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民的英雄:拜谒刘志丹烈士陵园

2022-05-25 09:55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陕西省延安市,有一个志丹县,原本叫做保安县。1936年6月,为纪念刘志丹将军,中共中央决定改保安县为志丹县。在志丹县城的北面,有一座刘志丹烈士陵园,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这里位于炮楼山和瓦窑山之间的山坡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同时,紧邻志丹县城的交通要道,繁华热闹,游人如织。2019年4月5日,清明假期第一天,我和家人来到志丹县,参观完保安革命旧址之后,便来到了刘志丹烈士陵园。


刘志丹,1903年出生于保安县。1925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入黄埔军校学习,积极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4月,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在陕甘边开展兵运工作。

1931年10月,他和谢子长、阎红彦、吴岱峰等组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游击队,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开辟以照金和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1936年3月,刘志丹率军参加东征战役,挺进晋西北。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1940年,在这里修建了刘志丹烈士陵园,将烈士灵榇由子长县迁移至陵园时,沿途群众纷纷进行路祭,纪念这位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

 

刘志丹烈士陵园由钟敬之设计,建筑极富民族特色,坐北朝南,背靠青山,每天都有许多人前来参观和祭奠。走进陵园,绕过刘志丹的雕塑,一条林荫道向北延伸,直达上方的陵院之中,幽静典雅,庄严肃穆。


穿过拱门,进入志丹陵院,迎面的台基上,有一座长方形的碑亭,中间竖立着众多的石碑,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刘志丹同志的赞誉。

其中,中央矗立的石碑上刻着毛泽东的原话:“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和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 左边是周恩来的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右边是朱德的题词:“红军模范”。


绕过碑亭,纪念堂赫然呈现在眼前,翠柏环绕,鲜花簇拥。这座大殿高9米,长约13米,进深10米,雕梁画栋,飞檐凌空。正脊上镶嵌着红色的五角星,四面斜脊各有一把红色火炬,仿佛熊熊燃烧的火焰。

仿古建筑的内部,为砖砌券形结构,仿佛东西并列的三孔窑洞,极具陕北地区的建筑风格,中间的窑洞内设有灵堂,悬挂着刘志丹的画像,两旁摆放着花圈,灵柩安放在后堂。大殿的后方,有一座二层的平台,大门紧锁,无法进入。那里可能就是刘志丹将军之墓了?



1947年,刘志丹的陵园遭到蒋介石和胡宗南军队的破坏。1952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在“文革”中,这里再度遭劫,1970年和1973年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指出:“刘志丹同志是值得纪念的”和“陕北必须树立刘志丹”。在周总理的关怀下,1975年陵园再次进行修葺……



人民的英雄:拜谒刘志丹烈士陵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