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著名书画家段铁--师法自然.入古出新

2021-07-30 10:43 作者:臻藏天下艺术网  | 我要投稿



中国山水画经过一千余年的发展,在每位探道者面前横亘起两座无法绕开的高山:一曰造化,二曰传统。山道固然充满艰辛,却实为中国山水画之正途所在。对此,“聪明人”多方探寻捷径,而段铁自少时学画起即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登山之路。而今,年近花甲的艺术家段铁老师已攀越两山之巅,达到了入古出新的艺术高度。

段铁 :1960年生于北京,生长在京郊十三陵山区,幼从父学习绘画基础,1977年拜北京画院著名画家张仁芝为师学习山水画,1983年,跟随张仁芝先生游历华山、西安,1993年,考入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美术专业;在崔晓东教授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毕业于北京矿业大学美术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


段铁老师学习绘画是从临摹《芥子园画谱》开始的,后来又随名师接受过系统的培养训练。但是自幼生长在燕山脚下的他,同时还有另一位老师,那就是每天抬头低头都可见的燕山山水。段铁习画从一开始就是两途并进,一是师法前人,一是师法自然。段铁老师尊重传统,认为传统是绕不过的高山。他努力向传统学习,长期潜心钻研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

段铁老师作品欣赏
段铁老师认为传统中国画的核心价值是笔精墨妙。他在笔墨上用功甚深,他的笔墨严谨而讲究。他说,学习传统,是一个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过程。前人笔墨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把观察到的山水落到笔墨上?必须一点一滴地体会,揣摩,摸索。这是个极其枯燥的过程,一点一线,一石一树,没有捷径可走。


比如古人说,点要如高山坠石,要圆润,厚重,有形。一条线,苍苍茫茫,润含春雨,苍而不燥。不仅要学习其点画,而且要体悟其精神。逸笔草草,率意而为,是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

 一切山川形态,以至格调意蕴,最终都必须通过笔墨来表达。笔墨是工具,是造型手段,在绘画中也是决定性的。在这方面,中国画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和经典范例。段铁熟练地掌握了各种传统技法,用它们去表达他想要传递的山川景象和意蕴情趣。段铁老师自小生长于燕山怀抱,后筑画室“近山楼”于燕山、太行山交汇处。让他更加近距离感受写生的乐趣,

 

抬眼见山涛林海、溪涧泉瀑、雾霭流岚,侧耳闻松风鸟鸣、山间万籁。蒙山川日久岁深之滋养,段铁胸怀万千丘壑,人与家山浑然同化。他用二十年写生,以求“通过仔细观察自然,明白种种物象存在的合理性和规律性”。其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如黄宾虹所言,经过“登山临水”“坐望苦不足”“山水我所有”“三思而后行”,最后从笔底流出理想化的胸中丘壑。

 

在中国山水画领域,“集传统之大成”这一概念历来缺乏清晰的界定,段铁老师以自身的艺术实践作出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阐释。他在深研传统的十年间,发现宋代山水画在整体结构和意境上俱臻高峰,且与家山的形貌神韵相合相契,而明清山水画在笔墨创作上则达到了高峰。

 

段铁老师将宋代和明清两个高峰相结合,同时到大自然中“找鲜活”,把二者嫁接起来,创造出自己的样式。他对王原祁、龚贤、石涛、徐渭、八大等先贤的笔墨心摹手追,并常年研读《林泉高致》《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等绘画经典,以及《老子》《庄子》《孟子》等传统文化典籍。段铁将身处的自然环境、个人的审美取向,与中国山水画的语言与理论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


     段铁老师之山水画气象正大、结构严谨、法度森严、气格老成。远观雄浑苍莽,近察细腻幽秀。画面中,宾主、呼应、开合、远近、黑白、虚实、明暗、刚柔、疏密、聚散、藏露等关系均衡统一。在中国画之核心价值——笔墨上凸显出不逊先贤之深厚功力。

 

     其线条入古而能化,一波三折,节奏多变,沉稳中透洒脱,浑厚中蕴灵动,平和中含劲道,颇具独立审美价值。勾、皴、点、染、泼、破、积、烘皆纯粹老到、入妙通神。作品以灵活多变的笔墨语言表现山泉树石之千姿百态,高度提炼出自然物象之神韵与灵性。画面蕴含儒家之中正平和、道家之抱朴守真、佛家之圆融无碍,散发出一种质而不野、韵味隽永的特殊气息。

 


     2008年中南海紫光阁中悬挂20年的白雪石力作《黄山松云》,因年代和时间原因需更新陈列珍品。相关人员访遍画坛,经决定再次邀请段铁先生为紫光阁此处重要位置创作作品,来替换白雪石先生的《黄山松云》。

段铁先生接受了国家下发的重要任务,并创作了殿堂巨作《青山聚秀》,替换了白雪石先生的《黄山松云》,《黄山松云》入国库时更被估值2亿元。这幅山水巨作高2米、长7米,创作构图大胆,超凡脱俗、笔力劲挺、气韵高清、笔精墨妙,独树一帜堪称绝品,作品尽显祖国锦绣山河物华天宝、壮丽秀美。

·        1987年,《早春图》入选北京市80年代美展获优秀作品奖被北京市美协收藏

·        1988年,《群峰列阵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        《青山浴晖图》获北京市庆祝建国40周年北京和平解放40周年文艺作品征集评奖活动美术优秀作品奖,被北京美协收藏;

·        1989年,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        1999年,《我爱我家园》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        2000年,《段铁山水画集》出版;

·        2005年,《燕山春早》入选第三届中国画展;山版《燕山记行》水墨小品画集;

·        2006年,为中共中央部级以上干部培训中心创作大型作品《燕山深处》;

段铁老师应邀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巨幅山水

·        出版《名家扇画》段铁山水扇川精品;

·        创作巨幅山水《燕山晴岚》;


·        2007年,应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创作《北戴河胜境图》王明明主席为此画题词;

·        2007年,应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为党的十七大会场创作《燕山春晓》

·        2007年,创作《泰山后石坞》巨幅山水1.95米高5.56米长;

·        2007年,应北京画院之邀创作《车都山向图》参加北京风韵系列展,《山水情韵》被北京画院收藏;

·        2008年,应国务院办公厅之邀为中南海紫光阁创作巨幅山水《青山聚秀图》(入选第十一届美展)200cm×700cm;

·        2010年,《泰山后石坞》现悬挂于中国文联新楼大厅;

·        2011年,《云清山揽胜》入选第三届江南文化节大痴情缘——纪念黄公望中国山水画展获优秀奖;

段铁受邀创作《泰山颂》悬挂人民大会堂。

·        2015年,应中国画学会发来的邀请函参加《黄河万里图》的创作 ,并获得“2015米兰世博会”金奖、艺术贡献奖。

·        2017年,7月受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创作史诗巨作《遵义会址》,并悬挂于毛主席纪念堂。

·        2018年,应北京市政府邀请创作“三个文化带”项目,创作运河文化带山水作品;

·        4月,由中国画学会主办的,段铁参与创作的“美术创作工程《长江万里图》巨幅长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

·        段铁受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邀请创作大运河文化主题画作《白浮听泉》,现悬挂于北京市政府副中心;

·        段铁受邀创作《居庸叠翠》悬挂北京市政府副中心;

·        段铁受邀参加中国画学会组织的“一带一路美术创作项目”;

·    段铁受邀创作《泰山颂》悬挂人民大会堂。

·        12月23日,段铁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山水画之最高境界为“天人合一”,历代画家无不注重师法造化。如荆浩长期隐居于太行,“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方得自然山川之形质神韵;石涛终生云游山水之间,“搜尽奇峰打草稿”,才成其苍郁恣肆、丰富多变的独特画风。段铁老师说:“我想,常说的‘写生’一词,应该改为‘感悟鲜活’”。“写生不是去寻找构图,也不是找到意境,而是通过仔细观察自然,明白种种物象存在的合理性和规律性”。


著名书画家段铁--师法自然.入古出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