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卫考研-小卫智库 | 从环境卫生学角度出发,环境介质在COVID-19传播中发挥什么作用呢

2020-12-11 10:19 作者:卫灿公卫研习社  | 我要投稿

滴滴滴!今日份干货送达!

大家要做好整理哦!



相关背景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美国疫情未见缓和,欧洲、东亚等地区疫情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我国部分地区疫情有所反弹,截止11月20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5700万,累积死亡超过136万。SARS-CoV-2病毒本身可在物体表面和低温冷链等环境下生存,国内外近期多次报道在环境样本中检出SARS-CoV-2阳性,包括冷冻食品样本,引起社会公众的担忧。


在这一背景下,

我们可以想到环境卫生学中的哪些知识点呢?


题目一:请结合环境卫生学所学知识和新冠肺炎的特征,试述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例如饮用水、空气、物体表面、食品)在COVID-19 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1)饮用水与COVID-19传播的关系


病毒在水介质环境中的存活取决于温度、日光、拮抗微生物等各种因素。根据WHO最新报告,没有证据表明SARS-CoV-2可通过受污染的饮用水进行传播。COVID-19患者消化系统症状通常是确诊病例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在COVID-19患者的粪便中可检测到残留的SARS-CoV-2 RNA。因此,为防止SARS-CoV-2经饮用水传播的可能,应加强医用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尤其是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所污水SARS-CoV-2监测,并确保饮用水水源不受污染。


(2)空气与COVID-19传播的关系


COVID-19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发生传播,当健康人群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时,具备感染性的呼吸道飞沫可通过口、鼻或眼睛等途径造成人际传播。SARS-CoV-2可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因此在封闭的环境中感染风险较大。良好的通风可以极大降低呼吸飞沫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稀释并清除潜在的气溶胶;另外,佩戴口罩是防止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人员拥挤、紧密接触的环境中。


(3)物体介质与COVID-19传播的关系


SARS-CoV-2在感染患者接触后的物体表面停留和存活,是引起COVID-19聚集性暴发、扩散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重点场所中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因此,在公共场所、医院和住宅等环境中,减少用手直接接触物体表面,保持接触物体后手卫生的习惯,增加对经常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频率,对控制疾病的传播起重要作用。


(4)食品、食品包装物与 COVID-19传播的关系


在低温条件下SARS-CoV-2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低温冷藏的海鲜类食品可能作为病毒的载体造成污染并引起人际传播。特别是多地海关通报冷冻南美白虾的外包装样本检出 SARS-Co V-2 核酸阳性,提示在相对密闭、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受污染的食品包装物可能促进疫情扩散。因此应加强食品包装物表面消毒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采样监测,以控制经食品病毒传播。


题目二:请结合环境卫生学所学知识,试列举密闭拥挤的公共场所常成为哪些疾病的危险之地?


参考答案:流行性感冒;百日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国卫办职健函﹝2020﹞132号.


**注:本文仅供考研学子学习交流,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新冠肺炎与公共卫生相关知识点挖掘,

下次继续哦!


- END -

合作作者

小山老师

复旦大学 公共卫生硕士

合作作者

小星老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统硕士


公卫考研-小卫智库 | 从环境卫生学角度出发,环境介质在COVID-19传播中发挥什么作用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