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LOKI王皓典藏系列荣耀版
配置一:板重85.5g。正手雷神N80,49.9g;反手多尼克金装X1 MAX,43.9g。整套179.3g。 对于大多数球友来说,雷神(LOKI)的产品属于比较小众的,平时用到的也多是他家的套胶,对他家底板所知甚少。此次我试手的是王皓典藏系列的荣耀版,原先在大店买还送N80、GTX两张雷神胶皮,错过之后在闲鱼买反而只能送一张了。 底板类似龙五结构。拿到手发现面材林巴很漂亮,颜色偏浅,有像第一批角斗士那样的水波纹。面材力材比较厚,纤维埋得深一些,各层厚度和我手上的金满贯龙五可说是一模一样。正手这张N80是橙色高密海绵,面胶粘性比较强(不低于K2),齿粒基本是圆柱形,排列比狂飚系列略微稀疏一些。 小力量击球,感到胶皮的通透性要好于狂飚,大概相当于K2但是没有后者那么明显的哏感。海绵的支撑很不错,给我感觉比较接近狂飚8的海绵,吐球速度不错。此时的底板显得非常安定,没有什么纤维味。在台内的推挡和攻球环节,底板和套胶呈现出比较好的均匀性和一体性,不会像100来块的板子那样有一种击球点发散的手感。唯一的问题就是近网球不发力的话有些容易掉球。 正手大概4成力可以明显透到纤维。纤维的介入很柔和,既不像银河Pro-05那样“绷”,又不像博芳碳X那样脆生生的一下子全透,而是比较接近尚坤AC、多尼克奥恰182、或者Nexy刘南奎Pro ALC+上面那种“白”芳碳,纤维偏细,不炸毛,相对线性,做功效应没有龙五的黄芳碳那么明显。不过,纤维的支撑还是很够的,不像挺拔天秤座的绿纤维那么容易在撞击下“塌”掉,出球时能量转化率不错,配合这个面材(手感也很像角斗士)也能很好地保护弧线。中台的正手对攻,纤维给人的感觉是“入戏而不抢戏”,更多地是和其它的木层一起形变,换句话说就是板子在不同力量下能够拥有比较丰富的档位,这一点是好于博芳碳X的。 反手拉球环节,金装X1(45度海绵,长得有点像蛋糕但是有典型的高密金属声)这块套胶意外地很搭调。底板的表层给予了套胶足够的支撑,而X1的面胶是一种非常裹球的果冻感。在赛璐珞时代,X1还是一块以弹击见长的胶皮;而在打塑料球的时候,由于速度的下降,X1反而成为了一块优秀的吃球旋转型套胶。具体而言,套胶能够很好地裹住来球,手上有充分的时间加转,海绵也比X2要更有力一些,能够拉出那种嗡嗡的弧圈球,弧线比较安全。底板在此时展现出的主要是一种韧劲,没有过分深的形变。 正手大力拉球环节,套胶和底板都出现了轻微的天花板现象。套胶没有狂飚系列那么韧,应该说拉扯性能介于狂飚8和K2之间,于是出球的二跳不算贼。而底板倒是比较有意思:即便发十成力,板子也并没有那种力量散掉的感觉,说明大芯的品质不错;只不过纤维的做功能力有一个上限,过了这个限度,出球的力量就不怎么增加了。另外,可能是因为我在这个区间里会不知不觉增大撞击比例,出球弧线会变得比中力量下要低平一些,接近某些七夹板的弧线感。 在实战中,雷神这块底板还是“稳”字当头,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扛大板能力,从收到放的过渡比较平滑,不会有那种一发力就出界的感觉。横向对比一些别的板子,我认为它的整体素质在400-500元的水准,尤其是做到了不俗的通透性(手感清晰性不如800元往上的底板)。和这个价位的角斗士、竞技者Power相比,雷神的旋转好于角斗士,和竞技者Power差不多;发力门槛低于竞技者,球质的天花板也低于竞技者。我对它的定位是:有内置的旋转和力量,却没有许多内置板的断档感的底板。正手如能配上百元以上的胶皮,性能应可再提升一点点。希望之后有机会再试打体会体会。 第二次试打,配置不变。此次面对更加需要进攻性的场景,发现板子有一个问题:集中发力的时候,有一种发木感,感觉纤维的形变像是被大芯限制住了一样,不能支撑使用者完整地完成摩擦动作。这个大芯不是发空或发糠感,而是被压缩的性能有个比纤维来得早的上限,会比预期的出球要“虚”。此时会觉得,无论手上使多大的劲,出球的一速和二速都提不上去,同时容错还变差了。正反手都是如此。
配置二:板重84.8g。正手典驰D国套橙海绵39度2.1mm,46.7g;反手骄猛欧米茄七Euro MAX,46.4g。整套177.9g。 先前试打过一次雷神的这个王皓典藏系列荣耀版。那时正手配的是一块好透但不太有劲的胶皮N80,反手是金装X1。此次正反手都配上更高一个层次的胶皮,压榨一下板子的性能上限试试看。 这块板子是我一个球友首先试打的。他贴过39度橙国狂39度、41度狂飚8,总归觉得不走球,甚至掉球。我先前打N80的时候,也是觉得透则透矣,借力球上有时还是有掉球的问题。因此,此次配了又好透、出球弧线又长的典驰D,看看是否有改善。 初上手,觉得板子表面两层的支撑仍然不算足。小球上基本是靠典驰的海绵韧性在撑着。如果形变突破海绵而没有到达纤维,会感到有一个比较温吞的区间,这个区间里板子没有太多的侧向拉扯能力,对应到实战中就是在台球相持的时候比较难“拔”出那一板加转弧圈,或者说打是打过去了但是不转。偶尔也有掉球的问题,这个问题甚至在反手要更严重一些,欧米茄七就算是42.5度的海绵,也不太能被压缩,单凭一个面胶比较难形成骄猛中高端胶皮那种独一份的拉扯效应。 增大击球力度,形变到达纤维的时候,会感到板子的支撑变强了,出球变得干脆了,尤其是一速变快了不少,落点控制在同级别的板子中算是不错的。但是,出球的球质不能说很好,主要是纤维形变不够深,没有给球加上充分的旋转和力量,球更像是被“梆”地弹出去的,这一点上或许比角斗士更甚。由于旋转不足,弧线保护不是非常好,不能像数字301、金满贯龙5或者菲利克斯那样,让人放心地在近中台冲下旋。 听着这个“梆梆”声,我甚至想起了一位故人,张本智和ALC。张本A同为内置,采用的是脆弹而形变不深的蓝芳碳;王皓荣耀版上这个虽然是白芳碳,却给人感觉很像前者。于是果断用张本A的手法,在近台左右开弓用小框架击球,发现出球质量真的不错,尤其是突然性比较强,甚至都有点不像内置。但是它还是有一点上和外置板有很大区别,那就是借力球上没有那么自动挡,甚至如果不主动加一点控制性的动作,上台都有些堪忧。个人感觉,张本A这个风格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蝴蝶的板子做得整体均匀通透,能量转化率高,形变的全程没有什么断档感;而雷神王皓荣耀版,表两层木材总是让人有点心虚,整体的手感敏锐度只能说是国产中端底板的平均水准(参考颁达的板子,或者银河200-300价位的板子)。 考虑到底板的木材部分都不太结实,支撑有限,配胶上可能要进一步调整,正反手都要用好透的但海绵有一定韧性支撑的套胶,如正手黄金探戈2.0,反手银V 2.0。
配置三:板重83.4g。正手尤拉黄金探戈2.0mm,45.9g;反手挺拔Aurus(龙怪兽)MAX,47.9g。整套177.2g。 这块板子先前配过雷神N80、NEO橙国狂39度2.1、狂飚8 41度2.2、典驰橙国39度。主要的不满是底板在正手位支撑不够,容易掉球,甚至不太出球。根据在雷神的另一块板子(超级皓W01 Pro)那里的经验,此次正手换用海绵薄而易透的黄金探戈2.0mm,反手随便安了一块。 换用这个配置之后,正手透板明显变得容易了,三成力就能打到纤维,在很大程度上回避了小球支撑不足的问题。相应地,需要调整打法,积极上手加质量,所谓“上车六十迈”。与此同时,由于海绵薄,蓄力总量不大,正手出球的弧线没有太长,在没有加上充分摩擦的情况下仍然比较容易上台,甚至可以说随手捞捞都能上台。 与此同时,正手在全力发动的时候,出球仍然没有很强的蓄力感和侧向拉扯感,而是以脆感为主。底板对撞击的相应明显,出球好控;但是对于摩擦并不算敏感,出球的旋转力量上限也不算高。当然,这明显也有正手胶皮的原因在里面:为了追求易透,就牺牲了蓄力。寻找好透、蓄力强、形变又合拍的胶皮,绝非易事。 反手的龙怪兽发挥稳定,借力球和主动发力球都没有让人意外,较好地弥补了底板支撑的问题,出球质量也不怎么逊于正手。不过,今天感觉它的海绵和胶面在出球尾段有一点木渣渣的感觉,如果击球时间短的话会导致出球方向有些晃动,没有EL-P或者欧米茄7 Pro那种抓球抓到最后的感觉。 在实战中,这块底板总的来说还是更接近一块控制不错的快弧板,不怎么适合退台,但对于台内撞击为主的战术执行得都比较忠实,纤维提供了出球的脆爽感,而木材对性能没有太多额外加成,木材的主要优点是通透、振动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