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艺术名家——石蕴铮


石蕴铮,教育学院毕业。师从美术教育家徐甲英老师。現为中国当代名家协会会员,百姓才艺网副总编首席国画家,省市美协会员,辽宁省工商联大川书画院副院长,东方画院副院长,辽宁省墨岩书画院院长,本人自幼学习国画,多次参加各级组织画展多次获得金锒铜奖。作品多次被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爱好者收藏。



石先生的花鸟作品,注重笔墨与色彩的有机结合,表现出鸟语花香自然万物勃勃生机的清雅之境。他善画写意花鸟画,他的作品清晰的体现着自己对艺术实践的开创性探索,他的画既大气厚重,又掺揉着一些细腻与飘逸。他的花鸟世界,尽显和谐与情趣,美不胜收。他善于捕捉一花一物的天趣,融神于景,融情于形。

石先生一生致力于山水画,作品长于飞瀑流泉、风帆、霜林;笔墨氤氲,水意蒸融,苍劲有力,气势雄壮。他以全景作构图,从上到下,山峦层叠,林木扶疏,尽收眼底,表现出了深远的空间感和气韵感。


石先生的山水画作,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若风骨外化、灵性活现,又似云蒸霞蔚,气象升腾。蓦然感受到:生命在律动,自然在游走,真与善、灵与魂,在参差渗透,竞相净化,身心如沐春风,心田如饮甘霖。他的笔墨随情节而走,有法而无法,有我而忘我,不觉然而然。观看他的画作如置身自然,环而望之,似梦非梦之中,好不惬意洒脱。



胭脂画牡丹,艳而不俗,水墨画牡丹,最有仙子之风,亦有君子品格,迎风沐露,多姿丰神。又见花丛里有风来,牡丹便又有了侠者仗剑的骨气!所以他的牡丹意象,因为骨法用笔的存在,显得意象相当丰富,用不同的视角去体验画里的形神,就会得到不同的应答。一千个人的眼里,对同一幅牡丹会有一千种感受,可见石先生的牡丹作品是持开放的创作概念,绝不把“画富贵”当作唯一的范式去作拘囿。




牡丹展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石先生笔下的牡丹给人一种精致、唯美、自然的感受。粉色的花瓣将牡丹的娇嫩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牡丹是花中的仙子,美艳而惊人,这幅画将牡丹的隽秀完美地呈现出来,唯美而更有特点。石先生的书画作品风格挺拔而淡雅,尤为水墨作为高洁,刚正、雅逸、坚贞、不染的高尚人格象征,作品如诗如歌,深受人们喜爱。


石先生喜欢画葡萄,他笔下的葡萄画显得十分别致,既不似其他人画的那样一颗颗葡萄挨挨挤挤,甚至别出心裁,用水墨画葡萄,却收获了一幅别致文雅又充满墨韵的,让人大开眼界。他笔下的葡萄藤,苍劲有力,随风而动,伴随着果香阵阵,如此一幅有文化、有内涵的国画作品,挂在家里也可彰显高雅品味。

石先生所作花鸟画,皆从心师造化而出,倾注着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画出了大自然的灵秀、生动、淡雅、质朴,使这些自然界中的尤物,皆有鲜活的生命,轻松、潇洒、放逸、自然,却无烟尘俗气,颇得“天工巧造,素以为绚”之致。这不仅在于先生有一颗热爱祖国山河大自然的赤子之心,更在于他造型功力的精深,工意兼具而又富于书卷逸气,境界高华。帧帧佳作,实乃心师造化之功,格逸境空,题跋隽永,浑化纯洁,了无纵横笔墨斧凿之痕,不仅山川如画,而且四季分明,花鸟繁盛,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还有修竹垂柳、苍松金桂,把大自然的四季山水装点得无比秀丽;湖畔的花间林下,蝴蝶翩翩,蜻蜓袅袅;泉溪桑间陌上,黄鹂声声,白鹤悠悠,美不胜收……
这说明他的创作之情已达到自然放逸之境也!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石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