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主动提出了孙刘联军?诸葛亮游说孙权谈话究竟有多高明?(一)
曹操夺取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占领了重要的水军基地江陵,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是个什么状态?史书上写的特别有意思,孙权拥军在柴桑,柴桑是哪儿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领着军队来到了柴桑口,接下来四个字写的特别耐人寻味叫观望成败,他心里是非常的焦急眺望着荆州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刘琮会不会抵抗刘备将去向何方?这都是他非常关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得到消息了,曹操大军一到刘琮就投降了,而刘备跟刘琦俩人兵合一处,总共手下有多少人?在当时刘备的步兵加上关羽的水军能有1万多人,而刘琦其这边还有一万多点的水军两下加一起无论如何超过三万人,但是这2万多人而且有一部分久经训练的水军,这在当时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你要知道统率这支兵马的是刘备,这也是当时的名人了,现在就看孙权面对曹操的势力如何做出选择了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孙权和刘备其实是有充分联合的基础的,关键是孙权想不想投降,如果孙权不想投降,想跟曹操打,他跟刘备联合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关键是孙权和刘备双方谁先主动迈出这一步,而且在谁先迈出第一步的这件事情上不同的史书给出了不同的版本,当然这件事情可不是大家想的,谁先主动提出合作,谁就矮人一头,谁就没有面子,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因为赤壁大战是获胜的一方。谁先主动提出联合,谁就在历史上有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不同版本的史书都在往自己脸上贴金
首先在三国志当中把这个功劳给到了诸葛亮,说诸葛亮主动向刘备提出来,这个时候我愿意去说服孙权,咱们双方联合共同抵御曹操,而孙权这边史书记载是鲁肃跟孙权讲,说我愿意去找刘备,说服他联合抵抗曹操,你看这个事儿就非常有趣了,三国志其实是非常喜欢诸葛亮的,整个三国志当中独立立传的一共才有八个人,八个人当中,曹操、曹丕、曹睿,这是魏国的皇帝,必须立传,孙权刘备独立立传,刘禅要单独立传,除了这几位称王称帝的人之外,还有两个名额是独立立传的,一个是诸葛亮,一个就是鲁迅。
故事当中给诸葛亮就留下了6000多字,而且有裴松之这个做驻有大量的补充,那是上万次记载诸葛亮的事情,而且诸葛亮专门去东吴面见孙权这件事情记载的也是非常之详细,诸葛亮见孙权那表现出非常高明的谈话艺术,直接就开门见山,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直接跟孙权讲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父子三人在江东开创了一个偌大的基业,现在曹操打过来了已经占领荆州了,我替您将军做了一个思考,如果您想跟曹操决战就应该早点下决心,打就要坚定信心,不能有动摇,如果您不想打,你也早做决定,干脆整顿好军队向曹操投降就算了,北面而事之你也就这两条路,你看看他压根儿上来就没提刘备如何如何,而是上来就把孙权拉到这种环境当中了,你面临环境很险恶,曹操来了,你是打不打给个痛快话,你要不打就早点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