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潘銘燊博士《新约地名词典》、《新约人名词典》新著序:名字(Name)与记号(Sign)

为潘銘燊博士《新约圣经地名词典》、《新约圣经人名词典》新著序:名字(Name)与记号(Sign)
美国亚洲文化学院 吴少海(Richard Wu)博士 2020-7-20
(1)
读《圣经》时,总会有一个问题盘旋不去:上帝的旨意超越了“时间空间因果律”,而我们人类却始终活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那么,这个超越了“时间空间因果律”的上帝旨意,到底是如何临到我们的呢?
也许在人的第一性反应里,会觉得我这里的问题有点故弄玄虚。其实不然。用康德和叔本华的话说,我们能够理解的人的生存的大部分现象,甚至包括了人所有的思考与言说,都属于这个世界的“现象界”(康德语)或“表象”(叔本华语),因此是在“时间空间因果律”之内的。但是,圣经却明确说了,上帝是(一个)“灵”,不受“时间空间因果律”的制约。既然如此,受“时间空间因果律”制约的人的理性,又如何能够认识与领悟不受“时间空间因果律”制约的上帝旨意呢?
对这个早在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家们提出的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我认为,今天的基督徒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地迷失在哲学概念的八卦阵里失去了方向。若我们坚持站在“启示、理性与经验”(我称之为“三大神器”)的亮光里作简单清晰的思维,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超越了“时间空间因果律”的上帝旨意,恰恰是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面与我们相遇的。因为人目前的处境离不开“时间空间因果律”,因此也只能在这个处境里人与上帝的灵相遇。这个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但我发现,许多人因为没有想明白这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从而总是忽略了“上帝是(一个)灵”的基本启示,误以为上帝或上帝的旨意,也如同我们自己一样,仅存在于“时间空间因果律”的局限里。这个不假思索的误解,让我们无法真正进入人的理性(人性)与神的灵(神性)之间巨大的张力中。这个张力本身就是人与神之间关系的最大真相,无法进入这个张力等于无法进入对最大真相的真实体验。
(2)
这样看来,上帝和上帝的旨意虽然不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却总是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显现在我们面前。人类每一次遭遇上帝总是与具体的事件相联系。《圣经》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关于人类与上帝相遇的真实故事。因此,读《圣经》不仅要求我们坚持在“理性和经验”的界限内,“理解”这些事件如何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发生,还要努力“领悟”到所有发生的最终都指向不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的上帝,和上帝借这些事件向我们传达的旨意(“启示”)。换言之,我们只有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去“理解”所发生的一切,并努力“领悟”不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上帝和上帝的旨意。我把这里呈现的张力叫作“理解”与“领悟”的张力。可以类比康德哲学里“现象界”与“物自体”之间的张力。
因为人类的有限性,在面对上述异乎寻常的“理解”与“领悟”的挑战时,我们特别容易犯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是把“上帝”读成与“人”一样,也活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了;第二类错误是把“人”读成与“上帝”一样,不再活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了。于是,我们要么把《圣经》读成一本儿童版的卡通书,觉得《圣经》里的事情我们都很容易理解;要么把《圣经》读成了成人版的神话书,觉得《圣经》是一本不可理喻的天书,因此我们也就放弃了在“时间空间因果律”去理解与领悟《圣经》所传达的信息了。上述两类错误让人无法进入对人性与神性之间充满张力的体验,因此也就无法进入隐藏在张力背后关于灵界存在与上帝对人的救恩的不可思议的巨大真相。
其实,我们读《圣经》唯一正确的立场,就是从人的真实处境出发,面对《圣经》文本,在“三大神器”(启示、理性与经验)的帮助下,作出人应尽的“理解与领悟”的工作。
(3)
我愿意用《圣经》里的两段经文作为例子来说明我在前面的一番议论。第一个例子:《路加福音》20:41-44“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 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 在这段经文里,耶稣的话是指着上帝的信息超越了“时间空间因果律”而言的。人若困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就无法理解与领悟耶稣话语的意思了。
另一个例子:《撒母耳记(上)》4章记载了历史上一次“约柜被掳”事件的开始与结果:“百姓回到营里,以色列的长老说:'耶和华今日为何使我们败在非利士人面前呢?我们不如将耶和华的约柜,从示罗抬到我们这里来,好在我们中间救我们脱离敌人的手。' 于是百姓打发人到示罗,从那里将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的约柜抬来。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与神的约柜同来。........ 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败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万。神的约柜被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 —— 显而易见,这段经文里的以色列长老们误以为仰仗了约柜的神力,人就可以神秘地逃脱“时间空间因果律”的制约了。这种对信仰的神秘主义的理解,严重阻碍了人进入人性与神性之间巨大张力的真实体验中。
(4)
在《圣经》里记录的人类故事,无论是对平常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还是对波澜壮阔的神迹奇事的叙述,都无一例外地发生在人类在这个世界的真实经历里。也因为此,《圣经》文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人名与地名。它们都不是《圣经》作者的杜撰,而是所记述的大大小小事件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标志:这些故事发生在这些具体的地方和具体的人身上。尽管故事对应的活生生的人与场景如今早已沧海桑田,如同草原上刮过的风一样没有留下半点痕迹,但却通过《圣经》里记载的特别的人名与地名,如同化石一般永久地凝固在人类的记忆的文本里。
日前,我收到了潘弟兄寄来了文稿和信函。他告诉我说,“数月前得圣灵感动,要为我天父做文字工作,病后遂从事于此。蒙父神给力,至今初步完成两部书的初稿,《新约人名词典》与《新约地名词典》。” (见附页)—— 潘弟兄意外生病这件事我已有所知,他寄来的这两大叠书稿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意外的欣喜。当我开始逐页翻阅书稿时,更是引发了我的许多饶有兴致的联想。这算是我写此小序文的一个“时间空间因果律”的缘由吧。
比如说,我发现收录在《新约人名词典》中的第一个人名是“亚伯顿(Aladdon)”。严格地说它不是人名,而是在圣约翰写的《启示录》里出现的一位天使的名字。我还发现,在《新约人名词典》里一共收录了三个灵界生命的名字。除了“亚伯顿”这位天使的名字以外,另外两个都是魔鬼或者坏天使的名字,分别是“别西卜”和“彼列”,前者是鬼王的名字,后者是撒旦的别名。这个发现让我联想到,天父上帝创造的生命并不限于我们居住和认识的这个世界里的生命,还包括了《圣经》所启示的灵界里的生命,比如天使与堕落的天使。写到这里,我们也许会习惯性地问,这种天使与堕落天使一共有多少呢?可是,我会立即提醒自己,灵界不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如果我们继续用数字概念去思考,就等于把灵界与这个世界之间的界限给忽略了。这种无意识的忽略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人容易犯的用卡通思维读《圣经》的错误。
(5)
诚如我在前面指出的,《圣经》记录的是人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遭遇神的灵的真实故事。《圣经》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告诉人这些故事如此这般地发生过了,而是借着叙述这些故事,上帝为人类的理性留下了大量可考证的证据,以便帮助人在理性的框架里理解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并努力领悟神在永恒里借着这些故事要传达给人的旨意。若从这样的角度去看,我认为《圣经》里出现的大量人名与地名,可以帮助我们在“理解与领悟”这两个维度上,进行思考与展开联想。
1. 所有这些的人名与地名都在提醒我们,这些由人名与地名所标志的故事,都曾经在这个世界里真实发生过,就如同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地(虽然是短暂地)活过和经历过一样。因此,人名与地名对应的,首先是一系列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真实发生的“事件”,然后才是这些“事件”所指的“意义”。请注意,“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是第一性的,“意义”的真实性是依附在事件真实性之后,因此是第二性的。人只有“理解”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才有可能“领悟”其意义的真实性。
2. 除了作为第一性的事件真实性的“名字”以外,所有这些“人名与地名”还作为第二性的意义真实性的“记号”(the sign)。对作为事件真实性的“名字”,人只能在“时间空间因果律”里理解和把握;对作为意义真实性的“记号”,人却要努力在“时间空间因果律”之外去领悟它们的属灵意义。比如说,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的名字,或以色列人历史上的第一位国王“扫罗”的名字,除了作为两个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真人的“名字”以外,也可以看作两个含义深刻丰富的属灵“记号”,或“生命文本”,帮助我们领悟人如何从最初上帝恩典的蒙福者,最后失落成了灭亡之子。
关于名字的“记号”含义,我还愿意再补充说一下。在《圣经》里,第一次出现“记号”一词是在《创世纪》9章12-13里,上帝指着天上的彩虹对挪亚说,“我与你们并你们这里的各样活物所立的永约是有记号的。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 我们还发现,“记号”(sign)一词也被《圣经》用于表达大大小小的神迹奇事。后来我们习惯于把神迹看作是神留给我们的特殊记号。其实这样的思维还是过于局限了。我相信,所有在《圣经》里出现的“人名与地名”,都可以看作神留给我们的某种属灵上特别的记号。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用心领悟的话,世界上的每一个存在过的人,每一个发生过的事件,都可以看作一个个活生生的“文本”,向我们传达着上帝在永恒里定意要向我们传达的旨意。还是诗人大卫在《诗篇》19:1-10里说得好: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神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它从天这边出来,绕到天那边,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它的热气。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阿门。
有幸成了潘弟兄两部新作手稿的第一批读者,我感谢圣灵把如此美好的心意放在潘弟兄的心里,并且赐他在大病以后的软弱里有能力顺利完成了这件富有挑战的工作。我也祷告祝愿未来的教会和读者,在收到这份来自神的礼物时生出感恩和敬畏的心,并因着这份礼物里凝聚的潘弟兄的辛苦和爱心,在各自的“时间空间因果律”里大大蒙福受益。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