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物志01 | 秦观:伤心人作伤心词


天才词人秦观被嫌弃的一生
永波老師
倘若说起北宋词人秦观,诸位会想到什么呢?
他是北宋婉约词宗,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它曾名满天下,也曾落魄彷徨,他的传世之作《鹊桥仙》至今为人吟唱,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甚至虚构了他与苏小妹的故事,流传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然而,当我们翻开《全宋词》,77首秦观长短句,读来却多是哀婉与悲怆,后人评价秦观与晏几道一样是古之伤心人,这或许与他身不由己的生命轨迹息息相关。
公元1049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秦观降生在了江苏高邮一户人家。秦观自幼聪慧,少时读书最喜老庄与仙佛,颇有才名。在他15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19岁那年,他迎娶徐文美为妻,而后遍游江南,广交佛道好友,放歌纵酒,度过了他年少轻狂的岁月。
公元1078年,年近而立的秦观结识苏东坡。据说,当年苏轼读到秦观《黄楼赋》时大为惊叹,称赞其有屈原宋玉之才。秦观的文学才华,最鲜明的,体现在他的长短句创作中。
众所周知,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两大矛盾不好处理。一是雅与俗的矛盾,通俗的词易于流行,受大众欢迎,文人雅士却心存鄙视。写的典雅的词,文人雅士倒是乐于称道,但市民大众又不太喜欢;另一个矛盾是音乐性与文学性的矛盾。注重词的协律可歌,文学性有时不免被削弱,注重词作文本的文学性,有时又不便于歌唱,音乐性有所降低。
把这两大矛盾处理的比较好的,正是秦观。
秦观的词,既写得雅致有韵味,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趣味,又合乐可歌。文人雅士们对苏轼、柳永的词作时有不满,而对于秦观长短句,几乎是众口一词的称赞。在陈师道看来,不仅是唐五代诸词人不及秦观,就连苏东坡也是有所不及的。评价之高,无人可比。
不仅文人爱秦观词,在民间秦观词也颇受普通民众的喜爱。他的《满庭芳·山抹微云》词,就曾“都下盛唱”。秦观因此被称为“山抹微云君”。
《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罇。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传说当年,秦观的女婿范温参加某贵人家的宴会,贵人有侍儿“喜歌秦少游长短句”。席间,侍儿问范温是何人,范温叉手答道“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听者为之肃然起敬,可见当时在座诸公和歌妓,对“山抹微云”词早是耳熟能详。
作为时代偶像,秦观拥有众多的“追星族”。相传有一位长沙歌妓,特别爱唱少游词,每得一首,就手抄口唱,曾将少游词编为一卷,题作《秦学士词》。秦观晚年被贬谪至湖南,路过长沙,偶然来到这位歌妓的住所。当得知不速之客是她崇拜的偶像秦少游时,她喜出望外,殷勤款待。秦观逗留几日后不得不离开,她与秦观约定,要洁身相许,从此闭门谢客,等候秦观。然而世事难料,不久之后,秦观又从湖南被贬至广西,二人远离。贬居郴州旅舍期间,秦观写下了另一首传世佳作:
《踏莎行·雾失楼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时移世易,歌妓苦苦等候,天不遂人愿,她最终等来的是秦观病逝的消息。得知噩耗后,她奔波百里前去吊唁,途中遇到少游棺柩,“绕之三周,举声一恸而绝,左右救之,已死矣。”柳永也算是北宋文坛超级偶像,但好像也还没遇到过这么痴情的崇拜者!
让我们再把时间拉回到公元1079年。才华横溢的秦观,来到自己人生的而立之年,也不得不从轻狂放荡走向成熟稳重,肩负起养家糊口光耀门楣的重担。也正是在苏轼的鼓励下,秦观开始准备科考。然而,那时意气风发的秦观并不知道,三十岁以后的人生,充满了艰难与痛苦,秦观考运不佳,直到37岁才应举及第,步入官场后,他洒脱不羁的性格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益处,与他的老师苏东坡一样,秦观被卷入了新旧两派的党争之中,更有人以他年轻时行为不检点为借口,对其大肆抨击与迫害。
后来的日子,秦观被一贬再贬,从浙江到湖南,从广西到广东,辗转漂泊的岁月里,或许偶尔午夜梦回,他会想念与苏、黄、晁、张一道谈论文学的那些有酒有歌的日子。然而,过往皆为序章,乌台诗案后,曾经的知己好友四散天涯,兜兜转转,苏轼去了湖南,黄庭坚去了重庆,晁补之去了安徽,张耒去了湖北,天涯飘离,相见无期。
晚年的秦观,被贬到偏远的雷州,举目无亲,伤心落魄,甚至为自己写好了挽联。在他52岁那年,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秦观在康海,遇到了从海南一路北上的苏东坡,二人执手相看,年华已逝,两鬓斑白,秦观一腔悲凉郁之于中发之于外,提笔写下了《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写完这首词后不久,秦观就与世长辞了。北归途中的苏东坡,得知爱徒死讯,悲痛不已,“秦观已矣,虽万人何赎”。次年春天,他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同年八月,在一片夏蝉聒噪中,秦观的老师苏东坡,也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纵览词人秦观的一生,真可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是天才,他是偶像,他是政治的牺牲品,他是写伤心词的伤心人。九百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会诵读起“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今日七夕,祝大家节日快乐。

愿做你成长路上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