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游戏了解历史:玄武门之变的血雨腥风

2023-06-09 17:52 作者:EasyTech苏州乐志  | 我要投稿

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千古一帝、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的地位不逊于秦皇汉武,无论是早年跟随父亲李渊平定四方,还是礼贤下士、虚怀纳谏,李世民堪称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典范。


然而,人无完人,如果真要刨根问底去了解唐太宗的过错,那还得从他得得位登基来说,也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玄武门之变”。


身处皇家,有太多的无可奈何,虽说以孝治天下,以伦常定人心,然而权力的欲望就像是星星点火,只要燃起,就难以熄灭。

《欧陆战争5:帝国》中的李世民

李世民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嫡次子,有三个亲兄弟。在李渊登基后,大哥李建成被册立为太子,李世民封秦王,四弟李元吉封齐王(三弟李玄霸由于已经去世,所以这边暂且不论)


唐朝自乱世而建,李世民虽然不是太子,但由于他早年主外战事,手下不仅谋士如云、武将如雨,而且战绩斐然,深得百姓的威望。这也让主内的李建成一直心生忌惮,如鲠在喉。


无论是浅水原之战产出唐朝西方的威胁,还是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北方,再加上赫赫有名的虎牢关战役,李世民的威望已是如日中天,有喧宾夺主之势,当然,李渊也是考虑到了这点,因此对他大力安抚。

《欧陆战争5:帝国》中李世民作战

武德四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领授司徒,位王公之上,食邑更是增至三万户。这样的加官进爵堪称是当时朝堂的巅峰。甚至在当时朝堂上,有一半的文臣武将都出自李世民的麾下。


李渊这样的做法,本意是想让李世民安分守己,然而却让李建成心生芥蒂。有一次宫廷宴会上,李世民饮酒后骤然吐血,有了中毒迹象,在当时这个腥风血雨、阴谋阳谋四散的年代,李世民自然也知道是自己的大哥和四弟的计策。


后来,李世民把这个事情禀明了李渊,李渊为了让自己的骨肉彼此相安,便把李世民调去了洛阳,然而,真正能让一方彻底消灭欲望的,这时候也只能是某一方的消失,因此这样扬汤止沸的手法亦是徒劳。


也是经历了这件事情后,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敌对关系更加明显,彼此开始暗自招兵,之后,李渊派李元吉领兵讨伐突厥,并且允许他可以抽调秦王府,也就是李世民的人马。这无疑对李世民来说是一次威胁,李建成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便以为李元吉践行为由,让李世民赴宴并杀之而后快。


令人庆幸的是,李世民的社交和人脉还是非常丰富的,李建成手下的王晊通风报信,让李世民成功躲过了这次的灾祸。但也因为这件事情,更加坚定了李世民杀兄弑弟的决心。


然而当时的李世民,却只有800的随从亲兵,对方李建成不仅人数上在自己之上,更有李渊在上方的关注,如果贸然行动,那谋反的名号一旦下来,也是必S无疑。


怎么办?想要反击,只能主动出击,在谋士和武将的商议之下,李世民决定先斩后奏,以伏击歼灭李建成,诛杀李元吉。然而,李建成阵营也有一方名士,那就是魏征,魏征料到李世民会有所行动,便借太白星出,天下易主”的天相之说,让李渊对李世民产生忌惮。


李渊在质问李世民期间,李世民祸水东引,以“私通妃嫔”的罪名借机参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本。堂堂大唐皇帝自然无法忍受此种侮辱,于是便下诏两人和李世民殿前对峙。


作为入宫的必经之地,玄武门一直在李建成的把握之中,因此对这样的诏令也并无防备。然而,李世民早已通过威逼利诱,劝说玄武门守将常何倒戈相向,又收买了大批禁军,毕竟”拥立“的功劳对于武将而言皆是诱惑。


经史料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适时常何镇守玄武门,张公谨、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九人伏兵于玄武门内,毫无防备,手无寸铁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经玄武门入宫时,被身披甲胄,身背弓箭的李世民拦截并射杀,其党羽欲攻玄武门,张公谨独闭关以拒,令秦王府在双方交兵中占据主动和优势,成功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党羽,并在事后,又令尉迟敬德披甲持剑,以太子和齐王谋反为由,上殿“护”君,看着还在滴血的剑峰,李渊虽痛心疾首,却也只能接受现实。


四位嫡子亡灭三人,其余诸子无论出身还是功绩,都不能和李世民相较,李渊便将皇位传于李世民,退居太上皇。玄武门之变的故事,也落下帷幕。


从游戏了解历史:玄武门之变的血雨腥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