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穷不过三代,富在千秋万代

2023-05-19 11:38 作者:先生坐何至于此  | 我要投稿

    经常有人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很明显就是错的。

    拿少数情况代表整体,怎么都欠科学。即便要代表整体,也应该拿多数情况。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是穷不过三代。

    第一,缺乏原始资本,且难以积累。

    因为穷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只有两个选项:内卷和外卷。

    内卷肯定是没有任何机会富起来的,想要富只能靠外卷。

    外卷也有条件,首先是天赋。

    天赋这个东西既有遗传也有变异,因此之前很多人认为多子多福本质上就是抽卡,看能不能出一个有天赋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了天赋之后,就是机遇。

    这个机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版本,也就是所谓的天下潮流,中到社会大局,小到政策。

    天下潮流如互联网、计算机、AI等,剩下的就是换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展,或者是尽早顺着政策走。

    除了这些外,还有的就是贵人赏识。

    获取贵人赏识也是有技巧的,一要尽可能地扩大与贵人圈子的接触范围,二要在贵人面前表现出和贵人相似的价值观,三要持续为贵人创造价值,让贵人认为他的投资日后能带来更多的回报。

    前两点是为了让贵人认可你,第三点是达成长期合作的基础。因为认可并不代表就要合作。

    并且,如果一个体制长期不变,阶级固化后,基本只会有阶级滑落的状况出现,基本不可能实现阶级跃迁。

    第二,抗风险能力差。

    刚才说了,有遗传有变异,因此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多生几个孩子,避免较差变异的情况出现。

    但是由于现在培养孩子的成本十分高昂,且由于价值观不再像以前那样,让一个家庭只集中力量培养一个孩子,所以难度更高。

    除了孩子可能变差,因为资本少,所以容错率更低。

    富裕的家庭可以承受多次失败,穷苦家庭也可以一直赢下去,但是只要失败一次基本就没有出头之日。

    并且,由于容错率差,穷苦家庭自卑感更强,更不敢进行风险尝试。因此,即便有机会,成功固然很好,但如果失败不仅会毁掉自己的人生,还会搭上整个家庭,在自卑感和愧疚感和厌恶风险的三重心理因素作用下,很少人能够勇敢挑战自己。

    更不要说一代比一代抗压能力差了。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富在千秋万代。

    第一,富人的资本丰厚,抗风险能力强。

    充足的资本为他们提供了试错的底气,他们可以尝试更多领域,正所谓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担风险。

    当然前提是你有鸡蛋,如果你的鸡蛋数量不多于一个就不要说再分篮子了。并且,如果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篮子牢不牢,天天埋头苦干,分进去大概率是直接碎掉。

    第二,富人孩子多。

    没错,就是单纯孩子多。很多人说富不过三代,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少数现象,甚至是富人其中的一个孩子。

    富人的孩子很多,首先是不同妻子的,其次还有私生子,实在没有孩子,还有亲戚。

    首先大量的孩子遗传好、变异好的概率就比单个穷人家庭要高。

    并且,由于每个孩子的天赋是不同的,富人资源又充足,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把不同天赋的孩子通通赶去学校读书。

    虽然读书也是必要的,因为在穷人看来读书是谋生手段,在富人看来读书是社交圈,作用有二:

    一是结识同为富人阶级的伙伴,商业合作;

    二是结识穷人中的佼佼者,收为己用。

    而即便是因材施教,也会有不如其他孩子那么厉害的孩子,甚至不如普通人,甚至是败家子。

    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后代结局就是阶级滑落。也就是表面上的富不过三代。

    所以说穷人并不是代代相传的,因为穷不过三代,穷人是由富人产生的。

    三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定义,但今天的某一个穷人,在很多代之前,他的祖先混得也一定不差。

    差别无非就是,谁的运气能一直好下去。

    第三,富人在专业领域的信息差。

    富人的操作手段是极为超前的。每一个被抓的案例,基本上都是过时的手段。

    并且,很多政策,即便是放出来,很多穷人家庭首先看不到,不知道去哪里看;即便是看到了,解读也会有偏差;即便是会解读了,有没有使用的资本也是一个问题。

    毕竟一个项目你认为好,那就存在两个要素:

    一,你是否有足够的资本

    二,你的竞争对手是否会和你抢,如果会抢,你如何在竞争中胜出,是靠更大的资本,还是靠专业能力,还是靠人脉

    更不要说从政策出来到你解读完毕还要一段时间,别人可能在政策商讨期就得知大致方向开始准备了。

    所以,要么奋斗,努力外卷;要么躺平,接受自己命运。

穷不过三代,富在千秋万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