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相伴27年 松果蜥的家庭观

2023-07-17 10:04 作者:Reptizoo  | 我要投稿

在自然界中有多样的家族形式,有像狮群那雄性主导一夫多妻的社会;也有像蚁群那样的母系社会。而普遍执行一夫一妻的群体也有不少,这样的配偶形式最多见于鸟类,像信天翁、蓝脚鲣鸟还有很多人都养过的牡丹鹦鹉都有着这种习性。这样的配偶关系在爬行动物中也存在。现在已知有少数蜥蜴则遵循着一夫一妻的形式生活繁衍,其中就包括生活在澳洲的松果蜥(Tiliqua rugosa)。

作者McCoy, Frederick

松果蜥的一夫一妻表现在比较早的时候就被观察到了,期间有研究团队持续数年来观察研究这个物种。人们发现,这种动物的一夫一妻配对和以往其他物种的一夫一妻并不相同。

研究动物的行为还要探讨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同样是长时间的甚至终生的结成固定配偶,但原因和意义却并不相同。比如许多鸟类,结成长期伴侣的原因往往是为了雌雄父母哺育后代,分担警戒和捕猎的等工作抚养雏鸟,这被认为是直接照料。也有些动物、鸟类会在幼崽脆弱时期父母共同合作加强领地的防守,从而间接的保护自己的幼崽成长。

图源JJ Harrison

那为什么说松果蜥相对特殊呢?因为松果蜥蜴并没有明显的行为显示它们会照看自己的幼崽,松果蜥的母亲在幼崽出生不就会和其分开,虽然后代会直到第一个春天都留在母亲的领地范围内,但亲代与子代也很少直接接住,并不存在双亲照料幼崽的情况。

除去因配合照料子代而结成长期配偶,研究人员还推断可能是另外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雄性驱动的,而另一种是由雌性驱动的。雄性驱动是在于雄性通过“占有”一个雌性来保证自己成功交配繁衍,也保证延续的基因是自己的;而雌性驱动是雌性胁迫雄性与其长期结对,从而减少被其他雄性的骚扰,亦或是寻求辅助的警戒,使其在繁殖期能更好的摄入能量。

想要明确松果蜥属于上述的那种成因,就需要更多的观察数据,研究人员在野生个体上设置了轻型的GPS定位装置来观察它们行为端倪。

松果蜥和很多会结成固定配偶的动物一样,并不会天天都待在一起,而是不断的分开和重聚。通过人类的暗中观察,雌性二者分开后,更多的时候是雄性发起重聚,雄性会有更多的活动,虽然有些情况下也会是雌性先开始行动,但相比雄性少的多。这样双向奔赴正能这样的重聚是互惠互利的,而雄性蜥蜴更多的离开也更多的促成重聚的表现,与雌性成功的胁迫雄性结成固定组合,以及雄性在社会配对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说法相符合。

图源PG Palmer Licensing

之所以是雌性配偶胁迫,推论的原因在于雄性需要长期的个雌性保持紧密的联系才可以被雌性接受,获得交配的机会。

那为什么雄性要更多的离开雌性,原因可能在于这样可以减少配偶间的竞争,离开期间雄性可以独自觅食了,减少了食物的竞争。而重聚的时间也确实可以帮助雌性更好的警觉环境变化,如果雌性信任雄性可以提醒自己周遭的威胁,它就可以花更多心思去觅食。

研究人员在从多年的观察中看到,在标记的野生个体中,有110对持续了10年以上,有31对持续了15年以上,有一对甚至持续了27年。(15年的文章,27年的搭档在当时仍然在持续)

原文参考

Leu ST. Burzacotl D, Whiting MJ, Bull CM (2015) Mate familiarity affects pairing behaviour in a long-term monogamous lizard: evidence from detailed bio-logging and a 31-year field study. Ethology 121(8):760-768 

Leu, S. T., Kappeler, P. M. & Bull, C. M. 2011b: Pair-livingin the absence of obligate biparental care in a lizard:trading-off sex and food? Ethology 117, 758—768

长按识别关注-Yaubay游贝水族公众号


长按识别进入1688-Yaubay直营工厂



--END--


相伴27年 松果蜥的家庭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