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章翻译】PanzerTracts18 四号H型

2023-02-24 11:19 作者:Pzkpfw38nA车长  | 我要投稿

 Panzer Tracts No4 Panzerkampfwagen IV Grosstraktor to Panzerbefehlswagen IV

编者:Thomas L.Jentz

绘者:Hilary Louis Doyle

译者:Pzkpfw38nA车长

注:正文中括号内红色字为译者所加,译者经验不足,相关名词翻译错误请各位积极批评指正。如无特殊说明,图片均引自所翻译文章。文章翻译仅供学习交流以及参考的方便,译者未参加激励计划。

俯视图

四号装甲战斗车(7.5cm)特种车辆.161/2 H型

底盘号84401-~89540(中间有断续)

 

武器数据:

  炮塔武器:1门7.5cm Kw.K.40 L/48坦克炮

            1挺7.92mm MG34机枪

  俯仰角:-10°,+20°

  回转:360°电动、手动

  瞄准镜:T.Z.F.5f (2.5x放大 24°视场)

  有效射程:2500m,Pzgr.39(穿甲弹)

            1500m,Pzgr.40(硬芯穿甲弹)

            3300m,Sprgr. (高爆弹)

 

  球形机枪座:1挺7.92mm MG34机枪

  俯仰角:-10°,+20°

  回转:左15°,右15°

  瞄准镜:T.Z.F.2 (1.8x放大 18°视场)

  弹药:87发 7.5cm Pzgr.39,Pzgr.40,Sprgr.和Nebel-Gr(烟雾弹)

             3150发 7.92mm S.m.K.(钢芯穿甲弹)和S.m.K.L‘Spur(穿甲曳光弹)以弹链形式装在150发的子弹袋中

 

车组:车长

          炮手

          装填手

          无线电操作员(机电员)

          驾驶员

 

通讯:Fu5,Fu2,车内通讯

 

尺寸:

全长(含炮管):7.02m

全宽:2.88m

全高:2.68m

轴距:2.46m

履带接地:3.52m

战斗载荷:25吨

燃油量:470升

 

机动性:

最大速度:38km/h

平均公路速度:25 km/h

平均越野速度:20 km/h

公路续航:320 km/h

越野续航:210 km/h

爬坡:30°

越壕宽:2.3m

越障高:60cm

涉水深:80cm

底盘离地高:40cm

对地压强:0.89kg/cm²

功重比:10.6马力/吨

负重轮压力:96kg/cm

转向机构传动比:1.43(译者不是很清楚这个数值的含义)

 

动力组件:

发动机:迈巴赫HL 120 TRM V-12水冷11.9升排量汽油机,2600rpm时输出265马力

传动:ZF S.S.G.76

倒车 5.2 km/h

1挡 4.2 km/h

2挡 8.1 km/h

3挡 13.8 km/h

4挡 20.8 km/h

5挡 29.5 km/h

6挡 38.0 km/h

转向方式:差速

驱动:前驱

负重轮:每侧8组每组2个

轮圈:470/90(直径/宽度,单位:mm) 橡胶轮

悬挂:板簧悬挂

履带: Kgs61/400/120型干销履带

履带每侧节数:99节

四号H型坦克装甲详情:厚度(毫米)/与铅垂线夹角;*标星为表面硬化装甲;厚度误差-0%到+5%

1940年11月,武器局6处决定从8./B.W.(B.W.即四号坦克)坦克开始将电驱动炮塔改为液压动力驱动。1942年2月,武器局6处宣布一种液压动力的标准化炮塔“B.W.40”将会从1942年秋季起应用在三号和四号坦克上。1942年4月,据透露的消息称,新型可用于潜渡的窄型B.W.40炮塔没有做好在1943年之前进入量产的准备。当生产四号H型坦克(9.B.W.)所需新型炮塔的要求传来时,B.W.40炮塔在1942年7月走向了末路:液压回转驱动、新的瞄准镜和潜水功能被抛弃。


1942年12月,德军做出了现代化9.B.W.(四号坦克H型)的决定:50mm倾斜装甲、倾斜侧面装甲、加强顶部与底部装甲、更宽的履带、三重(译者认为指一根轮轴上串联三个负重轮)和钢圈的负重轮。这些举措使得总重增加到28吨。在1943年2月17日德军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这些新加的特征:25吨的四号坦克G型已经使设计载荷18吨的悬挂不堪重负。

前后视图

唯二应用在9.B.W.(四号坦克H型)上的改进是提高了齿轮传动比从而增强了最终减速器,降低最大速度到38km/h和加厚炮塔顶部装甲。8./B.W.的最终减速器仍然被安装在1943年5月沃马格生产的最初30辆四号H型上。


克虏伯在1943年12月转产四号突击炮前生产了379辆四号H型。在1944年2月转产四号J型前,沃马格完成了约693辆,尼伯龙根工厂则是约1250辆。此外,尼伯龙根工厂的60个H型底盘被用于生产四号突击坦克(所谓的灰熊突击坦克),30个被用于四号突击炮。


四号H型坦克的量产中引入了这些显著的改进:1943年6月改为80mm后的整块首上、车体正面装甲;1943年6月取消车体侧面观察窗;1943年9月涂布防磁纹;1943年9月悬挂摆臂限位器改为焊接,负重轮毂盖改为锻造;1943年10月托带轮改为钢缘,诱导轮改为铸造;1943年12月车体正面装甲改为互锁结构;1944年1月在炮塔顶部近距离防御武器(Nahverteidigungswaffe,即S雷发射器,也可发射烟雾弹、信号弹)发射器孔上加装了一个罩子;1944年2月取消空气过滤器。(1944年2月15日起H型逐渐停产)


四号H型和G型还有如下的小改动:1944年12月将车体后部的金属条焊接在一起(不明白这个改动具体在何处);1945年1月改进车长塔舱门铰链,使其可以水平开启。

侧视图
左图与下图:1943年9月,这辆由克虏伯-格鲁森工厂组装的底盘号为84611的四号H型坦克由西班牙返回德国
上图与下图:这辆第二坦克师的底盘号为86984的四号H型坦克在1943年12月由尼伯龙根工厂组装
原文
原文


【文章翻译】PanzerTracts18 四号H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