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婉晴家庭教育丨知识分享丨三点建议,助力您培养内心丰富的孩子

2023-02-06 13:41 作者:婉晴教育  | 我要投稿

曾看过一个提问: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你准备怎么养他?

一条高赞回答,说出了多数父母的心声:

“无论你在物质上是否富有,但在精神上,一定要给足孩子。”

因为只有内心富足的孩子,才能看到自己的优势,接纳自己的不足,不炫耀、不攀比,感受到当下的幸福;只有内心富足的孩子,才能在挫折和困境面前不屈不挠,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只有内心富足的孩子,才能勇于说不,不被“空心病”困扰,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奋进,拥有爱己和爱人的能力,一生幸福。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些看法吧。

图片

01不低头,你是看不到孩子的

从央视辞职后,主持人“凯叔”开始更多地回归家庭。

正好家里的孩子也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总爱抓住凯叔就不松开,缠着要听故事。

凯叔回忆起第一次给孩子讲《西游记》,他说自己当时信心满满,特意准备了3000多字的稿子。

谁知刚讲个了开头,女儿的问题就来了:

“爸爸,这个是什么意思?”

“爸爸,我不懂?”

凯叔有些挫败,明明已经用脑海里最简单、最直白的话解释了,可孩子还是不理解。

因为父母常常在用自己的常识去触碰孩子的第一次认知,所以孩子跟你没法沟通。

02教育也要有“松弛感”

同所有的父母一样,说起女儿,心理学家贺岭峰也会滔滔不绝。

他常常被问到:心理学专家,教育孩子是不是很容易?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他坦言:孩子该有的问题还是会有。

换句话说,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那些家庭教育的苦和坑,大家都是一样地尝,一样地踩。

贺岭峰感慨: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批家长像现在这样,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

报班“鸡娃”,买学区房,家长为孩子考虑好了一切,却唯独漏掉了“松弛感”。

什么是松弛感?

有人将之概括为一种淡然的态度。是在糟糕的情况下依旧能维持稳定,不焦虑,不急躁,坦然平和地面对和解决问题的状态。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松弛感真的太重要了。

我们当下很多父母的状态就是一个张满的弓,不留丝毫空隙。

而孩子呢?

像箭一样被父母紧紧捏在手里,随时等待发射到那个名叫“高考”的靶心。

只有一箭中的,方能求得圆满。

但决定人生的,真的只有“高考”吗?

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作为父母,究竟是怕孩子上不了名校没有好的前程?

还是仅仅将自己生存的压力和焦虑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不相信他们走另外的路也能成功?

就如心理学家贺岭峰所说: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很多都是自身焦虑的映射。

当孩子一个拼音拼不对,一道数学题解不出来,我们深感懊恼失望。

一次考试失利,一次升学择校失败的时候,同孩子一起备受熬煎。

但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这可能只是很小的一粒沙尘。

与其陷入焦虑的泥潭,不如将眼光放远。

除了成绩之外,孩子身体健康,内心富足,正直善良同样也是父母教育价值的体现。

我们常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对待教育,家长们不妨多一些“松弛感”,少一些紧迫感。

每一个个体都承载着他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真的尊重孩子,那就应该相信他会以自己的方式绽放。

世事多变幻,大道坦途万千。

一箭穿云,凌空而上,未必不是孩子的归路。

03爱与支持,才是亲子关系的主旋律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答案是: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父亲对于孩子最质朴的想法。

“你想尝试什么就勇敢地去,你想选择什么就勇敢地选,没必要担心,或者忧虑。”

蔡文忠对女儿保证:

你可以考一百万次零分,都不会变更你是我女儿的事实。

全世界七十亿人,这七十亿人中间最乐意帮助你,实质帮助你最多的那个人就是我。
所以,你犯了什么错,或需要我处理的,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一定不会骂你。

那些岁月沉淀下的爱与支持,成为了女儿勇敢前行的力量。

在遇到无数个抉择与困难时,她都能想起,自己的背后有父母,有一个家的爱在支持着。

愿我们能给予孩子更多耐心与宽容,用爱和接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向阳生长、一生富足。


婉晴家庭教育丨知识分享丨三点建议,助力您培养内心丰富的孩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