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国人的信仰以及对信仰的态度

中国人有信仰吗?这似乎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的人说有,我们中国人敬天地,敬鬼神,也会求神拜佛,祈求上苍保佑。但是说没有的人则反驳,因为中国人对信仰的态度并不像其他国家一样,对信仰那么虔诚,而且中国很多人都不信宗教,所以说中国人整体是没有信仰的。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到现在也没有定论,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解答这个问题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信仰,如果你把信仰局限于对宗教的那种信仰,那我也觉得大部分人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或者是信而不仰,何为信而不仰?其实就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你会发现我们很多人去求神拜佛他并不是真的发自内心的仰慕,而是和神“做生意”,求神拜佛的人所祈求的愿望如果实现了,那么他就会继续信,而且经常来。如果没实现,那不好意思,我以后再也不来了。
但是如果你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或者更加广义的看待信仰的话,我们还是有信仰的,我个人觉得我们的信仰就是刚才提到的极致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看待任何事物首先以世俗的、功利的角度去看待,比如很多人认为的读书就是为了挣钱,读书就是为了做官,面对很多苦思冥想进行思考的人,他们也觉得这样毫无意义,他们觉得这样辛苦思考真理有意义吗?能给我带来一块钱的收益吗?又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些什么用?能当饭吃吗?长得好看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信仰有什么用?又不能帮你实现愿望。
我每次听到或者看到这些言论我都会感叹我们是缺乏超越精神的,在很多人的眼里几乎没有任何形而上的东西,脑子里全是功利的和世俗化的东西。我们似乎太重视物质层面的利益了,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开放。这一点从我们很多人如何看待文艺工作者、以及对他们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我们古代称之为戏子,现在这个词都经常拿出来贬低很多文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赚了很多钱,但是他们确实在圈外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尊重。(我不是为了明星呐喊,我只是表达我们国人对文艺工作者和艺术的态度)。另外很多人对文科生的贬低和对理科生的抬高,对于科学家的抬高,和对于各种文科学者的贬低。对任何能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利益的东西大肆推崇,以及对任何能让我们精神上获得享受的东西不屑一顾。

那么这种极致的功利主义总体来讲是好是坏呢?我个人认为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总体来讲坏处是非常大的。我们的读书观和真理观就受此影响,读书本来是既可以让自己身心愉悦也能对真理进行探寻,结果只变成了升官发财,求取功名。任何美的东西本来是让人陶冶情操的艺术品,但是在很多人眼里却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的东西,这些都是这种极致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危害。
由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很多人的认知从大学毕业走出校园开始就停止了生长,因为读书就是为了拿毕业证然后用毕业证进好公司挣钱,既然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了那还读什么?所以很多人不读书,不学习,也不愿意理解常识。除了工作,时间基本上都交给了电视剧、偶像韩剧、美容、麻将。听到任何自己不能理解的常识和话题,马上就露出鄙夷的冷笑:你们说这些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对此我想说如果一个民族的人们只知道生存的意义就是物质和吃饭的话,那这个民族能有什么未来?
这种极致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也影响着我们做人做事,影响着我们这整个社会的环境。让我们的社会中出现了非常多的“聪明人”。大家都很聪明,聪明人越来越多,只不过算来算去都是功利主义那一套。成功的功利主义者成为大家所追逐,景仰的对象。而那些诚实善良、老实本分的人被别人嘲笑,看不起。认为这样的人迂腐,愚蠢,容易吃亏。对于功利主义者来说,他眼中的世界分为对自己有利的和对自己不利的,俗称二维生物。只要跟他扯不上利益关系,太阳东升西落还是西升东落都他都不关心。在他们眼里,静坐,静心这样的事情是很愚蠢,不可理解的无用的事。现在很多教育,观念,行动,包括长辈对我们说教的好多是利己主义那一套。长辈实践了,传道给我们,我们再传给下一代。一代传一代,代代都重样。在功利主义风气盛行的社会,发生什么奇葩事也不奇怪,在功利主义者充斥的社会,大家都把普通模式过成了困难模式,地狱模式。功利主义者真的很聪明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机关算尽,也最终算不过老天

这种功利主义还会使我们把精力和手段放在不该用的地方,我们在职场经常会发现一些人,善于钻营人际关系,偷奸耍滑,巴结领导等等,总是想方设法的走捷径,却不把精力放在真正需要的工作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发现到最后就没有人愿意脚踏实地的工作了,都会慢慢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勾心斗角上面,都会放在走捷径的上面。然后每个人都愁容满面,互相提放,毫无信任感,最终什么事也没干成,却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
我觉得这种功利主义几乎是刻在我们中国人的基因里了,到处都充斥着对这种思想的宣扬,家长也以此来正大光明的打击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朋友看你干某事不顺眼,而且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进行打压,就都会说:“你干某某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你会发现这是个万能句式。任何家长觉得不能给孩子带来功利化收益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句式进行打压,来表达自己对此打压的合理性。我们也太注重用这个字了,学以致用,任何事情都要拿来用,看能不能给我们创造出利益,如果能那就用,如果不能,那就丢到一边。

这种思想的形成和我国的君主专制时期的社会形态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古代资源比较匮乏,人大部分的经历都放在了生存上,也就很难有时间去思考其他的东西了,另外指导我国的儒家思想就是一套功利和现实的思想,虽然也有一定的对终极真理的探寻,但是本质上还是为了能够让世界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一切都是为了现实的东西,而缺少了真正的超越精神。另外古代的社会等级森严,老百姓通过正常渠道难以实现阶级跃升,这也就导致了走捷径大行其道,其实这样搞下去是害了自己。
这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盛行在现代社会如果大行其道的话,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会让我们丧失对艺术的欣赏和对美的感知,会让我们的创造力枯竭。然后变成一个个被利益异化的工具、最后也会破坏我们的社会环境和风气。最后在我看来所谓的聪明人也并不聪明,天数有变,神奇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其实也就是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