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科普 | 肩袖损伤术后想要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康复阶段需要做些什么?

肩袖是⼀个肌群的总称,因其从前后以及上⽅包裹肩关节,故以此命名。
肩袖肌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圆肌。
该肌群的功能主要是在肩关节运动中将肱⻣头稳定到肩胛⻣的关节盂内,避免其与周围的组织产⽣撞击。
肩袖损伤的原因
肩袖损伤可由外伤、⾎供不⾜以及慢性磨损等出现。
①外伤,多发生在反复外展的运动中,如球拍类运动,举重,或是突然摔倒,肩外展触地以及突然受外⼒影响⼿臂抬起等。

②⾎供不⾜,即肱⻣⻓期处于不良的位置如肱⻣处于内旋或外旋位,局部⾎管受到压迫,导致肩袖肌群的肌腱供⾎不⾜,造成退⾏性改变。
③慢性磨损,如肩峰下撞击,冈上肌肌腱以及肩峰下滑囊在运动中经常挤压磨损,使局部组织产⽣炎症,肌腱受到慢性磨损或间接受到临近组织炎症侵袭。
肩关节解剖
肩关节由肩胛⻣的关节盂和肱⻣头组成,即盂肱关节。
关节盂较浅,周围有盂唇和关节囊附着,起到加深关节窝的作⽤,关节周围有韧带和肌⾁加固。

跨过肩关节周围的韧带主要有:喙肩韧带,喙肱韧带,盂肱韧带等。
跨过肩关节周围的肌⾁主要有:肩袖肌群,肱⼆头肌⻓头,喙肱肌,三⻆肌,胸⼤肌,背阔肌等。
肩关节可以做哪些运动?
肩关节属于球窝关节,可以绕冠状轴做屈伸,绕⽮状轴做外展、内收,还可以绕垂直轴做内旋、外旋,同时还可以完成环转,也就是多轴复合运动。

但肩关节的运动并⾮只是盂肱关节参与,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均参与其中,从⽽完成肩关节全范围的活动。
肩袖损伤如何康复
肩袖损伤需根据损伤程度来选择康复⼿段。
⾸先损伤后应该避免肌腱反复受到刺激,急性期需制动、局部加压、冷敷,然后去医院做相应检查,如果完全撕裂或是经保守治疗3-6个⽉,效果不佳,则需要⼿术治疗。
肩袖损伤术后早期康复
肩袖损伤术后早期康复⾮常重要,早期采⽤正确的⽅式进⾏康复,可以更好的恢复肩功能,使患者尽快回归正常⽣活。
第 0-3 周(保护阶段)
⽬标:
消除肿胀,缓解疼痛,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前屈达120度,肩胛平⾯外旋和内旋达45度,维持肩胛⻣灵活性和稳定性,使之处于良好位置。
康复⽅案:
1. 冷敷
冰袋内放2/3冰和1/3⽔,冷敷主要⽬的为镇痛,降低炎症反应,减少肌⾁痉挛。
每天可进⾏数次(第1周可每⼩时进⾏⼀次冰敷,被动活动每天可进⾏4-5次,每次10分钟左右,后边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康复⽅案),关节被动活动后需⽴即冷敷20分钟左右。

2. 被动活动
①仰卧位,上臂下⽅放⼀个⼩枕头使肩关节处于放松状态,肩外展30度,被动做肩前屈、外旋、内旋训练,注意在⽆痛范围内活动。

②侧卧位,患侧在上,可以主被动⽆痛范围内活动肩胛⻣,同时也可以施加⼀定的阻⼒。

3. 等⻓抗组训练
根据康复进展,可在第2周开始做肩关节等⻓抗组训练,注意避免激惹疼痛。
①坐姿,上臂⾃然下垂,屈肘 90度,⼿持训练棍⼀端,将其另⼀段固定,⼿臂⼿臂向前持续发⼒ 30s,放松,反复进⾏,不要激惹疼痛。

②坐姿,上臂⾃然下垂,腋下夹个⼩枕头,屈肘90度,双⼿抓握训练棍,握距⽐肩略宽,健侧⼿臂向患侧发⼒,患侧保持不动,保持30s ,反复进⾏。然后健侧⼿臂向同侧发⼒,做将训练棍从患侧⼿拔出的动作,患侧⼿维持在原处,保持30s,放松,反复进⾏。
(被动活动和等⻓抗阻后需及时冰敷,避免炎症反应加剧。)

第 3-7 周(中度保护期)
⽬标:
消除肿胀,缓解疼痛,肩关节前屈和外旋活动度达正常范围,增强肩胛⻣的稳定性,激活肩袖肌群,避免其抑制。
康复⽅案:
1.ST⼿法
松解局部组织粘连,促进局部⾎液循环,软化瘢痕。

2. 冷敷
冰袋内放2/3冰和1/3⽔,冷敷主要⽬的为镇痛,降低炎症反应,减少肌⾁痉挛,每天可根据具体反应进⾏(如肩周发胀疼痛即可进⾏),每次康复后需⽴即冰敷。

3.肩关节由主动辅助到主动活动
①坐着,双⼿抓握训练棍,患侧在上,患侧在⽆痛范围内发⼒,将⼿臂举过头顶,如有疼痛,可以健侧辅助,到达最⼤范围,少量辅助下⼿臂保持在最⾼点停留5s ,然后缓慢还原。

②仰卧位,上臂下⽅放⼀个⼩枕头使肩关节处于放松状态,肩外展 30度,健侧辅助患侧扩⼤内外旋活动度。

③坐姿,上臂⾃然下垂,腋下夹个⼩枕头,屈肘 90度,双⼿抓握训练棍,握距⽐肩略宽,健侧⼿臂向患侧发⼒,患侧保持不动,保持 30s ,反复进⾏,然后健侧⼿臂向同侧发⼒,做将训练棍从患侧⼿拔出的动作,患侧⼿维持在原处,保持 30,放松,反复进⾏。
(被动活动和等⻓抗阻后需及时冰敷,避免炎症反应加剧。)

4.肩胛⻣稳定性训练
坐姿,将球置于肩部等⾼⽔平,⼿臂向球缓慢施压,维持肩部稳定,可进⾏数次,然后将球置于床上,⼿臂伸直,向下缓慢施压放松,持续数次,可根据肩部反应,做⼩幅度环状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