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鸟类与反鸟类介绍》

反鸟类:
反鸟类(学名:Enantiornithes)又名反鸟亚纲,是已经灭绝的原始鸟类,也是中生代数量与种类最多的初鸟类,从化石中发现的证据来看,在白垩纪中期和后期,以非常长的时间占据着天空中的中低生态位,种类多元、大小各异,已呈现出高度的辐射演化。
跟其他原始的鸟类一样,它们几乎都保留着牙齿、和有爪子的翅膀,与“反鸟”相对的是鸟类的另一支、也是现代鸟类所属的“扇尾类”,扇尾类清一色是不能飞的鸟,甚至其中的“扇尾亚纲”完全放弃飞行而改为游泳。不过最终,所有的“反鸟亚纲”和“扇尾亚纲”都一同于白垩纪末大灭绝中彻底灭绝,鸟类中仅存扇尾类中“今鸟亚纲”存活,并作为现代鸟类繁荣至今。
选几个有代表性的:


真鸟类:
真鸟类(学名Euornithes,来源于希腊语ευόρνιθες,意思是“真正的鸟”)是一个包含亲缘关系接近于现生鸟类但远离中国鸟的所有鸟翼类的自然演化支。
描述:
Clarke等人在2006年发现了最早的真鸟类燕鸟目(Yanornithiformes)同时具有进化和原始的混合特征。这些物种保留了原始特征,例如腹膜肋和耻骨联合,同时首次展现出完全现代化的尾综骨。义县鸟的模式标本(IVPP 13631)保留了八枚细长的矩形尾羽。没有已知更早的尾综骨鸟目保留了这种尾羽扇,相反,它们只保留成对的尾羽或一小束短尾羽。[2]
分类:
真鸟类于1889年被爱德华·德林克·科普正式命名。目前已被用来指称各种鸟翼类的类群。在1998年,Paul Sereno首次将它定义为一个演化支,包括所有接近现生鸟而远离反鸟亚纲(以中国鸟为代表)的动物。该定义经常和另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名称,今鸟类,包含了较为相似的内容。今鸟类是由Luis M. Chiappe于1999年命名和定义,它包括了Patagopteryx、Vorona和扇尾亚纲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因为真鸟类的定义是基于节点的,而今鸟类的定义则是基于分支的。今鸟类是一个包含性较小的类群。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