因此,以强基计划为代表的高校自主选拔方式,在未来势必将更受重视,能够“玩转”自主选拔的人,将有更大的机会能从众多优秀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出色的那部分人。

2020山东高考录取复盘:清北特殊类招生人数占比过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