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学府的阶级性其三:时间尺度

2022-05-25 09:55 作者:BainKin王豳  | 我要投稿

论学府的阶级性其三:时间尺度;


院子里的木柴乱七八糟,主人自然要收拾一下,堆得整齐点儿;

头脑里的想法天马行空,这个人自然要写一点什么,顺顺条理。

人与人之间的勤劳程度、社会关系、水土的物产各自不同,

我想,最先产生的应该是个体差异,

不是阶级。

而阶级性的产生,

马克思说,是生产发展带来的,

是阶段产物。

如今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

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

笔者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欲和制约欲打造了新网络关系。

说它新,是指的是二零零零年之后。

本世纪初,

伴随着新网络的文字沟通,

马上就诞生了网上一对一的聊天,

那时候有点像小孩子互相打招呼,

不同语言、不同口音、不同文化之间互相进行沟通,

当时,有些人玩这个以“学习”为名。

大家的新鲜劲儿着实持续了几年。

同时,是网络单机游戏、局域网的盛行。

这些娱乐,

侧重于面对面的虚拟竞争,

也就是游戏,

有点像海边搭沙城,

浪来了就结束,

也就是说,以局域网内大家的精力为尺度。

学府受到“私人教师”的制约,

这一段时期(也许是三到五年)内的学校显得孤独又冷清,

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压力很大;

学者们在网络上的成绩主要是建设虚拟的图书、把纸质文章电子化,

伴随着老百姓家的一根电话线,

国家的安全网络也在搭建中。

这在亚洲、在欧洲、美洲都是同时进行的。


可以说,在短平快、又有趣的娱乐经济的比较优势之下,

学府的文明若存若亡,(各种院校)

整个儿都陷入一种“虚拟时代来了吗?”的疑问中。

人们一边享受互联带来的快乐,

一边防范它,

害怕它会污染我们宝贵的学习精神,

或者吞噬年青人的时间。

这种对抗,是建立在技术变革和电脑普及的基础上的,

我认为这也许不算是文化对抗,

而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人们接受的一个过程。

这时候,

表现为差异性。

没有接触新事物的人,把乐在其中的人视为异类。


十年后,都变了。

那些当初视他人为异类的保守者不得不学习新事物,

接受它。

一个例子就是,现在七十岁、八十岁的人也不会说电脑和手机的怪话了。

时间改变了一切。


一位学者说:“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

另一位说:“万物害怕时间。”

那么,

在社会上已经普遍广泛接受了网络技术的前提下,

最保守的人也终于放下了戒备。

因为无视大多数人的感受,无视他们的喜怒哀乐,会经常给人缺德的感觉的。

(也许大人物没有这种感觉)

这在教育力量第一线的老师们、学者们看来,

尤其是这样。

而且很敏感。

也许作为行政阶层的人会出于全局或者集体的利益考虑问题,

但,即便是管理者,他们对外也不得不面对一波一波的社会思潮,

对内不得不正视学生群体的显著变化。

“分不清他们是在思考还是在走神儿。”

“弄不清他在打游戏还是写论文。”


所以,好像最后,

学生们这个“爱玩的群体”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胜利,

对所有人来说,(参与教育的家长、老师、学生、主任、校长、警察、政客们)

这是潜移默化的,

在理念上,这也是针锋相对的竞争。

是一起“玩”,还是不许“玩”?

是“马上熄灯睡觉!”

还是“晚自习自由。”?

所以,也是管理细节的控制,

做小了,是教师的尺度,

做大了,社会将反馈力量,

学府的管理者们(强的力量)将马上压制学生,

控制他们的言行。

学生由家长全部控制他们的生活来源,由校方节制其言行,

虽然他们从南方来到塞北,

从大洋彼岸来到此地,

虽然到了法定成年的岁数,

但理论上这种人是没用的人。


无论是他们贪图享受的单机游戏领域,

还是网页数年不变的电子公共教育领域;

从内部出线的青年们试图找到两者的契合点。

这是真实的感受。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事情又变了?

是何时开始的?

不管是学生们的家庭内部,

还是今天广泛的外部媒体、自媒体,

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绥靖般的宽松态度。

就像天平倾斜了十五度,

但还维系着平衡。


所以这样的平衡之中,又诞生出一批新概念的青年,

这些人在未来的数年内也许将作用于学府们的内环境,

就像给一个大游泳池加入一小块钠。

是不可量化的。

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车流,

各种车辆是影响公路经济的主流,

但却是不能一一计量的。

如同长江口的出水是不可计量的一个道理。

如果进行这项工作,

将会引起强烈反弹,

从基础上破坏“人”这个尺度。


这一代或者几代青年,

也许在将来获得他们新的契合,

同时改变社会。

也许会改变学府教育或家庭教育的形式,

同时改变教育理念。


如果人的技能是六边形,

家庭是几条边?

如果家庭是多边形,

学府有几条边?

如果学府是多边形,

社会又有多少边呢?

我想,它会更接近一个圆。






论学府的阶级性其三:时间尺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