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计划一周年项目——遇见你是我的荣幸(一)

和我之前所有专栏不同,这个系列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所以我发出来干嘛?)
It was enchanted to meet you. --"Enchanted" by Taylor Swift
感谢@徵羽 在新视野计划中的参与,他丰富而独特的灵感和精湛的绘画是这些星舰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一章 回望新视野计划之前
-与《星际迷航》的相遇
新视野计划的正式登场已然是我接触《星际迷航》(下简称ST)这个IP的第7年。其实际上寄托了这七年来我对星联星舰设计的所有看法和愿景,起源于参与这个IP同人创作的多年知识和寥寥经验,也将极有可能成为相关创作的终章。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渐渐无暇继续活跃于这个领域。因此大概率以后不会再有根据我本人需要且独立于新视野计划的星舰项目。说实话,这七年实在光阴似箭,几乎无暇细品。在我已然找到满意的星舰之时,我希望能好好回顾、审视一下这段历程。
我的人生还很短暂,但过去的那些时光却充满无限组合带来的无限可能。我接触科幻的时候才刚学会说话写字(严格来说这两者确实是同时掌握的),都是我老豆拉着我看的。那些确实是好电影,不过没有吸住我。我想我在寻找的科幻是艘翱翔于星辰大海的飞船,穿行在各个文化迥异的世界之间。我想这得归功于一系列难以一一点名的动漫。
小学时期的我胆子很小,尤其是孑然一人身处黑暗环境时,所以家里没人时我是睡不着的。有一个这样的晚上,我在沙发上乱翻电视频道,等待家人归来。我清晰地记得,机顶盒导播频道在播一部电影:一艘有着巨大碟子舰体的飞船,在锤哥(注:乔治·柯克的扮演者是漫威电影宇宙雷神的扮演者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煽情遗言中撞向敌舰——感谢J·J·艾布拉姆斯带我入坑,到目前为止我觉得ST11最好的一段就是这里了。
那之后,我第一次迫不及待地接二连三看完一个系列的电影,并在搜索引擎上大幅寻找更多资料,并无意中点进一个百度贴吧星际迷航吧的同人星舰征集帖(原帖现已寻觅,大概的确是无了,我记得不懂规则的我还挖坟了)。向来(直到目前尚且成立)手癌晚期的我其实没少设计各种东西,以前主要是画模块组合式空间站,然而看了这么多同人星舰,我也拿出了纸笔。
-英勇级的三度变革
事先声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最中意的联邦星舰都是银河级无畏舰(TNG大结局假设未来进取号-D改型),即便我画出的首艘星舰是依元首画瓢。最早的手稿当然没有幸存至今,且随后设计经历了几乎脱胎换骨的改动。幸运的是,其最早的格点绘图版本仍存在于某个U盘的角落旮旯里。

最初为何给她取名“英勇”(Valiant)不得而知,跟皇家海军那艘著名战列舰似乎只是个巧合。零号版本的英勇级设计实质是拥有放大新星级工程舰体的元首级。后来的数次设计变更都保留了这个圆角矩形的偏导仪。接着的一次修改增加了类似普罗米修斯级的多重向量攻击模式。而进化到一号版本后,椭圆的碟部被圆角匕首形代替,基本定型。最终的二号版本仅仅是重新规划了细节。这个版本2017年才制作,距离项目启动已有两年。纸质稿仍有保存,不过已经被封存,无照片存档,不能于此展示。

三个版本的英勇级基本几何是一致的,长920米/宽300米/高100米/甲板30层,设定从2490年开始服役,是此代主力舰的最终产物。除此之外,本舰特点平平,拥有当时最好但最成熟的动力、战术、舰电系统,从量子滑流、双层护盾到自适应鱼雷发射器、相位加农炮应有尽有,都是传统技术的延伸。多重向量攻击的三体分离能力和碟部的着陆功能是最大的亮点了。
远早在不挠级前,多用途远程大型主力舰就是我想要的,英勇级便是这种现今饱受争议追求的起点。当初的确不乏跟风的原因,也跟ST玩的是“单舰英雄主义”有关。当然,今日发展重型多任务星舰的需要不同以往,暂且不论。英勇级肩负的是纵深突袭、为溃败中的星联缩小差距的战术指向,强大到过剩但绝对可靠的攻防配置很是关键。
有趣的是,虽然始于两种全然无关的理由,我的第一型同最后一型座舰出现了近乎重合的功能指标。
也很难说真的是巧合。正如我上文所述,打开始我便希望拥有一款“六边形”星舰——攻防均衡、走位灵活、适合远航、能担科研。
-荣耀级到进取级的越造越大
第二型该类星舰的背景时间一跃回到了快一个世纪前的25世纪前十年。荣耀级仍旧是元首级带上银河机轮机舰体的思路,有四条曲速机舱,整体愈发细长,甚至于碟部背部安装了一个类似星云级的吊舱。

这张重制图实际未能准确还原荣耀级原本的轮机舰体设计——仿银河的脊部弧线。碟部也更偏向纵向拉伸的银河,上表面过渡平滑。舰形深受粉丝剧《星际迷航:奥德赛》的主角舰影响,后者是我认为元首-银河设计融合里最优雅、最匀称的。
常看我哔哩哔哩舰设专栏的同志们大概已经注意到荣耀级同厌战级的相似度了。其实本来我会希望在不挠级上采用这类舰形,但不挠级实际不是我的创意,当然,这是后话。

尽管比早前的英勇级设定上提前九十年加入现役,荣耀级却要扁平、细长得多,长1200米宽300米高81-93.5米(依吊舱构型而定),但只有25层甲板,这是银河级样式轮机舰体天生扁宽导致的。此外,其依旧能够着陆,这在当今是我不敢想的设定。大家喜闻乐见的战术配置上,当时的知识浅薄催生了平行双阵列设计,以确保每一条相位阵列能同时发射两条光束。此外,鱼雷发射口附近增加了相位炮发射极,舰体腹部还有门“博格粒子炮”,现在想来也许是指博格的切割光束。防护配置则是老三样,多重适应性护盾、烧蚀装甲以及相位隐形。以前每次都是这些,导致现在几乎不想再用。
荣耀级项目结束得远早于英勇级,仅不到一年,2016年9月便冻结了。舰体虽然雄伟,在那个贴吧同人星舰战力内卷的年代,却不如英勇级看起来有竞争力。
当然,英勇级的不断推倒重画也没能赶上混进内卷决赛圈的那一天。星际联邦吧,ST中文圈同人的头号聚集地之一,因为包括我的一些引起了吧友不适的错误在内的多方面原因,到16年下旬已几近人去楼空,热闹不再。英勇级三稿和荣耀级都未曾面世于众,在文件夹里躺过了数载光阴。
但从2016年暑假以来直到2017年中旬我离开绘图桌前,我笔下的船是越造越大。16年夏,原稿已无法确认存留的第四版英勇级诞生了。深受当时被我迷恋的星际迷航OL(STO)奥德赛级的影响,新英勇级同前三代除名字与服役时间外,全无相似点。有意思的是,我个人觉得她无意中影响了三年后我在飞马级上的初版构图。希望这份图纸仍旧完好,但那个藏身之地有至少3年无人进入了……

不过到不挠级7号舰之前,这是“英勇”这一舰名最后一次出现在我的船设中了。2017年冬春交汇之际,两艘银河号出现在图纸上。先出现的是NCC-70637-D,服役时间、舰级和具体参数不详,不知是我写完弄丢了还是根本没有写过,我怀疑是贴吧号被封了所以数据页石沉大海了。图上目力尺寸759米+,大概仍是25世纪末的船,可能是英勇级之后的新世代主力舰。
稍晚出现、却在24世纪末服役的波兹曼级NCC-70637-B依旧是受到忠诚级影响的产物,其最大特征是可变几何曲速引擎的变角度式机舱。具体尺寸也是被迫沉入了数据洋打捞不能。银河号B为了一部当时的同人小说准备,虽然那玩意烂尾了。


银河号B和D为早期的舰设画上了句号。2016年夏天我加入星际迷航吧的贴游《星际旅行:幸存者》(下简称初代幸存者贴游)、17年又误打误撞通过《Macross》成为二次元壬后,逐渐远离了ST同人世界。从此以后的多数舰设均系为文游而作,少数是给同人。2019年前均是幸存者贴游的项目,基本上只有天花乱坠的战术设备和滚键盘的几何数据。那段时间唯一还算正经的项目只有2018年以初代幸存者贴游26世纪中叶为背景的进取级一等战列舰(其实是刚开始滚键盘滚得保守了点罢)。我2017年底得到了自己的电脑,进取级的舰设得以相当完好的存留。不幸的是,数据本身就不全。因为初代幸存者贴游在游内游外的时局变动,导致这艘船刚诞生便过时,我也就再无动力把预定的长篇设定写完了。图纸上脚注的数据和word文档里的内容有所出入,哪边是正确的已然不再重要。允许我用引用的方式来介绍她。
进取级星舰,或者现在外头更爱用的说法——进取级战列舰……从2537年下水到现在发展入第二世代,整个过程都是我和我的尖端主力舰研制团队(Advanced capital Ships Development Group,ASDG)在负责。也许大家很难想象,但就是一个23人的队伍用几百个昼夜和几千支标准2B铅笔打造了这艘长达15000米(事实上,改进后的它们已经长达27000米)的旗舰……我们于2522年坚定级服役才11年后接到了这项任务……当时星际舰队最先进的坚定级战列巡洋舰已经是一千多米,而我们所面对的要求是整整突破思维极限5000米的船。而那个时代正进入一个军备竞争的时期,TOF(The Oceanic Federation,大洋洲联邦)、阿尔法联邦共和国和UAF(United Auste Federation,奥斯特联合联邦)正竞相发展巨型战舰和新型武器。星际联邦1000米能被称作重巡洋舰的东西正在没入这场竞赛之中。增强自己的实力成为星际舰队新的指导方针——进取级计划,则首当其冲……进取级应该能满足至少40年的主力指挥舰,100年的一线船和至少150年的二线船。所以它必须是集各种本领于一身,就像当年轰动一时的银河级。该级舰要满足从探索和外交到指挥舰队突破轨道封锁的任务。而我们要打造的,是个万事通,不是万金油……光Tri-PCS(Tri-Plasma Cooling System,三重等离子冷却系统)的管道布排就花费了整整5个月。而在20年的研制历程中,新技术的出现又使我们的设计必须不断改进……经费接近爆表最终让产量下降了40%,原定的12艘计划削到7艘封顶。(虽然之后的损失和局势最终还是让这艘船的基本型产量达到25艘,II型与III型各造有43艘和12艘)
(Excerption from “Open Data of Enterprise Class highspeed battleship”, Survivor Studio Archive)

这份设定尽管烂尾,完工度仍将近二分之一,包括完整的规格配置参数表。对几年前的脑洞感兴趣的同志可透过本文发布平台联系我获取。
(第一章 完)

想吐槽我画工的......不必操劳了我手癌晚期现在是相当自知之明的(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