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同源共流!搞清楚类别,找到想要的指数基金并不难

2023-02-22 17:10 作者:投资搜神记  | 我要投稿


这是投资搜神记的第 259 篇文章



发展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指数基金早已不是原来那个精工细作的“小作坊”,而是发展成品类丰富、规模壮大的“超级联盟”。


你足够了解自己持有的指数基金吗?它是属于宽基指数基金,还是行业指数基金,或是主题指数基金,亦或是策略指数基金?


搞清楚了各类指数基金的特性和优势,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指基产品。


面对市场上1400多只指数基金产品,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脸盲”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给指数和指数基金分分类,大家在选指数基金时也好按图索骥。



01  宽基指数基金,在全市场“优中选优”



在所有指数及指数基金中,宽基指数和其对应的宽基指数基金是最为常见的了。


宽基指数的“宽”,其实是相对的概念,是指其成分股的范围“宽”,不像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选成分股范围那么“窄”,毕竟后者在选成分股时只能聚焦在单一行业或主题中。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宽基指数主要有:上证50指数、深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800指数、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


与之相对应的,公募基金市场上也都有了这几类宽基指数基金:上证50指数基金、深证100指数基金、沪深300指数基金、中证500指数基金、中证800指数基金、科创50指数基金、创业板指数基金,一应俱全。


为什么宽基指数都有了指数基金对其进行跟踪?原因是这些指数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成分股的投资价值,也让后续的指数基金搭便车了。


当然了,宽基指数发布在前,其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成为指数基金的跟踪标的。对于整个资本市场和关注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宽基指数的作用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宽基指数是经济发展的“小晴雨表”。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而宽基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本市场的状态,所以宽基指数的涨跌走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举个例子具体解释一下,因为宽基指数覆盖的行业广、成分股的可投资性高,且其成分股会按照编制规模不断调整更新。拉长周期,我们总能在指数身上找到经济结构变迁的烙印,反映在宽基指数对行业配比的变化、对成分股及权重的替换,等等。


第二,作为基金的业绩基准。如何衡量一只基金业绩的好坏?肯定要有一个靠谱的参考系,这时候宽基指数就是很好的选择,除此之外,宽基指数作为基金的业绩基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组合的风格,在我们挑选基金时作为参考。


第三,作为基金的跟踪标的。这一点前文已经提过,宽基指数具备市值容量大、成分股流动性好、可投资性强等特点,是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认同度较高的指数基金跟踪标的。


第四,作为金融衍生品开发的标的物。就境内市场而言,目前四只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两只指数期权标的指数(沪深300、中证1000)均为主流宽基指数;另外,6只ETF期权品种也均是跟踪宽基指数ETF。



02  行业指数基金,布局“赛道”最强利器



“半导体赛道要起飞了”,“消费行业长期看好”,“医药迎来反转机会了”......我们时常能听到投资者这样讨论某行业的声音。


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当我们非常看好某一个行业的投资前景时,该怎样去布局?是该去配置这个行业最稳定的白马股,还是寻找弹性更高的黑马股?


也许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配置行业指数基金。


行业指数基金极具“个性”,在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的市场环境中,是帮助大家化解选股焦虑的绝佳工具。与宽基指数基金相比,它配置的个股集中在某一特定行业,投资者申购行业指数基金也意味着有更精准的投资切入点。


随着投资者对细分行业的投资需求增多,行业指数基金的产品线越多越丰富,甚至容易让人挑花眼了——证券市场上的行业指数不断扩容、数量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分类标准也有些错乱,让部分投资者看对了方向却踩错了“跑道”。


在进行“赛道”投资时,如何能看准指数基金产品,找到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产品,投资者朋友们要看准以下这两个维度:


一方面,要细看指数基金的全名,在基金全称中我们能够看到基金所跟踪指数的全称。比如,“300医药指数”的全称其实是“沪深300医药指数”,知道全称后能锚定成分股的范围。


另一方面,细看重仓股名单及重仓比例,即指数的成分股及其权重。通过重仓股成分的共同属性来判定具体是哪种行业指数基金,举个例子,医药指数基金和创新药指数基金的重仓股肯定不一样,即便是有几只共同的重仓股,重仓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03  “形散而神不散”的主题指数基金



经常跟行业指数基金同频出现且容易被混淆的,就是主题指数基金。


市场上关注度比较高的主题指数基金有新能源主题指数基金、环保主题指数基金、高端制造主题指数基金、人工智能指数主题等。


与行业主题基金最本质的不同是,主题指数基金会横跨不止一个行业。


以高端制造为例,高端制造不只是某一行业的专属,而是在众多行业都会有做高端制造的优质企业,所以跟踪高端制造的指数基金就属于主题指数基金。


虽然跨了行业,甚至会跨产业链、跨国别区域,但这类主题指数基金的重仓股都不能偏离它的“主题”,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指数的成分股都是由这条“主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行业是主题指数及指数基金的支点,主题则是联结贯穿这些支点的纽带。


于是,普通投资者观察分析一只主题指数基金时,就可先落脚到其组成行业,再由串联起来的行业延伸至主题,这样一来,我们能更全面透彻地理解这只基金,决定要不要进行配置。


行业指数基金、主题指数基金与宽基指数基金相比,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即前两者的净值表现可能会起伏较大,受市场风格的影响程度较高,投资者在参与时要更理性、更谨慎。



04  策略指数基金,“聪明地”跑赢指数



最后一类指数基金,是策略指数基金,也常被叫作聪明贝塔(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


策略指数基金与上述三类指数基金都不一样,它不再老老实实跟踪指数的表现,而是会出现合理的偏移。


通过调整指数编制方法中的选股和加权策略,在“选样、加权、构建组合”过程中突出特定风格因子的暴露程度,力求获取跑赢传统指数的超额回报。


通俗一些说,就是策略指数基金不仅要获取指数增长的收益(Beta收益),还要获取一部分超越指数增长的超额收益(Alpha)收益,两者兼收。


我们常见的策略指数基金,其基金名称中一般有“价值”、“成长”、“红利”、“低波”等字眼。


这些策略的结果如何?我们找到了近十年的时间周期内,沪深300指数与其两个策略指数沪深300价值、沪深300成长的表现对比,各年度表现对比如下图:


数据及图表来源:易方达投教基地;统计区间为2011.12.31-2022.11.15


我们不难发现,从近十年的维度来看,两个策略指数的累计涨幅均高于沪深300指数,达到了“聪明”的预期目标。但是细分到每年上,策略指数并不是“稳赢”的,比如2013年。


这也提醒我们,投资股市里不确定性因素跟多,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投资策略,找到适合当下市场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选择策略指数基金之前,也应先搞清楚其策略,理性设定预期目标,尽量拉长周期做投资。



(全文完)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同源共流!搞清楚类别,找到想要的指数基金并不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