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想: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乐意怀念过去?

2020-12-13 15:47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今天看到一我之前发了一篇视频下面的评论让我浮想联翩。以至于我有想法把它删掉。这篇算是我的心路体会吧,跟大家分享分享。

中国人是一个喜欢怀念过去,而并非是喜欢展望未来的国家。从悠远的古代开始,在中国拥有文化和文学的开始,我们中国人就在怀念三皇五帝那个虚幻的世界,大同的社会但是事实上根据考古学的技术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发展之初的时候,不可能如同现代人想象那样文明,一个古代的社会必然是在部落时期在有相似的发展路程。那么为啥古人要怀念当年那个社会呢?

这就叫提到中国人独特的心理文化趋势了。我们中国人是一个长期以农耕为主的国家,知道现在中国的农业人口仍然在中国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中国地大物博不需要海外航行,不需要出国贸易,在国内也能吃饱饭。这就使得中国人比起西方国家。富有侵略性的海外扩张精神,更加喜欢发展国内经济平衡,国内生产让人民丰衣足食,但是这样一来也使得中国人特别在意和历史数据对比,因为回顾历史数据是让土地保持高产,分析原因的一大手段。因此当中国遇上了灾年荒年的时候,中国人历来就会把它跟历史上的数据进行对比,所以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太仓制度,平衡历年的收成。这个优势使得中国人几千年来都能保证整个文明的延续,但导致中国在工业时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减速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减速呢?答案,就是因为过于在乎过去的历史,中国人比较喜欢回顾过去,在发展遇到问题的时候,中国人往往会想到过去如何美好,但得这么想的时候,中国人就难以跨出过去阴影,废除过去的一切弊病,大踏步往前走,如同中国的洋务运动时候引进外国设备的时候,还不忘用国内清朝衙门式进行管理。这一来导致海外引进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在中国国内就无法进行有效落地。如今我们经济建设也会面临这个问题,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多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但是有很多手段在我们看来是非常不人道的,甚至是有悖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理念的。欧洲和日本盛行的绩效考核盛行的数据管理,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很多就意味着给了企业家开除员工一个很好的理由。但是采用模糊式的管理,在乎人情,在乎长幼谦卑,那么一个企业,就会导致有大量的老职工和新入职职工的矛盾。同时过于在乎人情的管理,也会导致企业存在消极怠工,不思生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本人非常力挺的电视剧,沙场点兵,就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所以我们中国人目前就有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中国的思维和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模式,还应不应当在现在这个社会继续保持。我们中国这个历来的人文社会,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的要素就是不能抛弃每一个人民。然而现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如他们在今年疫情中所作所为一样,宁可抛弃老弱病残,也希望经济能够往前发展,因此他们非常敢于利用各种手段发展经济,比如无人工厂大数据管理等,他们使用这种技术毫不在乎每一个员工感受,只要员工达不到他们绩效标准,就会毫不客气将其开除并且签订各种残酷的条约,禁止他们利用这些技能为自己再次创造业绩。这种把人“物化”的作风是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创造远超过过去历史财富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是他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如此非人道的一方面。中国人普遍会认为这种获得财富的人都属于为富不仁之人,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合作者,打工者的利益。

但是虽然中国人厌恶这些为了自己个人利益而牺牲一切的资本家,但是我们有什么手段能够有效的发展我们的经济呢?是延续我们原有的生产模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现行的生产模式成本太高,而且关系不顺,消极怠工和部分人劳动量过大,同时存在,出现了少量人拼命劳动养活更多闲人的问题。那么是让我们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改善过去的处分管理作风,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精益经营。这也是我在MBA课程中学到的主要东西。但是精益经营就相当于把人当做农田的种子一样,精耕细作,为了实现所谓的整体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那么必然要牺牲一部分劳动者的利益。所以这种平衡点在现在看还是难以短时间内解决,既实现中国企业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又实现中国整体社会福利和贫富差距的最优化。

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有些思潮就产生了,我不想说是什么思潮,但是你可以看看我那篇视频中的一些言论。很多人在如今的困境面前,又开始回想到所谓过去的好。但是过去是真的好吗?如果过去真的好的话,我们当年也没有必要冒着那么大风险去改革。但是为什么我们又不想让我们的下一代人知道过去是什么真正样子呢?这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孔子在春秋这部历史巨著中采用了为尊者隐,家丑不得外扬的理论,将。鲁国古代发生的弑君篡位等一切不利于鲁国统治的内容全部在文章中隐去了,以至于我们必须得参考其他时代的文献,比如左传来具体梳理出春秋战国那个残酷的下克上的时代,因此看完了这些文章,才会有春秋无义战的感叹。但要是只看孔子写的春秋,我们会觉得那个时代是一个美好的仁义礼智信的时代。这就是中国从古至今以来的宣传的二重性,当事人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过去,但是大家都不想说出来,只把好的一方面告诉自己的孩子们,使得孩子们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了过去。但是当历史的亲历者全部过去以后,历史真相就被历史的长河所彻底掩盖,那个时候中国人会怎么走呢?当人们不知道过去的真实情况的时候,一味怀念过去的好,那自然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所以本人还是认为在怀念过去,同时应当用自己的眼睛好好了解一下过去只有知道了过去为什么如此艰难,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的理由,才能让我们如今有勇气,有信仰的大踏步的在改革路上前行。

随想: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乐意怀念过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