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观测与不变量的快乐

2023-01-07 23:10 作者:尤摩扬A30  | 我要投稿

首先可能各位好奇,为什么我会用2个物理名词来阐述快乐这一由人的思想与意识诞生的行为与情感,因为人是感性动物,除了为人类进步而贡献自己理智的科学家,基本上所有人的行为都和物理没啥关系。而这就要从我所悟到的这2个特殊的物理状态来阐述了。 先从不观测的角度来分析,就像是有灯才有影子一样。当我们处在同类的观测当中时,才会被动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与劣根性。因此当我们孤身一人时,其实我们的行为是无界定好与坏的,对与错的(你自己强迫症或道德完人另算)你不会觉得在荒郊野岭里排泄是错误的,不雅的。也不会在被关小黑屋时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是否体面(哪怕可能有隐藏的摄像头)而这就先直接的阐述了不观测所能给人带来的快乐,在没有框架的约束以及各类规则的监督下,人无疑是拥有原始的快乐的,不诞生于何时何地,多少空间时间的快乐。而合适的反例悉数可见。当人处在社会中时,便在最初就开始了被人的观测,举止是否合理,衣着是否体面,动机是否正当。而无数的观测就是对同类行为的期望从而构建了社会的框架。这也是宅男文化兴起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人为的隔绝了他人的观测,从而获得了这种最直接的快乐。就像是在黑盒子里的蠕虫会自如的进食,繁殖一样。无拘无束而意遨游也,不用担心表情是否猥琐,衣着是否得体,谈吐是否优雅。这也是宅男文化的产生以及网络快速发展的优势,宅在家中自然可以躲避观测,而在网络上则可以选择性的塑造自己的形象和选择性的让人观测,现实中的loser也可以是网络的boss因为他只让你观测到了他想让你观测到的有利部分,这也是为什么人肉对被锁定者的压力颇大,有很多他不期望被观测的部分遭到了观测,再结合上之前的行为无疑是对个人心智的殉爆打击从而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而另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明星的行为逻辑:他们希望被他人观测与赞美从而获得快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明星的露面次数着实频繁。因为渴望被观测。而被观测让人坐立难安的另一方面就是人的礼义廉耻所带来的约束感。当你不被观测时,你的错误率是0。而当你被观测时,你的错误率就因为他人的观测,评判标准,宽容程度而改变。就像是我和我带我的一个亲人开车,我会发现突然间我的压力比我自己大了数倍不止。除去操作量和车辆可控性的变化。另一大原因就是我陷入了他人的直接被观测态中,这让我所有可能的错误都被放大,很多对我来说尚可接受的行为在观测者的评判逻辑中是错误的。所以这段路给我的心理压力比平常可大了去了。这种被观测的约束感有力的制约,修正着人的行为,但也让人陷入了自我质询与进步的螺旋楼梯上,楼梯的幅度因个人对自我的约束成正比增长。这也是为啥曾经与现在有很多的完美主义者自杀的缘故。因为他们对自我的极度期望与约束导致他们的楼梯从登山道变成了悬崖。所以在他们身死之前他们已经在自己的精神楼梯上失足摔死了(可能只是一个微小的事件:如画错了一笔,刻错了一道)但也正是因为被观测的约束可以让各位能做个人(包括我在内)。典型的案例还有类似于部分犯人的抗拒约束态(或者称之为拒绝观测态)他们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观测,劝诫与指手画脚,从而怒发冲冠,入监牢而不自悔也。他们通常会以:是他们怎么怎么了作为自己表述罪行的开头,以证明自己的无辜与无错,此种人我们先不论证其本质的正错性,但从宏观层面上他们触犯了绝大多数人所定制的法律。不合群者已是罪矣。 而另一个名词:不变量则更好解释一些,当我们选择了一个环境时说明此种环境对我们有利,那么我们自然不希望此种环境产生变动。这也是人类社会诞生的重要因素:因原始人类不想流落荒野遭受未知环境可能的攻击(诸如狂风,暴雨,野兽等)所以人们选择了适宜的区域进行了定居。而其他动物诸如蚂蚁,狮子,猴子也是如此,他,们都从某些层面上拥有了自己的领地(蚁巢,气味圈定的领地,树上的巢穴)也是因为人们不想进入未知的丛林去寻找食物,去进行看不见结果的觅食行为。所以人类开始圈养,开始培育作物。让自己的行为看的见结果无疑是一种强力的安慰与期望作用。可以看的见的收成与结果会给人更多的安全感,正如人们更喜欢在自己的主场作战一样(自己的房屋中,擅长的领域中,了解的知识中)而欲望也是人类进步的最佳助攻,可以让人类因为不同原因进行探索,本身就已经是文明的功臣。不然因为不变而感到安全的人类现在应该和海蜘蛛一样在固定的环境里一动不动当个废物。(海蜘蛛几亿年也未曾进化过,亦没有生物将其作为食物,这么看来陆地蜘蛛还勤快很多。)而且在人类的古代积累中与植物的怜悯中,人们学会了不会动的东西相对安全一些的理论。就像人们很难被静止不动的棍子伤害一样(如果你硬要说静止的路灯也能伤人的话,那么按照相对论来说当路灯走向你时其实你也在走向路灯,所以不要给自己不看路找借口)如果宇宙中有一个物体完全无害那是不存在的,当你观测时他就已经在运动状态了,或者更玄学的讲他从量子叠加态塌缩了下来,这也是种运动。对无数人的所谓不变量构成了稳定的社会与规则(诸如明天地球还在就是一个不变量,公司明天还在也是不变量,家人还在也是不变量)不然如果世界上的诸多不变量突然变成可变量。那么诸君的明天可以看见地狱与极致的欲望。 综上所述,我所悟出来的快乐源泉即是不被观测的全员不变量环境,又或者说是个人感知区域内的全知不观测状态(例如呆在自己屋子里:你了解这个屋子的一切,所有的东西存在与运动都是由你发起的:像是往屋子里放一本书与在书上写字。而且这个屋子里也没有别人或者任何观测你的物品。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大多数人的快乐时间了。什么女装啊跳舞啊口嗨啊放纵啊。这种可能不甚体面的东西都可以开始运作起来。叹息与抱怨不会引来嘲讽,缺点与错误不会被人指正(比如垃圾没扔进垃圾桶,上厕所有没有冲。)所以所以,人们都在下意识的构建对自己有利的环境并希望能选择观测的对象从而获得这种可控的快乐。就像是有钱人喜欢和穷人相亲一样,可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就和在公路上轰轰作响的跑车一样,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越感,丝毫不在意自己会不会被撞死(这种薄皮车的物理抗性属实一言难尽)而死后的遗产税也可以让国家再多一笔收入。 这篇文章可能混杂着一些仇富主义,集体冷漠主义,生死自负主义(说实话生死不自负难道还要别人背锅,还是这种直接的思想刺痛了某些圣母的心?)但是这篇文章的大半主体还是很契合人类的个人行为和情绪的。或者不妨再举个例子,当明星没有了漂亮的躯壳,当资本家失去了自己剥削而来的椅子,他们又如何面对失望的粉丝,狂热的工人。无数人的残酷汇聚成了海洋,但也是无数人的努力才筑起了城市与文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能问心无愧,也颇是求道者也。 发布以证此文由A30个人独立著就。任何搬运请表明出处或至少告诉别人是A30写的

不观测与不变量的快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