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将军之女爱上流浪汉,为爱私奔住牛棚:我们相爱已经10万年

2022-09-23 10:59 作者:世界华人周刊  | 我要投稿

浮躁如今,感情如碎沙石,风吹一吹便散落各方。


黄永玉,我国绘画领域的活化石。


在那个车马很慢的年代,他真正做到了,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2020年5月8日,黄永玉的夫人张梅溪于香港逝世。


黄永玉手写讣告,向外界公布。


讣告字迹工整,简单明了。


字里行间,沉淀的是纯净简单的感情。


有人问过黄永玉,“你这一生最成功的作品是什么?”


他呵呵笑道,“娶了一个好妻子,养育了一双好儿女。”


很多人羡慕张梅溪的勇气,若不是当年毅然私奔选择黄永玉,也不会独受宠爱76年。


但实际上,真正有眼光的是黄永玉。


毕竟将军之女,爱上木刻画浪荡汉子,的确是一出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大戏。



张梅溪是个广东姑娘,父亲是一位将军。


家庭条件优渥,从小便接受艺术和文学的熏陶,为人端庄有气质。


而黄永玉呢,湖南常德人。


家境贫寒,12岁便背井离乡,14岁成为中国东南木刻协会会员,作品已小有名气。


后来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当过瓷厂小工、战地服务员、学校教员和剧团实习美术生,在福建和江西等地画画和木刻为生。


总之,可以说是居无定所,到处流浪。


黄永玉和张梅溪,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两人相遇,约为十八九岁的年纪。


黄永玉比张梅溪小两岁,在江西的一个小艺术馆工作,与张梅溪一见钟情。


他当时紧张看着张梅溪,嘴里只能蹦出一句话:“我有一百斤粮票,你要吗?”


这话笨拙,但真诚。


可那时的张梅溪,追求者非常多,且与其都门当户对。


其中有一个航空站小伙子,潇洒大方,爱情攻势也很精准。


他知道梅溪喜欢骑马,便常常牵一匹马邀请梅溪出去玩。


黄永玉过得清贫,连自行车都没有。


用什么讨张梅溪欢心呢?


可他并没有因为穷,放弃对张梅溪的追求,反而做足功课。


他多方打听,发现航空站那个小伙子人品素质不大好。


为了打动张梅溪,他选择坚持吹法国小号,而且是在航空站小伙来邀约梅溪出去玩的时候吹。


黄永玉的法国小号,吹得并不怎么样。


可张梅溪却在这号声里听出赤字之心。


感情就是一场莫名的心动。


张梅溪开始对这个坚持吹小号的男孩产生了好奇心。


日复一日。终于,黄永玉赢得了心上人的爱。


谈恋爱的两人,并没有因为家境的不同产生嫌隙,反而惺惺相惜。


黄永玉看中一块梨木刻版,可兜里只有8毛钱。


他本来想理发,可是理完发就买不了刻版了。


张梅溪看到了,直说,“你去理发,我送你刻版。”


只是好景不长,鸳鸯被棒打了。


两人恋爱的事情,传到张梅溪父亲那里,张梅溪被教训了。


一个白富美,怎么能和流浪小子在一起呢?


家里人狠狠说道,“将来你俩在街上讨饭,他吹号,你唱歌。”


黄永玉是真爱张梅溪,但他只是个穷小子。


在张梅溪家人激烈的反对下,黄永玉开始气馁。


他去了赣州,并找了一份报馆的工作,想着以此为生,不再与心爱的人相见。


可爱是有天意的。


老天并不打算斩断两人的情愫。


一天,黄永玉接到了一通电话。


一通让他朝思暮想的电话。



张梅溪也深陷爱情里,她逃了出来。


她想和黄永玉在一起。


当时一支地下组织演剧队正在韶关演出,她以看戏为由跑了出来。


然后麻利地卖了金链子,换钱坐了黄运车到赣州。


黄永玉接到电话的时候,激动地借来一辆自行车,直接奔向了60公里外的赣州。


一直骑到晚上10点,依然不停歇。


他心里想着,还有10公里就能见到张梅溪了。但天太黑,路都看不清了。


黄永玉只好随便找了一家鸡毛店住了下来。


天寒地冻,他把鸡毛当被子。彻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带着一身鸡毛,黄永玉见到了心上人张梅溪。


他无法相信自己离幸福那么近,担心地问,“如果有一个穷小子爱你,你怎么办?”


张梅溪故意逗他,“那要看是谁了。”


黄永玉直接说,“那就是我了。”


张梅溪回答,“好吧。”


那是1942年,这对小情侣便决定在赣州的小旅馆里举行一个简单的婚礼。


张梅溪孤注一掷,叛逆出逃,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和婚姻。


从此,两人相守,便是一生。


婚后的两人并未过上安稳日子,黄永玉的木刻画,也还没有市场。


1947年,黄永玉前往上海,参加中华全国木刻协会,成为会员之一,并以木刻画卫生。


过了一年,因觉香港有发展机会,夫妻两人随即去了香港。


在香港黄永玉也蛰伏了一段时间。


他依然没名气,依然没有钱,但因为张梅溪在身边,艺术灵感反而如泉涌。


慢慢地,他的木刻画受到了欢迎。


黄永玉在香港打开了市场。


1953年,表叔沈从文让黄永玉一家子去北京。


黄永玉听从劝告,带着妻子张梅溪和7个月大女儿北上,在中央美术学院,谋了一个职位:那就是当版画科目老师。


他们住进了美院大杂院宿舍后,这才开始慢慢稳定下来。


结束长期的漂泊,张梅溪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她和黄永玉终于可以养宠物了。


他们爱好相似,兴致趋同。


夫妻两人不仅养了猫猫狗狗,还养了猫头鹰、火鸡和猴子,甚至还会养狗熊和小梅花鹿。


他们的大杂院叫大雅宝胡同。


只要黄永玉一回来,这个胡同便立刻热闹起来。


张梅溪跟着黄永玉,日子过得很舒心安定。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黄永玉创作出来了震动中国画坛的木刻。


一是作品《春潮》,二是《阿诗玛》。


黄永玉的作品火了之后,又开始学习国画。


他爱上了梅花和荷花。


正如其人品格尚洁,黄永玉笔下的梅花和荷花,在色彩和神韵上,与众不同。


他把他的所思所想倾注在画作里。


不久,他因为画作再次爆火了一次。


只是,这次是噩梦。



上世纪70年代,北京饭店需要装修。


周总理请来一批画家做装修和配画,当时黄永玉负责18层的整体设计。


年末,黄永玉去重庆旅游写生了,一起同行的还有吴冠中、袁运甫和祝运年。


有人闲聊天,说北京在批斗黑画:有个人画了猫头鹰,出大事了。


有关部门从北京饭店、北京国际俱乐部、北京民族饭店和钓鱼台国宾馆等全国几十个省市收集筛选出了200张画,举办了一个黑画展。


这个画展名曰“批林批孔批联系美术战线实际”,目的是反击美术领域等复辟潮。


黄永玉不知情,听了蛮不在乎说,“画个猫头鹰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画过。”


没想到一回北京,创作《猫头鹰》的黄永玉被冠以“炮制者”,批判极为猛烈,甚至就连之前创作的“动物短句”都被批判了。


他被关进了“牛棚”。


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日子,一夜之间全被扫荡了。


而张梅溪,作为黄永玉的妻子却不曾抱怨。


黄永玉女儿曾经回忆,如果不是母亲,父亲是熬不过那段时间的。


他们被赶进一间非常狭小的房间里,光线特别差。


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张梅溪,慢慢病倒了。


但即便这样,张梅溪也明白丈夫想要作画的心。


每当丈夫在画画,便帮忙把风,一听到动静,便把画具藏起来。


而黄永玉也不忍妻子那么艰苦。


他苦中作乐,在房子画了一个大窗子。


窗外有太阳,有花草,充满生机。


在被下放到农场劳动的那三年,两人一直相濡以沫。


黄永玉在牛棚写下了送妻子的长诗《老婆呀,不要哭》,在诗里表白,爱妻子“一百年不变”。


他还感慨万千:一辈子只谈一次恋爱。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也没有各自飞。


后来,黄永玉得到了正名。


他不仅当上了美协副主席,还荣获了“意大利国家勋章”。


苦尽甘来,黄永玉又给妻子张梅溪写了一首情诗。


诗中大胆表白,“我们相爱已经10万年。”


他说,“人生百年结为一世夫妻。10万年就是千世夫妻吧。”


这是黄永玉给张梅溪的爱情宣言。


1988年,黄永玉带着妻子,离开北京,再回到了香港。


从此便定居下来了。


两个真挚纯粹的人,晚年生活过得越发随心和洒脱。


而张梅溪在黄永玉影响下,开始水墨画和油画的学习和创作,也曾在北京和香港举办个人画展。


好的爱情,就是互相成长和扶持,直到变老。


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张梅溪的《林中小屋》一书。


这书原名叫《绿色的记忆》,用孩子口吻回忆记录了黄永玉下放农场和女儿黄黑妮的生活见闻。


心里有爱的人,所见都是绿色的希望。


这或许就是张梅溪,能独受黄永玉76年宠爱的原因吧。


可爱的人,才能拥有可爱的爱情啊。



黄永玉和张梅溪的感情,诚如情书里所写的那样:生活充实了爱情,爱情考验了生活。


回顾两人相伴的一生,羡煞旁人。


相遇时,意气风发,大好年华;


相恋时,义无反顾,为爱私奔;


结婚后,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晚年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黄永玉坚守了诺言:一辈子只谈一次恋爱。


2020年5曰8日,张梅溪于香港逝世,享年98岁。


她是黄永玉一生爱了千世的妻子。


爱情在简单的人眼里,一点儿都不复杂。文/Y小姐


将军之女爱上流浪汉,为爱私奔住牛棚:我们相爱已经10万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