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图吧日常】读《国产CPU的浮沉》

2023-07-12 05:51 作者:失传技术  | 我要投稿





2005年龙芯处理器架构与MIPS近似度达95%





2008年开始研发的龙芯3B1000,是龙芯在中科院的最后一款芯片。龙芯3B1000基于65nm工艺,目标主频800MHz-1GHz,八核结构,在当时属于世界领先水平。2010年6月流片,11月底第一批芯片交付完成。龙芯3B1000最后连操作系统都启动不了

从2006年到2013年,龙芯CPU的单核性能只提高了50%,同期的x86 CPU则提高了5倍,两者的差距,从一两倍一下拉到了十倍。

2013年起,“核高基”基本上放弃了CPU自主研发路线,转而支持引进国外CPU技术的路线。市场上“引进派”的声浪也盖过了“自主派”,以IBM、AMD、威盛、ARM为代表的境外CPU全方位涌入。

对于刚刚脱离体制市场化运营的龙芯来说,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威盛则早在世纪初就在上海设点,大陆设计团队发展有十余年时间,兆芯站在威盛的肩膀上,省了不少力气。


AMD的Zen架构性能强悍,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项。在支付了约3亿美元的合作费用后,透过两层公司的11个流程授权,海光最终得以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产品。虽然引进的芯片经联合研发后,被AMD做了大幅阉割,但性能表现依然远超众多国产CPU,海光继承的五年前的架构,放到今天,依然是第一梯队选手。



没看到兆芯被英特尔警告的任何信息

2010年,威盛把x86带到了上海,技术负责人带着几百号人闷在小黑屋里,光是CPU核的源代码就看了两年,最终才弄懂。兆芯开始搞CPU后,四五百人的研发团队,倾力攻坚三四年,也只是维持了一个半CPU项目的开发


强如华为,其推出自研服务器CPU也就是近两年的事情,甚至还要早于苹果的M1芯片。在英特尔盘踞的电脑和服务器CPU大本营,除了拉胯几年真香几年的AMD,一直缺乏有力的竞争者。

【图吧日常】读《国产CPU的浮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