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吮疽
吴起吮疽 爱士吸疽 含血吮疮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原文】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今译】 (吴起在鲁国任将军不久,有人向鲁王说他坏话,鲁王起了疑心,就辞退了他。吴起听说魏国的魏文侯礼贤下士,名声很好,就前去投奔。吴起到了魏国,魏文侯任他为将军。) 吴起在魏国担任将领时,身为将帅(起之为将),却与士卒中地位最低级的人同衣食(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吃一样的饭。 睡觉不铺席子(卧不设席),行军不骑马乘车(行不骑乘),自己也亲自捆扎包装(亲裹),背负军粮(赢粮,赢:担负,背负),为士兵们分担劳苦(与士卒分劳苦)。 士兵中有个生了毒疮的(卒有病疽者),吴起亲自替他吸出毒疮中的脓血(起为吮之)。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卒母闻),不禁失声痛哭起来(而哭之)。 有人不解地问她说:“你儿子是普通士兵(子卒也),而将军却亲自为你的儿子吸吮毒疮脓液(将军自吮其疽。疽: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结成块的毒疮),你应该高兴,怎么还哭起来了呢(何哭为)?” 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非然也),前些年吴将军也曾为我孩子的父亲吸吮过毒疮(往年吴公吮其父,公:对尊长或平辈的尊称),孩子的父亲为报答吴将军的恩德,在战斗中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决不后退(其父战不旋踵, 旋踵:转足之间,形容迅速),结果死在了敌人手里(遂死于敌)。 “如今吴将军又为我的儿子吸吮毒疮(吴公今又吮其子),我担心儿子不久也会奋力战死,不知道儿子将会死在什么地方了(妾不知其死所矣)。因此,我才哭他啊(是以哭之)。” 【赏析】 “吴起吮疽”吴起在魏国担任将领时, 作为一个高级将领,不仅要求下属去完成任务,他自己也是一个战友,与他手下的士卒同甘共苦。 一次,一个士兵生了疮,皮肤都肿烂了,吴起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出脓汁。 它启示我们,对士兵,对下属,既要有言教,也要有身教。身教重于言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要真正符合分寸,能够使士兵或下属感到既有亲切,又有权威,那就不容易了。 含血吮疮:用嘴巴把病人疮里的脓血吸出来。 含血吮疮、吴起吮疽、爱士吸疽:形容将领十分关怀、体贴和爱护自己手下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