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隐秘通途】《仁王》鬼武藏森长可相关装备剧情故事

2023-07-02 07:45 作者:漱石先生的猫  | 我要投稿

《仁王》系列的考证将从人物、装备、守护灵三个方面来进行,不过鉴于游戏中存在“人物名鉴”的原因,因此Up主决定对人物方面只进行细节上的考证,主体还是以图鉴内容为主,在装备考证上多下功夫。

因为【闻道之座】 薄明篇(下)中涉及的刀冢NPC人数较多,字数超出上限,因此Up主在综合了人物生平内容、人物知名度以及群友意见等要素后,决定在池田恒兴和森长可两人中选择后者独立成篇。

森长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曾先后隶属于织田家和羽柴家,别名胜藏、胜三,织田家臣森可成次子,森可隆之弟,兰丸、坊丸、力丸等人的兄长,妻子为池田恒兴的女儿,是羽柴军在小牧 · 长久手之战中阵亡的重量级大将之一。

说起森家一门,熟悉日本战国史的各位一定不会太陌生,但若说熟悉可能也不大准确——森家最为人所熟知的自然是森可成、森长可与森兰丸父子三人,然而若是要说一些这三人具体的生平事迹,想必有不少人会犯难,可能最多也只能说出父子三人死于哪几场战役罢了。

事实上,在众星纷纭的战国之世,森家一门确实缺少足够让人耳熟能详的突出事迹,但同时其家族又因为与织田家的亲密关系而在相关的书籍、游戏中经常被提及,所以才给人一种“熟悉却陌生”的感觉;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森长可的各种战场逸话以及他给爱枪起名『人間無骨』确实给森家增加了不少知名度——可见一个中二的帅名字的影响力有多大。(笑)

森长可出生于永禄元年(1558年),原名森胜藏。在长可出生当年,其父森可成跟随织田信长讨伐了尾张上四郡的伊势守织田家,完成了对尾张全境的统一,因此可以说森长可是伴随着织田家的强盛成长起来的。

森长可的幼年并没有被人记录下来,不过这没什么关系,因为他作为森家家督参与政事的年龄也并不大。元龟元年(1570年),织田 · 德川联军为破解第一次信长包围网,同周边各方势力联军之间展开了一场大型战役,就是在这场战役中,森长可失去了兄长和父亲——当年4月,织田 · 德川联军攻入越前,包围了朝仓军守备的金崎城,为切断其支援,信长派出柴田胜家进攻金崎城的支城手筒山城,长可的兄长森可隆在此次战役中隶属于柴田胜家,在攻城时不幸战死,年仅19岁;而就在森可隆死后不到半年,当年9月,为阻止浅井 · 朝仓联军切断尚在近畿讨伐三好三人众的织田信长与领内的联系,长可的父亲森可成率领仅有的1千兵力,在近江国滋贺郡坂本地区阻挡近3万人的浅井 · 朝仓联军5天,最终不敌身亡,享年48岁——父兄战死让年仅13岁的森长可被迫走上历史前台。在继承家督之位后,也许是为了表彰森家父子在此战中的英勇献身,森长可一字拜领了信长赐予的『长』字,再加上森家的通字『可』,由此正式得名森长可。

作为织田家的旧臣,森长可长期以尾张 · 美浓众的身份担任信长的长子织田信忠的与力,偶尔也会在需要时被信长调回自己麾下,因此可以说森长可参与了几乎所有由织田父子担任总大将指挥的战役,包括但不限于讨伐长岛一向一揆之战、长篠之战、岩村城之战、石山本愿寺之战、三木合战等,而这众多的战场历练也让森长可有机会尽情展现他的勇武与暴戾,但同时其暴躁粗鲁的性格和时常违反军纪命令的种种行为也让同侪感到头疼,例如经常与之共事的河尻秀隆就曾多次向信长状告森长可的诸多问题,但因为信长对森家的偏爱,再加上上述行为造成的影响可能并不严重,因此长可受到的处分也只是信长的口头提醒和书面训诫,没有更进一步的实际处罚——很难说信长的娇纵是否影响了森长可最终的命运,毕竟错误的行为始终得不到纠正终究会在未来酿成大祸。

不过,比较出人意料的是,看似只是一介武夫的森长可在内政方面似乎也有一定的水平。永禄八年(1565年),织田家夺取了美浓国的统治权,森可成因功被信长授予了美浓国可儿郡乌峰城作为新领,而后将其改名为兼山城(或称金山城),在森可成战死后,长可作为新家督继承了父亲的领地。在统治兼山城的这段时间里,森长可通过兴修河港、整备城下町等方式,活用木曾川便利的水利交通,使当地的商业活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其在领内实行的鱼盐专卖制度更是直到后世的明治时代依旧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也许是因为年纪尚小、以及性格上存在问题等原因,森长可早期的战史多集中于描述其个人的勇武,而缺乏领兵作战的记录,直到风云色变的那一年的到来。

天正十年(1582年),为彻底灭亡武田家,织田信长编制了以织田信忠为总大将的军团,开始了甲州征伐。时年25岁的森长可与织田家另一位年轻将领団忠正一起担任信忠军的先锋,在军目付河尻秀隆的协调下,于当年2月3日先于信忠的大军出发,2月6日进入武田家治下的信浓国,开始攻击武田军。面对来势汹汹织田军,处于江河日下之势的武田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一路溃退。2月14日,在先锋军降服了驻守于松尾城的小笠原信岭后,驻守饭田城的保科正直旋即弃城而走,得知此消息的森长可发起追击,讨伐了不少敌人。随后,先锋军与总大将信忠的本队汇合于武田家在信浓国伊那郡的坚城高远城下,并在守城大将仁科盛信拒绝投降后开始攻城。此战森长可活用了本方的铁炮,其负责统帅的别动队自城东的月藏山上出击,先是通过居高临下的齐射夺取了高远城的三之丸,而后又从三之丸向本丸的武田军射击,造成了大量杀伤;随着信忠本队突破城门攻入城内,森长可又亲自参与了对本丸的压制作战——据森长可谱代家臣林为忠晚年撰写的《林家覚書》所说,森长可在此战中因杀敌太多导致甲胄浸满了鲜血,而被总大将信忠误以为身受重伤,虽然此记载存在一定的夸耀成分,但也能侧面反映出森长可给时人留下的勇猛无匹的印象——在森长可等人的奋战下,高远城在一日之内便被攻陷,守将仁科盛信也自杀身亡。

随着高远城的陷落,武田家在信浓国的统治也基本宣告结束,而后随着武田家臣穴山梅雪和小山田信茂等人的叛离,武田家督武田胜赖也被逼上了天目山的绝路——不过这一切与森长可没什么关系,他与団忠正率领的先锋军在平定信浓后被信忠指派去进攻上野国,所以并没有参与最终的天目山之战——这有可能是织田家特意送给森长可的功劳,因为上野国的国众很识时务的选择了投降,森长可在平定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但在战后封赏阶段,森长可却凭借着平定信浓、上野两国的功绩得到了信长赐予的北信浓高井、水内、更级、埴科四郡近20万石的领地,一跃成为同年龄段的织田家臣里石高数最高的一批。

随着甲州征伐和战后封赏的全部结束,当年4月,森长可正式入主信浓国埴科郡海津城,开启了对新领地的统治。至于森家的旧领兼山城,则被信长转封给了自己最宠爱的小姓,也就是长可的三弟森兰丸。

当然,因为本能寺之变的缘故,森长可对北信浓新领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太久,且在其短暂的统治期间领内也一直不算不太平。就在森长可入主海津城后不久,武田旧臣芋川亲正便在上杉家的支持下,联合信浓国内的一向宗等势力,在早已被废弃的大仓城里集结了近8千兵力,向织田家举起了反旗,并随后出击将信忠军大将稻叶贞通守备的饭山城包围。面对如此情形,森长可一方面亲率大军出阵救援饭山城,另一方面又向驻于上野国尚未返回安土城的信忠求援,随着信忠派出的団忠正统帅的援军赶到,饭山城的危机也得到了解除。援军的到来使得森长可的军势得到了壮大,因此他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団忠正统帅进攻一揆军的大本营大仓城,另一路则由森长可自己统帅,攻下了响应一揆军的上杉家臣岛津忠直控制的长沼城,等待一揆军自投罗网——不出长可所料的,驻守大仓城的一揆军在受到団忠正的进攻后,因为失去情报,误以为长沼城还在己方手中,所以决定放弃毫无守备力的大仓城,往长沼城撤退,也因此一头扎入了森长可预先布置好的“陷阱”中。

动乱仅持续了两天就被平定了。是役,信浓国内的反织田势力损失惨重,森长可对参与动乱的敌人进行了不分男女老幼的血腥屠杀,死难者超过3千人;稻叶贞通也因为守城不利的原因被解除了职务,召回信忠军中,饭山城的守备改由森长可的家臣林为忠负责;此次动乱后,森长可下令要求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北信浓国众向海津城派出人质,以此来形成对众人的制约,避免领内再度发生类似的叛乱事件。

在动乱平定的次月,也就是当年5月,织田军北陆总大将柴田胜家为夺取上杉家控制的越中国发动了鱼津城之战,而上杉景胜为救援鱼津城亲率大军出击,离开了越后。得知此情报的森长可为确保己方的胜利,联合驻守于上野国的泷川一益上演了一出围魏救赵的好戏:5月23日,森长可亲率5千人自信浓出击,在突破了上杉军在关川口的守备后侵入越后;与此同时,泷川一益也派出了外甥沼田城主泷川益重自上野出击,越过三国峠后进入越后。侵入敌境后,森军一路势如破竹,在迅速夺取了上个月在领内起事失败后投靠上杉家的芋川亲正等人守备的田切城、击败了固守春日山城附近的二本木地区的上条景春后扎营,作出攻城之势——话分两头,泷川军就没有这么顺利了,泷川益重先是在与上杉军长尾伊贺守 · 栗林政赖军势的交锋中落入下风,随后又在25日遭到上杉军的夜袭,虽然损失不小,但姑且还未退回领国内,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牵制了上杉军的行动——上杉景胜也因此在刚刚到达鱼津城后不久就收到了后方传来的春日山城遇险的消息而被迫放弃鱼津城回师救援,鱼津城随即因为援军的离去在6月3日被柴田胜家所攻陷。

如果不是众人随后收到织田信长早在6月2日就已经在本能寺之变中身亡的消息的话,此围魏救赵之战应该能成为织田家载入史册的高光战役之一。

信长的意外身亡使得深入越后的森长可变得被动了起来。消息的延迟使得森长可于6月8日才自越后二本木退军返回领国——此时信长已死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信浓,前一刻还向长可表示臣服并送出人质的信浓国众此刻早已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向长可动手,唯有曾经担任过武田家忍者众领袖的出浦盛清还站在长可这边——返回海津城的森长可深知现在自己的形势已经危如累卵,于是当即决定放弃北信浓的领地,返回美浓旧领兼山城后再作商议。为确保己方能够安全撤退,森长可挟持了海津城中信浓国众的人质,在出浦盛清等人的引导下率军一路南逃,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绕过叛乱的信浓一揆,被切断了退路。对此,森长可派出了长于外交的家臣大塚次右卫门与一揆众沟通协商,试图以人质的性命交换森军南逃的退路,虽然在交涉中途双方还是发生了一场战斗,但随着森军一方的胜利,一揆众最终还是答应了长可的提议,让开退路使森军得以撤至筑摩郡的木曾谷,走木曾川水路返回兼山城。然而,就在森军突破了一揆众的包围,到达临近木曾谷的松本地区时,或许是认为信浓众在中途违反了协议同己方交战、亦或许只是单纯的向信浓众的背叛泄愤,总之森长可下令处死了己方挟持的所有人质,而后在向一直协助自己的出浦盛清等人致谢后,率军进入了木曾谷。

然而,即便已经撤退至木曾谷,森长可的处境依然没有好转——在撤退途中,一群从森家旧领兼山来到信浓做生意的商人告诉森长可,统治木曾谷地区的木曾义昌已经背叛了织田家,并与盘踞在东美浓地区的远山友忠等人相互勾结,做好了消灭由此经过的森军的准备。然而,木曾义昌控制的木曾福岛城是森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如果绕城而走,反而容易被木曾义昌和远山友忠前后夹击。对此,森长可做出了一个符合其性格的大胆决定:他首先光明正大的向木曾义昌致书,告知其自军将于何时到达木曾福岛城,随后急速行军,在书信中所写时间的前一天夜里赶到城下,用破城槌迅速破开城门后,率家臣闯入城中将木曾义昌的次子岩松丸挟持为人质。遭到书信内容欺骗以至于麻痹大意的木曾义昌无论如何也没能料到森长可居然会如此大胆且迅速,不得已只能选择协助森军撤退,远山友忠等人也因为木曾义昌的阻止没有能够向撤退中的森军出手。最终,历经半个月的时间,森长可终于在6月24日成功撤回了美浓兼山城的旧领,随后他下令释放了木曾义昌的次子岩松丸。

在返回兼山城的次日,即6月25日,森长可就赶到了信长曾经的居城岐阜城,拜见了在此驻扎的织田信雄和织田信孝等人——但或许是因为身份不够、亦或许是岳父池田恒兴已经许诺会确保自己的权益,总之森长可在拜见织田诸子后并没有能够留下来参与2日后召开的清洲会议,而是直接返回了兼山城,随后开始着手征讨东美浓的各方势力。

森长可与东美浓国众之间的矛盾虽然看似莫名其妙,但实际上在这背后暗含的是羽柴秀吉与织田信孝之间的博弈——在清洲会议上,织田信孝因为被选中担任尚处于幼年的织田家督三法师的继承人、且领有美浓一国的关系而被视为织田家的实际掌权者,但随后信孝的一系列行动触犯了通过为信长报仇而掌握织田家内部最大话语权的羽柴秀吉的利益,双方因此开始对立,信孝一方拉拢了织田重臣柴田胜家作为自己的助力,而秀吉一方则拉拢了清洲会议上的其余两位重臣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按理来讲,森长可在返回兼山城后,就应该成为美浓的实际统治者织田信孝的家臣,但森长可却选择了同岳父池田恒兴站在一起,加入了秀吉一方,因此才同效忠于织田信孝的东美浓众势力之间产生对立,进而引发了战争。

返回兼山城后的森长可先是聚拢了弟弟的家臣——因为要跟随在信长身边,所以兼山城实际上一直由森兰丸的家臣代管的——明确了己方现有的战斗力,而后开始策划对周边敌对势力的征讨。森长可首先选中的对手是曾经与自己的父亲森可成在宇佐山城并肩作战阻挡浅井 · 朝仓军势的老战友肥田忠政。7月2日凌晨,森长可借着夜色率军突袭了肥田忠政的居城米田城,而此时的米田城中正因为忠政次子的诞生举行着庆祝活动,因此面对森军的突袭可以说是毫无防备,肥田忠政带着家眷仓皇逃窜,其长子长寿丸也在乱军之中遭到枪击身亡。

虽然肥田忠政的逃离让森军轻而易举的夺下了米田城,但此举也标志着森长可正式向东美浓众宣战。肥田忠政一路逃奔至织田信孝重臣斋藤利尧所在的加治田城,向利尧寻求庇护,而不愿意放过肥田溃军的森长可也一路追击至此,随后开始进攻加治田城的支城牛鼻砦。然而,虽然牛鼻砦内只有利尧的家臣西村治郎兵卫和汤浅新六等人统帅的500守军,但其依靠地利优势使森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最终在付出50多人伤亡的代价后,森长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肥田忠政的下场和牛鼻砦的冲突让斋藤利尧警觉起来,随即在7月4日开始编制军势:斋藤军的思路是依靠背后的加治田城和前方的川浦川构筑防线,将军势散开防守各处,总大将斋藤利尧在山麓的屋敷城布阵、坐镇中央,东侧由利尧的家老长沼三德负责、防守位于东山上的三德橹,西侧由自牛鼻砦撤回加治田城的西村治郎兵卫负责、防守西山诸砦,以护卫利尧的本阵,同时在前方的川浦川由东到西布置了白江权左卫门、长沼藤治兵卫和汤浅新六等人的军势,以阻止敌军渡河。

就在斋藤军正在完成己方的防线布置的时候,森长可也再度率军赶到了加治田城。在查看了敌军的布阵后,森长可当即决定使用中央突破的进攻战术——缺乏兵力优势的斋藤军将自己的军势拆解的过于分散,以至于看似严密的防守实际上处处都是漏洞——森长可首先派出家臣真屋新助率领别动队自上町强行渡河,吸引敌军注意力,然后派出林为忠率领本队的先锋军渡河,向三德橹方向进攻扰乱敌军的判断,最后自己亲率本队自下游渡过河川,轻而易举的破解了斋藤军沿河布置的防线;全军渡河后,森长可集中兵力向长沼藤治兵卫发起进攻,此时的斋藤利尧意识到了自己的布置失当,随后立即开始召集分散在各地的部队,向中央集合,而长沼藤治兵卫虽然最终不敌森军的猛烈攻势而战死,但确实为守军的聚拢创造了时间。最终,面对源源不断前来增援中央的守军,森军中央突破的战术宣告失败,森长可不得已只能派家臣落合藤卫门担任殿军,自己率领本队撤回了川浦川对岸的本阵。

关于此战的最终结果,各方的说法不一:《兼山町史》中认为双方在此战中是平分秋色,甚至斋藤军存在着明显的战略失败,因此森军实际上是胜利凯旋;《富加町史》则认为,森军在此战中损兵折将,且在撤退时遭到斋藤军的反击,明显是大败而归。考虑到两部町史都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左右编修的,且地缘政治可能对町史的编修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等原因,我们姑且不对此战的胜败做出定论。总而言之,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森长可在此战中确实没有从斋藤军手中占到什么便宜——但随着织田信孝势力的逐渐衰退,斋藤利尧也在舅舅稻叶一铁的劝说下背离了信孝一方,因而后续并没有形成以斋藤利尧为核心的对抗森长可的统一势力,森长可也由此得以逐一拔除其余与之对抗的东美浓众。

森长可征讨东美浓众的行动一直持续到天正11年(1583年)5月才宣告结束——最终的结果如下:东美浓众的若尾元昌、平井光村、妻木赖忠等人重新表示了对森长可的效忠,背叛了长可的奥村元广和长谷川五郎右卫门等原森家家臣在遭到了长可的征讨后败亡,与长可长期对抗的原森兰丸的家臣久久利赖兴被长可设计杀害后势力覆灭,至于曾经计划暗杀长可的苗木远山家的远山友忠、明知远山家的远山利景、远山一行以及小里光明等人则在与长可对抗不利后自美浓逃往三河,投效了德川家康——在历经一年左右的征讨后,东美浓地区的各方势力悉数覆灭,森长可最终完成了对东美浓地区的统一。而后,随着斋藤利尧因为不明原因放弃了统治,森长可也宣布接收了加治田城,使己方势力更进一步扩大到了中美浓地区。

如果把时间定格在天正11年底,那任谁都会觉得森长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阶段:从年龄上看,26岁的森长可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从势力范围来看,其手中已经掌握了半个美浓国,并有继续做大的势头;从靠山来看,其背后倚靠的是隐隐有成为天下人之势的羽柴秀吉——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除非森长可本人在第二年突然暴毙,否则其未来的前途可以说不可估量。

可惜的是,森长可确实在第二年暴毙了。

天正十二年(1584年)3月,因为同织田信雄和与之结盟的德川家康之间的关系逐渐陷入恶化,羽柴秀吉决定向织田信雄举兵,由此拉开了小牧 · 长久手之战的序幕。此战森长可不出所料的又一次同岳父池田恒兴一起选择相助羽柴秀吉,为此他在3月15日率军自兼山城出击,前往尾张国丹羽郡犬山城与已经控制了此处的池田恒兴汇合,准备攻击已经在尾张合流的织田 · 德川联军。3月16日晚,森长可以夺取战略要地小牧山城为目标率军出击,而且因为有争功的目的,所以此战森军并没有选择与池田军协同作战——然而,早在3月15日晚,德川家康就已经夺下并进驻了小牧山城,而在森军出阵后,德川军的忍者也在第一时间将此情报传递到了家康的手中——本打算夜间行军突袭小牧山城的森长可在17日凌晨行进至羽黑地区的时候突然遭到了酒井忠次等人统帅的德川军的夜袭,虽然森长可凭借个人能力一度稳住了森军慌乱的阵线,甚至击退了酒井忠次派出的由奥平信昌统帅的先锋军,但在松平家忠率领的铁炮队对森军的侧翼发动的齐射和酒井忠次本人亲自组织的背袭的种种攻势下,森军军势最终还是崩溃了。但即便如此,森长可依然凭借着个人的勇武,在自军完全无法组成阵列的情况下,依靠身边仅存的几个士兵从北侧突破了酒井军的包围,从战场中逃出生天。

羽黑之战对森长可的打击相当巨大,算上战死的家臣在内一共,森军一共产生了近300人的伤亡,森长可也因此被迫沉寂了好一段时间。但随着羽柴秀吉统帅的大军赶到,羽柴军与织田 · 德川联军在小牧山城的对抗逐渐陷入胶着。为打破局势,在池田恒兴的进言下,羽柴秀吉决定编制以养子羽柴秀次为总大将的部队,进攻德川家防备空虚的三河国,而森长可也为了一雪羽黑之战的前耻,与池田恒兴一起担任了秀次军的先锋,于4月6日整顿军势后向三河出击。

然而,德川军的情报机构总是那么迅速且及时。4月7日,德川家康得到了秀次军出击的情报后,一方面派出由丹羽氏次、水野忠重、榊原康政和大须贺康高等人组成的支队见机行事追击秀次军,另一方面在4月8日晚与织田信雄一起率领主力偷偷从小牧山城撤离,前往小幡城布阵,并在当晚的军议中定下了“兵分两路,逐个击破”的战略计划。

德川军的战略部署,秀次军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在行军的途中,为避免己方的行动暴露,森长可所部夺取并烧毁了敌军控制的一色城和长锹城,长锹城主加藤景常率众逃往岩崎城内。岩崎城的城主原本应该是丹羽氏次,但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到了,因为跟随德川家康出阵的关系,此刻他正统帅着德川军的支队在背后追击秀次军,因此担任守将的实际上氏次的弟弟,年仅16岁的丹羽氏重。此时的丹羽氏重并不知道德川军已经派兵在尾随秀次的大军,因此他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舍身一战的方式阻拦秀次军,并派出家臣丹羽茂次前往小牧山,向德川军发出警告。4月9日凌晨,作为秀次军先锋的池田军率先抵达岩崎城下,池田恒兴本无意进攻毫无战略意义的岩崎城,但丹羽氏重等人并不打算让池田军顺利通过,于是自城内主动向池田军发起进攻,池田军随后反击,将岩崎城守军逼入城内。

眼见已经无法绕城而走,池田恒兴决定夺下岩崎城,因此派出家臣伊木忠次和片桐俊忠从前、后门两个方向同时开始攻城。双方的战斗持续了数个小时,期间丹羽氏重曾多次从前门出击,将伊木忠次的攻城部队击退,但在最后一次出击时,前来支援的森军恰好赶到,森长可下令用铁炮从远处向站在城外石桥上指挥作战的丹羽氏重射击,初临战阵的丹羽氏重因此受到惊吓而被池田军趁机讨死;随后,森长可率军自缺乏守备的西北面破城而入,负责守备城内的加藤景常在抵抗失败后被森军讨死。

岩崎城之战在4月9日早7时宣布结束,正当池田 · 森军势准备好好休整一番的时候,突然接到了羽柴秀次的本队在白山林遭到德川军突袭的消息,二人随即准备率军前往救援,但此时一切都已为时已晚——早在4月9日凌晨4时左右,德川家康就已经率领本队自小幡城出击,通过迂回作战的方式插入了秀次本队与池田 · 森军势之间,将秀次军从中间一分为二,池田 · 森军势已经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危险境地。所以现在需要救援的根本不是总大将羽柴秀次,而是池田 · 森自己——见此情形,池田 · 森一方面立刻派人向秀次求援,另一方面在迅速完成两军的合流后布阵,准备应对织田 · 德川军的进攻。

双方在尾张国爱知郡长久手地区展开了最后的决战。4月9日上午10时,双方开始接战,森长可率领左翼的3000兵马同德川军大将井伊直政统帅的3000兵马交锋,二人可谓是势均力敌,不分高低。然而,正当森长可像往常一样身先士卒在战场一线指挥部队交战的时候,德川军水野胜成麾下的一位名叫杉山孙六的铁炮足轻举枪瞄准了他……

砰!

枪响过后,弹丸射入了森长可的眉心,威名赫赫的『鬼武藏』就此倒在了战场之上,享年27岁。

《仁王2》人物名鉴中的森长可

在《仁王2》的故事里,森长可以人类和血刀冢尸狂的身份登场于『双面款待』和『冲天之魔』两个主线关卡中。在『双面款待』里,主角在向藤吉郎的本阵突击的必经之路上会遇到三位史实武将,分别是池田元助、森长可和池田恒兴——森长可所在的位置是过桥后的军阵中——此三人所对应的实际上就是前文所说的长久手决战。在击败人类身份的森长可后,他会留下如下的遗言:

还没完……我岂能在此伤了森家武名……

而后,因为地图地形没有太大变化的关系,在『冲天之魔』里,玩家依旧能在击杀森长可的军阵里发现他的血刀冢——虽然池田父子的血刀冢也同样在这一关里出现了,但只有森长可的血刀冢与前一关的击杀他的位置一样——将之召唤后,玩家便可再一次将尸狂化的森长可击败,而这一次,他同样会留下遗言:

我鬼武藏,绝不能在此倒下!

作为全游戏唯一一个有两种形态,且每种形态都有台词的史实 / 刀冢人物,《仁王2》制作组给森长可的定位显然没有脱离常识所认可的重视名声的武人这一形象。然而在了解过森长可的生平后,我想各位应该也对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Up主本人来说,虽然我能理解森长可在信长死于本能寺后为确保家名存续所实行的一系列举措,但我还是不禁想象,如果《仁王2》的中阴之间真的存在的话,那么27岁的森长可在此遇见49岁的织田信长的时候,该怎么开口向生前如此宠信自己的信长解释自己背离织田家倒向羽柴秀吉的行为呢?

森长可在《仁王》中并没有自己的专属套装,但根据装备介绍可知,其所用的头盔和武器是与其本人有密切关系的物品,至于其余装备则是制作组随意搭配的散件,因此Up主只会详细介绍头盔和武器,至于其余护具会在末尾简单列出。

头盔 龙头形头盔

关于森长可在《仁王2》中使用的龙头形头盔,Up主并没有找到对应的来源。无论在光荣特库摩旗下的其他战国游戏中森长可的立绘,还是现流传下来的关于森长可本人的画作中,都没有森长可佩戴龙头前立的头盔的造型。当然,我们不能就此下定论,因为Up主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在日本兵库县赤穗市上仮屋旧城的赤穗大石神社内据说供奉着森长可曾经穿过的甲胄,虽然Up主顺藤摸瓜找到了该神社的网址(https://www.ako-ooishijinjya.or.jp/),但因为不懂日语等原因未能找到有关图片,因此很难说游戏中的龙头形头盔是不是按照该神社中供奉的甲胄进行还原的——顺带一提,因为森家的后代在江户时期曾经担任过赤穗藩藩主的关系,因此这个神社的主祭神之一便是作为藩主祖先的所谓森家七将,即森可成、森可隆、森长可、森成利(兰丸)、森长隆(坊丸)、森长氏(力丸)、森忠政七父子。

长枪 人间无骨

在本篇的开头Up主就说过,森长可之所以能如此出名,跟他给这把枪了这么一个帅气的名字是有一定关系的,毕竟大多数人一开始都是从逸话故事里来了解这段历史的,而一个高逼格的名字显然更容易让人产生记忆点——森长可的事迹虽不凸显,但是他的名马『百段』,爱枪『人間無骨』,再加上『鬼武藏』这样一个称号,自然会使得很多人对他产生深刻的印象。

正如介绍中所说的,此枪是由刀匠和泉守兼定打造的一把十文字枪,枪的正面刻有『人間』二字,背面刻有『无骨』二字。据江湖后期的知名刀剑研究家镰田鱼妙撰写的《本朝鍛冶考 巻之十八》中记载,此枪宽度为一寸二分,厚度为三分,整个十文字头从枪尖到两端均为双面开刃。

此枪在森长可生前一直由他本人持有,据称其曾持此枪在其初阵,也就是第三次讨伐长岛一向一揆之战中取得了27个首级,由此可见其悍勇;而在其本人于小牧 · 长久手之战中身亡后,此枪被传给了继承森家家督之位的长可之弟森忠政,之后便一直在森家内部传承;至于此枪最后一次在世人面前公开,是在1940年的昭和时期,由时任森家继承人子爵森俊成在当年举办的「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名宝日本刀展覧会」上展出,而后便销声匿迹,直至今日。

《仁王2》游戏中森长可的其他装备如下:胸甲 - 百战武者中铠;臂甲 - 少武者中铠;膝甲 - 百战武者中铠;腿甲 - 传家大铠。

关于森长可的守护灵,就像Up主之前在山中幸盛篇中所说的那样,只是制作组在初始御三家守护灵里随机配发的罢了。根据『冲天之魔』关卡里森长可的血刀冢可以得知,其守护灵为“影鳄”——当然了,你说森长可一个猛将为什么用幻型的守护灵呢?那我只能说大概是制作组已经决定吧。

影鳄

影鳄,是日本传说中一种存在于海中的妖怪,流传于日本山阴地方的岛根县诸地区,与流传于北九州长崎县诸地区的海中妖怪“磯撫で”在外形描述上类似。据山阴地方的传说所说,影鳄是栖息于出云地方海域的一种怪鱼,会吞没在海面上映出倒影的船员的影子,而失去影子的人就一定会死亡;但影鳄并非不可战胜的,在另一个传说中有一个差点被吞掉影子的渔夫用火铳杀死了影鳄,但该渔夫在返回海岸的时候,在海边踩到了影鳄的尸骨,被扎穿了脚掌后死亡。

而流传于北九州地方的“磯撫で”虽然外形与影鳄相似,但故事内容完全不同:据称这种妖怪的尾鳍上无数细小的针,其捕猎时会从海里逐渐靠近在海面作业的船只,但不会发出任何声响,直到船上的人发现海面的颜色变了的时候就已经被“磯撫で”捕获了,随后这些船员会被“磯撫で”挂在尾巴上,然后逐一吃掉。

由此可见,影鳄或者“磯撫で”所对应的也许是现实世界中的鲨鱼或者鲸一类的海洋生物——尤其是海面变色这一点确实很符合鲸自水下浮上水面的过程——但显然鲨鱼或鲸并不能完全覆盖这些妖怪的全部特征,所以具体还融合了哪些生物,就只能依靠民俗学家们的考证了。

有关森长可的故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各位能喜欢的同学能给Up主一个一键三连支持一下,后续Up主也会尽快将【闻道之座】薄明篇(下)的内容写完并发表出来,各位对本文或者该系列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隐秘通途】《仁王》鬼武藏森长可相关装备剧情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