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赵奎娥:丈夫是陈宝国,被夫宠了41年,67岁晚年安逸。
老戏骨赵奎娥一生演绎经典形象无数,从青年时期到老年时期,孜孜不倦奉献,一直待在岗位上,有劳模称号。

她与丈夫陈宝国的婚姻已经走过了41个年头,一直被人羡慕恩爱的婚姻。
赵奎娥听着作为媒体对她的称赞,心里思绪万千,她的记忆又回到了40多年前,更还是男友陈宝国恋爱时。
这世间的一切感情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1
1956年山东烟台的一户家庭里,迎来了一个小女儿,父母双亲喜笑颜开的看着这个孩子。

小小一团无比可爱,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赵奎娥,他们本意是想女儿,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娇娇淑女。
事与愿违,赵奎娥打小就是院子里最调皮的姑娘, 赵奎娥那一带周围都生了男孩,没有同龄的姑娘一起玩耍,她就跟着男孩们爬树嬉戏打闹。
等父母终于意识到女儿的教育问题时,为时已晚,没得办法,有同事给赵奎娥母亲出主意。

“这小姑娘手长脚长又好动,天天在海边玩,干脆直接让她去游泳算了。”
赵奎娥母亲想着那感情好啊,当运动员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第2天就带着女儿去省队。
兴高采烈的进去,王婆卖瓜推销自己女儿赵奎娥,那教练的目光像是x光一样,上下打量她。
手一戳,摸着下巴,嗯嗯嗯的想了又想,赵奎娥母亲随着教练,心里一口气提了起来:“意思是这还是不收了?”

教练终于开口:“不是不收,到这里来学游泳的孩子太多了,恐怕没有名额了,就剩下乒乓球没什么人,这孩子手长打乒乓球的好料子。”
一口气喘了下去,赵奎尔母亲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只要收下自己孩子,乒乓球和游泳有什么区别,都是运动员。
当天下午赵奎娥就开始上课。
打了7年乒乓球,赵奎娥也来到了青春期,小时候名列前茅的成绩,屡屡被人超越。

她绞尽脑汁想策略,无论怎么做,总是会被人打败。
教练观察了两个月,总教练找到了正在的赵奎娥,告诉她,你无需再焦虑了,这是正常现象。
赵奎娥青春期发育骨骼总比别人大一号,再加上是山东人,身高越长越高,没有停止的脚步。
总教练也没有办法了,打下去也只是浪费青春,很遗憾告诉她现在回去上课考个大学还来得及。

想挣扎也没办法,体育队不养闲人,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学校。
一直待在体校,赵奎娥7年没有体验过普通学校的生活,又是压力最大的高中时期,她总是跟不上进度被叫家长。
2
赵奎娥产生了厌学的心理,父母还在为她今后的人生考虑时。
不要再给人添麻烦,她已经想好了,等高中毕业后就买一张南下的火车票到深圳去看看。

在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有同事带来的好消息,学习成绩不行,那就走艺考的路吧。
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进行大扩招,努力一把总归没有遗憾。
母亲陪伴在女儿身旁,带着她到图书馆去找老师培训,原本自暴自弃的赵奎娥看着努力的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
即使进度很慢,她也开始主动接触课本知识,老师带的学生很多并不差她一个,毕竟钱挣了,随便应付应付就可以。

一想到母亲的落泪,赵奎娥不再气馁,学习成绩不好,那就追求笨鸟先飞,整整半年,她凌晨4点起床,晚上一直12点才睡。
将每一个问题写在纸上,只要老师出没,她就跑上前去问。
最终凭借着优异的艺考成绩,分别拿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的邀请。
比起上海,那个年代,每个中国人总是向往首都北京的风光,她不细想就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

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戏,她被誉为七朵金花之一,表演系男生众多,女生只有20多名,结果还有两位退学。
身为其中最漂亮的赵奎娥,理所当然拿到了校花的称号,她性格活泼开朗,短短两个星期就跟周围的同学打成了一片。
这其中包括了一名叫做陈宝国的同学。
然而做了同学两年,两个人还是点头之交,顶多做到上课时有个交流。

陈宝国性格安静,他的长相也不是同学中最帅的,跟学校的男同学一样,他同样对赵奎娥有好感,两年时间不表白这成了个秘密。
3
大三时学校准备了一部话剧,在文艺会议上出演,《雷雨之前》赵奎娥担任这场话剧的女主角。
男同学们争相上位,想要抢夺男主角,老师看着台下闹哄哄的同学们,心里想可不能便宜了这群小子。
点名最安静的陈宝国,挑给了赵奎娥做搭档。

文艺汇演在学校中重中之重,两人除了在台上对戏外,私底下也会进行交流。
陈宝国总是有更多点子,他也不吝啬的教给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在图书馆时每一次都会给赵奎娥接一杯热水。
这个过程,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陈宝国隐藏的太深,赵奎娥也不明白他的心思。
把他当成一个树洞,整整两个月,这个姑娘有什么烦恼,她都会通通向陈宝国倾诉,每天遇到的淅淅沥沥的小事她都一字不落的告诉。

陈宝国并不觉得吵闹,只是觉得自己心爱的姑娘,离自己越来越近而感到幸福,可是文艺汇演结束后,赵奎娥最终还是会有其他朋友。
心中很苦恼,一口气憋在心中,来到了文艺汇演结束时,他忍不住了,告诉正在脱衣服的赵奎娥让她来外面他有事情。
这突如其来的表白,赵奎娥整个人都懵了,什么陈宝国竟然喜欢自己?
赵奎娥沉思了很久,这段时间非常开心,难道自己对于陈宝国就没有感情吗?对于有这个男朋友她并不感到排斥,反而心中还有一丝好感。
原来自己竟然喜欢陈宝国,她羞涩的点头,就这样两个人成了男女朋友。
毕业后两人分配工作,到了北京电影制作,同一个话剧团中。
重复了,在中央戏剧学院时候,一个是单台小花,一个还要从龙套开始跑起。
赵奎娥已经能拿到女主角的剧本,她出演了《青春似火》一炮而红,票房虽不算成功,但也收获了一票的粉丝。
她的电影拍摄地不再局限于北京,男友陈宝国仍然在话剧团打转。
有一回赵奎儿要到内蒙古去拍戏,那时候正是冬天,导演要求一场草原深处的戏,台词少注重内心,有大量的奔跑。
她穿着厚厚的蒙古袍,奔跑在零下20多度的雪地上,抵挡不住这刺骨的寒冷,冻得瑟瑟发抖影响发挥。
前后拍了三次后导演才满意,回程的路上天公不作美,一行人碰到了暴风雪,这作者一路走看不清前方。
有人提出了一嘴:“遭了好像是不知道去哪里了。”
这是最悲惨的结果,在暴风雪的天气下迷失方向,这意味着慢性死亡,赵奎娥心中无限悲凉,她的脑中回忆了很多事情。
最后定格在了男友陈宝国的脸上,谈恋爱时,陈宝国很照顾她,她有很多小女儿的情绪,喜欢撒娇不讲道理。
他从来不会生气,穷苦家庭出身的陈宝国还做的一手好菜,而赵奎娥是一个城市出生长大,不入厨房的娇娇女。
陈宝国从来没有怨。
4
虚惊一场,赵奎娥最终回到了北京,这一年他们整整谈恋爱,谈了8年。
赵奎娥的父母并不同意有这名女婿,自己的闺女优秀拍摄的多部电影,而陈宝国只是小小的配角,大部分时间是在话剧团。
禁不住两个小年轻8年的感情,赵奎娥的父母只能送着女儿出嫁。
陈宝国沉溺在自己新婚的喜悦中,有导演送来的一份好礼《赤橙黄绿青蓝紫》他第1次担任男主角。
电影上映后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陈宝国一炮而红,还拿下了当年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项。
事业节节高升,在众人庆贺庆功宴上,他一直在感谢自己的妻子,认为是两人结婚,赵奎娥给他带来的好运气。
他不认为自己8年时间女友强大,而自己只是个小小的话剧演员有什么丢脸,反而一直强调。
是因为赵奎娥,有他陪伴在身边,激励着自己奋斗事业,才有现在她的专业知识,自从谈恋爱之后,他运气没坏过。
儿子出生后,夫妻俩有了更多动力。
因为事业忙碌,夫妻俩各自都有事业,不能抛弃,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最终无奈只能送去爷爷奶奶身旁。
这是赵奎娥心里最大的痛苦,让儿子做了3年留守儿童,孩子最灿烂的时光,自己并没有陪伴。
一年回家看了两次,前面的三年孩子总是认不得自己父母,看着两个陌生人抱着他哇哇大哭。
别人告诉他这是他的父母,他嘴里骂:“不是不是,我父母在那儿在那儿。”
别人瞧,原来那是电视上的,父母的电影正在放映。
夫妻俩明白,儿子能记事了,临走出发北京,赵奎娥再也不能忍受跟孩子分开的痛苦:“我们把孩子带上吧,现在咱们挣的钱也够了,也让孩子到那里去。”
5
曾经陈宝国和赵奎娥以为物质生活就是一切, 看着孩子懵懂的脸,他再也无法说出这句话。
挣的钱再多不能跟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在一起,那又有什么用?
如今67岁的赵奎娥对于曾经将儿子带回北京生活而放弃的事业,她并不感到后悔,孩子在母亲身边最重要。
有了父母手把手的教育,儿子聪慧善良,从小到大成绩名列前茅。
从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因为父母是演员的关系,他从小收看父母的电影,也产生了跟父母同样职业的梦想。
高中时想法是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父母的母校,最终被父母拒绝,这成为了多年的心结。
在公司呆过了枯燥的两年后,他又再次跟父母说明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
赵奎娥支持儿子,孩子也开始了自己娱乐圈的事业。
而赵奎娥仍然奋斗在影视一线,退休的年纪还会主动看剧本,有合适的角色。
她并不看重制作方给的片酬,有的时候好角色甚至降低一半片酬也会。
陈宝国多年在事业上精益求精,有诸多大制作加持,并不缺乏剧本,很多导演也会亲自上门请求出演。
夫妻双方更多的时间是在游历祖国大江南北,和享受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