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读神隐·生命的名字(再看《千与千寻》)

2019-07-29 02:04 作者:青莲映雪  | 我要投稿

一度热爱美术、动漫,而后梦碎,不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透过宫崎大师的作品,我看到了一种异质文明的力量,并被其文化底蕴深深吸引。我不止一次地思考,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化与境界,竟能从我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明中汲取元素,加之润色造就出独具魅力的经典。 

我也不止一次地反思当前教育观“一考定终生”、“考试分数至上”的教条,怜悯此桎梏在少年身上打下的深重烙印,然而且莫说什么“分数与能力不同步,分数与前途不关联,分数与命运不匹配……”当新闻中某个放羊娃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家庭甚至家族中反复上演时,鲁迅笔下“劣根”与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等字眼是否再次于脑海中灵光一闪而过?对!精神的病态才更加可怕;没有格局、思维停滞、放弃梦想、在错误的道路上锲而不舍……才是人生的大敌;此症解药正是“学习力”——一种自我主动学习、实践生存发展、直到自我实现的能力。放羊娃的悲剧根源不是穷困,而是思想被束缚——愈多的努力,带来愈是无奈的结果,持续的坚持,却永堕循环……。这是学习力缺乏的必然结果。记得《千与千寻》里描绘的神隐中的一幕:少年触及陌生社会时,身体变得透明,因为心中还有尚未碎完的理想、梦与希望、对爱的执着与操守,在不想被社会浊流同化的同时又避免不了被负面思维逐渐侵噬。初入神隐,剧情才刚刚展开,便惊艳了众人:这一幕,莫不与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像极了芸芸众生沉醉于现世繁华之时,少部分独具慧眼之人仍在不断挣扎的剪影。内心真纯而又一身傲骨的少年,逆境中究竟要怎样求得生存?悬念之下,白龙给予千寻的药丸其实正是一种“学习力”的隐喻。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在千寻欲救白龙去往沼底时所乘电车里,周围很多人形的黑影涌动,他们仿佛是神隐中的一员,有着实际的举动却拥有不了实在的身体,虚无飘渺地默默过活于这个永远与人类比邻而居的禁地。他们是谁?结合上文所述,已不难理解——梦碎的人们,放弃了理想与追求,放弃了对家人的爱与责任,放弃了自己真纯的执着与道义的坚守,于是透明、稀薄、渐渐失去生命的质感,于物欲的迷图之中迷失自我,那生命的名字啊,被收走、被隐藏、被消极负面的魔魇永远地剥夺而去,……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将要去向何处,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人类。 

宫崎大师的作品总是意味深长,无论多少次的观看,心弦总被扣动。心灵深处的共鸣永远是生命乐章中的最强音。其实水中的车站、村落、黑影以及整个令人费解的另一个世界——神隐的设计,与先前情节中千寻服下药丸后身体又渐渐充实是呼应的,形成一种相互的、双向诠释。如果身体变得透明是迫于神隐环境的压力,如果失去生命的质感在某种条件下已不可逆转,则所有众生之间的生存竞争又是公平的,唯一的变量只是——个体面临逆境时的选择。既可以选择被药丸拯救,重新充实起来救赎自我;也可以选择透明,放弃挣扎、变得虚无,将生命蹉跎为一纸空集,随之行将就木,灰飞烟灭…… 

《千》剧给我带来的心灵震颤极大,难忘巅峰之作,感悟真正经典。无论岁月如何洗礼,亦无论带着何种心境再去品读,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总会真切感受到心间珍藏的梦想,总可触摸被揉碎又于不经意间失而复得的感动。因为梦想是真实的,这真实是生活的真相,真相始终存在,正如钱婆婆说出的破除魔法的奥义:“发生过的事情不会遗忘,只是不愿意去想起来而已”,——这被世俗隐藏着的真相,终于经由大师之手掠起她尘封已久的面纱。真正的大师,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是否拥有惊世骇俗的“编造者”的杜撰能力,而在于是否能将一种生活的真实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真正的大师,其高明之处并不在于发明了什么,而在于发现了什么。“神隐”的真谛也正在于此,这不再是科幻家笔下旖旎缤纷的二次元,而是生命中的客观真实,是世人梦想被淡忘又重拾之后的灵动闪现。 

说到这里,经典的定义被再现——每次重读却又都像是初读那样,带来不同的发现与感动。反观另一个极端,实在是有某些故事老套到只要看开头便知结局,初读一遍甚至未完,也就再不想看下去。

回归主题,《千》剧ED《永远同在》亦是对神隐的再度诠释:倾听泪滴落心底的声音……神隐,那里的天外异域之音,书写着爱的柔情,编织着梦的点滴……白龙,我隐藏不住在你面前的真实哭泣,即使是在我快要变得透明之时,仍然要侧耳倾听,因为我相信这双手一定可以拥抱光明!! 音乐与心灵相通,心中“爱”永存,又何处不“天籁”?

原来,生命的名字,又叫:梦想、爱!

回到三次元,思及现在终于可以不为一纸证书而去学习另一门语言,“我的学习,我做主”又是多么快乐的事情。语言的学习终究是要建立在实用上的。

从此,梦想又添一页新章。

千里的找寻,生命的名字


解读神隐·生命的名字(再看《千与千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