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24小时:美国防范核攻击
10月初的第一个周末,川普(特朗普)总统感染新冠病毒,入院治疗。他住院前后的24小时里,美国采取了防范核攻击的措施,而其他国家则低调回应。这是一种典型的处于冷战状态的两国互动模式。
关系从今年7月开始已经180度大逆转,这种逆转意味着双方开始全面为敌,两国关系进入了敌国之间核对峙的高度紧张状态。
一、川普染病,美国启动核攻击防范行动
10月初是中国的国庆长假,在此期间美国发生了两件事。第一,川普总统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短期住院;第二,美国似乎启动了防范可能趁机发动核攻击的行动。
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这些行动至少包括,安排实施“二次核打击”的多架空中指挥机升空备战,同时通知相关盟国。与过去的美苏冷战时期不同,这次美国防范的对象是ZG。这是冷战时代美国总统可能面临危险的情况下美国的标准做法和正常程序。
所谓的“二次核打击”是冷战期间核大国对付敌对国家的最后手段,即己方一旦遭到对方的第一次主动型核攻击,便会动用藏身于深海水域的战略核潜艇,用多艘核潜艇上的上百枚洲际导弹所携带的核弹头,向敌对国家发起报复性全面核打击,彻底消灭敌对国家。这就是冷战双方的“红线”,或者说是底线,你如果摆出核威胁姿态,我就随时准备做出最强烈的核反击。
10月2日凌晨,在川普宣布感染新冠病毒前半小时,美军起飞了两架海军的E-6B“水星”通信中继机,分别到达美国东西海岸的指定空域华盛顿特区附近和俄勒冈州上空,展开战略警戒。
E-6B是美国联合战略司令部的空中指挥机,总统和国防部长在美国受到突然攻击时,可以通过这种空中指挥机向战略核潜艇、陆基洲际导弹及战略轰炸机下达作战指令,对发起突然袭击的敌国精准发射远程核导弹,予以毁灭性打击。
所以,它又被称为“末日飞机”,因为它发出的攻击指令具备在美国遭遇危险时毁灭敌方的能力。这两架神秘的E-6B“末日飞机”,一架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廷克空军基地,另一架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特拉维斯空军基地。

与此同时,美国在正式公布川普染病的相关消息之前,先向盟国政府做了通报。美国通报的盟国包括日本,不但日本首相、防卫大臣、外务大臣等知道相关情况,连日本东京都知事(市长)小池百合子(Yuriko Koike)都知道了,她公开表示,美国公布川普总统染病之事前她已经知悉。这是美国对可以信任的盟国的做法。
二、直接起源于“古巴导弹危机”的21世纪现代版
美苏冷战结束30年后,美国又一次面临另一个国家的核威胁。美国为了自卫,不得不与其进入冷战式的全方位对抗状态。
在经贸谈判已成死局这一背景下,发生了下列三个事件。
第一,今年1月底大陆派海军舰队和战略核潜艇到中途岛海域演习,试探美军在太平洋上防卫的最后防线(第三岛链)的防卫能力,并通过外宣媒体宣布,这次演习表明,大陆海军具备了用洲际核导弹打击珍珠港的能力;
第二,ZG于今年3月宣布,对美国实行核打击的战略核潜艇已经取得了南海的安全“发射阵地”,因为通过造岛把南海的国际海域变成了战略核潜艇的“深海堡垒”,美国随时处在核威胁之下;
第三,它在今年6月底宣布,通过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导弹装上了“眼睛”,可以对美国全境实行精准打击。
这三个威胁行动的组合,就是美苏冷战时期“古巴导弹危机”的21世纪现代版。
1962年夏天苏联在距美国佛罗里达州仅90英里的古巴部署了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美国U-2侦察机于10月发现这些导弹后,肯尼迪总统下令进行海上封锁,以阻止任何导弹继续运进古巴,同时要求苏联从古巴撤走所有进攻性导弹;最后苏联让步,撤走了核导弹。当时苏联只有不超过10枚的洲际弹道导弹,而美国配备在北极星潜艇上的导弹就有144枚,此外还有294枚洲际弹道导弹,苏联为了扭转自己与美国之间的核力量不平衡态势,把中程核导弹部署到古巴,想借此提高它的第1次核打击能力,结果完全失败。
21世纪冷战双方的核对抗不会再重复古巴导弹危机的陈旧做法,冷战中的双方都具有用洲际导弹的核弹头攻击对方的能力,可以实现远程攻击;防卫的一方则靠对敌国核导弹的拦截能力来保卫领土,同时用“二次核打击”的实力来遏阻对方。
ZG现在也处于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的类似境地,它的陆基洲际导弹面临美国的反导弹系统的拦截,只有少数几艘战略核潜艇能突然袭击美国,于是ZG就把对美威胁的主要手段确定为战略核潜艇。
三、中美海军在巴士海峡对阵
美国对可能的核攻击的高度防范,是进入冷战状态的标志,而川普染病之前双方海军在巴士海峡刚经历了一次核潜艇追踪和对峙。今年9月25日《多维新闻网》刊登了一篇报导,《台海周边海域,反潜暗战密集开打中》。据此报导说,从9月14日开始,美军印太司令部在关岛至马里亚纳海沟(关岛至菲律宾海域)地区进行勇敢之盾(Valiant Shield)演习,里根号航母打击群从日本横须贺出港参加演习。此次军演9月18日结束后,里根号航母打击群在巴士海峡慢慢地以南北航向交互行驶,美国的洛杉矶级核潜艇也参与水下巡逻,而美军的P-8反潜机、E-8联合监视雷达目标系统机(J-STAR)等军用飞机则在这个海域反复监听侦测;与此同时,ZG的运8Q反潜机也在巴士海峡周边空域搜集美国核潜艇的资讯。





这则消息表明,双方海军在做同一件事:搜索侦察对方的核潜艇。
如果ZG不从三亚榆林港山洞里的第二潜艇基地出动具备对美威胁功能的战略核潜艇,美军的反潜作战演习就是多余的,因为没有目标;既然美军的反潜飞机出动,说明在巴士海峡发现了ZG的核潜艇,因此展开了侦察潜艇行踪的行动。
巴士海峡是ZG核潜艇进入中太平洋的主要通道,它携带的水下发射的潜射洲际导弹可以威胁美国本土,美军的演习目标之一就是封堵这个通道,而ZG核潜艇则出来迎战。
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的核潜艇经常发生相互对阵的情形,1984年美国海军学会出版社出版过一部军事小说《猎杀红色十月号》,后来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惊险情节。现在ZG核潜艇也开始与美军在水下交锋。
有了这样的背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双方海军在巴士海峡对阵之后不到十天,当川普总统染病时,美国要启动防范核攻击的行动,因为美国必须对川普总统确诊染病后的所有可能情况做好准备。当时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应对紧张有序,川普总统入院前后3次亲自对外发布消息,包括通过推特宣布感染讯息、去陆军总医院前发表18秒视频,又主动在推特上报平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宣示,川普总统的状况基本良好,能继续有效履职;同时也是给对手一个警告,别想玩突然袭击。与此同时,两架E-6B空中指挥机升空警戒。
四、“末日飞机”升空24小时内中美之间的互动
在和平时期,美国有时会用1架E-6B飞机在北美大陆各州之间作中程飞行;而10月2日午夜过后却同时有2架空中指挥机分别起飞,抵达美国东西海岸后在这两个空域来回绕行。美国的这种冷战中的常规战略预警行动,旨在提醒潜在的敌国勿趁总统染病之机冒险袭击美国。在这2架空中指挥机起飞后的24小时里,双方发生了一系列互动。
通常,美国海军的E-6B空中指挥机如果升空进入战略预警状态,不会打开与空中民航管制系统联络的应答器,以免空中指挥机的行踪暴露在民航的在线飞行地图服务网页上。但这2架空中指挥机都打开了民航联络应答器,于是全世界都能通过民航的在线飞机动态网页看到它们的空中位置。
当日凌晨3点多,也就是2架“末日飞机”分别抵达预定的盘旋空域时,Forbes网站便刊出文章,引用一位“开源情报从业者”Tim Hogan的话说,如果飞行员打开民航联络应答器,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飞机能被看见。这篇文章同时引用了美国军方发言人的声明,说明这是例行训练,与川普感染新冠病毒“纯属巧合”。可以理解的是,美国的“末日飞机”起飞,本来就属于战略警戒,美国并不希望外界过度反应或错误解读。
搜狐网上的一篇文章则说,“E-6B‘水星’是‘一架有能力杀死地球上所有人的飞机’,‘末日飞机’的起飞是在发出警告,任何敌国敢借机发动对美国的袭击,将遭受核打击”。冷战状态下核大国之间相互高度戒备是常态,关系恶化后仅仅3个月,就经历了美国的一次非常冷峻的战略型警告。
许多人现在对双方关系今后将会如何等情势尚不甚了了,而美国对ZG核威胁表示高度警惕的行动以及双方的互动反应,就像是一堂真实的冷战大课。
什么叫冷战?双方为防止对方的核攻击而随时高度戒备,这就是冷战。这一次实际上是双方就防范对方核攻击和准备己方“二次核打击”这个冷战中最大的课题进行了一次演练。
对美国来说,这样的演练在美苏冷战时期有过多次;而对ZG来说,则是它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足以让它胆战心惊的一次。
一旦进入全方位的冷战式对抗,而处于双方随时防范对方核打击的冷战局面下,彼此关系就进入了敌国之间核对峙的高度紧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