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蒿素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无关

2019-12-25 10:53 作者:最有价值华人  | 我要投稿


青蒿素

屠呦呦,女,1930年生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其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在北京医学院毕业。[1]毕业后被培训过两年半古代主流中医,并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1969年1月,(过屋)院(纵礼州蒽莱)建立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项目组,任命屠呦呦为组长。

523项目组的目标是找到对抗疟疾的手段,523项目组查阅中国历代医书,寻访中国民间药方,选出约两千个有关抗疟疾的药方,在这些药方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2][3][4],通过可靠医学(科学医学)的方法做科学试验,但是这些药方和同时试验的四万多各种化合物(五花八门的化合物,不是古代医学的药方)一样试验无效,不能达到医疗标准。[3]


青蒿素难以溶于水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因获得诺贝尔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2]的演讲,其中反复提到的晋代葛洪(生于284年)《肘后备急方》[5]写的: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6]

(白话)取一把青蒿,用二升(约400毫升[7])水浸泡,绞取汁,全部喝下去。

但是,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也是用乙醚提取的,而不是按原方子说的用水提取,一把青蒿不太可能泡出能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7],有的人说只是绞取青蒿汁喝下去,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何要写“以水二升渍”“尽服之”呢?如果和水一起服用是无效的,那《肘后备急方》应该说明以免读者误解治疗无效。

《肘后备急方》我能查到的另一唯一处与青蒿方类似的方子:

崔元亮《海上方》,疗骨蒸鬼气。
取童子小便(童子尿)五大斗,澄过,青蒿五斗,八月九月采,带子者最好,细锉,二物相和,纳好大釜中,以猛火煎取三大斗……[8]

童子尿最主要的成分也是水,青蒿素自然也难以溶于其中的,而且“以猛火煎取”的高温也会让青蒿素失效[7]

《本草纲目》引用的《肘后方》(指《肘后备急方》)与之一起的记载的:

疟疾寒热︰
《肘后方》︰用青蒿一握,水二升,捣汁服之。(文字表达有所不同,但也没说这“水二升”不用服之,默认状态即一起服用的了。
——笔者)
《仁存方》︰用五月五日天未明时(天未亮时)采青蒿(阴干)四两,桂心一两。为末。未发前(未发病前),酒服二钱。
《经验方》︰用端午日(端午节日)采青蒿叶(阴干),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先寒用热酒;先热用冷酒,发日五更(发病日五更这个时间)服之。切忌发物。
温疟痰甚,但热不寒︰用青蒿二两(童子小便浸焙),黄丹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仁存方》)

也是跟水或酒或白汤一起服下的。


青蒿不含青蒿素

青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carvifolia,也叫Artemisia apiacea)不含青蒿素,含有青蒿素被用来对抗疟疾的是黄花蒿(Artemisia annua)。[9][10]


《肘后备急方》没科学试验验证有效就写出来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也和古代主流医书一样对收集的药方没严格验证有效就出版,[11]如明显的第一卷/治卒得鬼击[12](被鬼打了)方 写到:

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著,如人力刺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

断白犬(白狗)一头,取热犬血一升(约200毫升)。饮之。

割鸡冠血以沥口中,令一咽(吞下去),仍破此鸡(杀鸡)以心下,(鸡的尸体)冷乃弃之于道(路)边。得乌鸡弥佳,妙(疗效好)。

牛子屎一升。酒三升,煮服之。大牛亦可用之。

刀鞘三寸。烧末(烧成灰末),水饮之。

烧鼠屎末服,如黍米不能饮之,以少水和纳口中。

在治疗疟疾的那章里有43个方子,青蒿方前后的治疗方子是:
方1:

治疟病方。鼠妇(一种虫子),[13]豆豉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病)时服二丸,欲发(病)时服一丸。

方2 是屠呦呦说的青蒿方。

方3:

用独父蒜(只有一个头的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古量具名,指服用这个量具的量)。

方4:

五月五日(在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中破之,刀割),合容巴豆[14]一枚(去心皮,纳蒜中,令合)。以竹挟以火炙之,取可热,捣为三丸。未发前服一丸。不止,复与一丸。

方5:

取蜘蛛一枚,芦管(芦苇的茎或芦笳)中密塞,管中以绾颈(盘起来打结在脖子上),过发时乃解去也(不发病时解开)。

方6:

日始出时(太阳刚出来时),东向日再拜(东向拜太阳️),毕正长跪,向日叉手,当闭气,以书墨(墨水)注其管两耳中,各七注(每个耳朵注七次),又丹书舌上(用朱笔书写文字在舌头上),言子日死,毕,复再拜,还去勿顾(回头),安卧勿食,过发时断,即瘥(病痊)。

方7:

多煮豉汤,饮数升,令得大吐(喝到大吐),便瘥(就病愈了)。

方8:

取蜘蛛一枚,著(放在)饭中合丸(合成丸子)吞之。[6]

(更多见《屠呦呦说的《肘后备急方》有许多未经严格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代《辞海》指葛洪是:

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少好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止于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而卒。把道家术语附会到金丹、神仙的教理,使道教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并和儒家的名教纲常思想相结合。……[15]

现代《汉语大词典》也指他是:

东晋道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自幼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从郑隐、鲍玄学炼丹术和道术。后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等。

葛洪是道_人物,道_是神_,但是道_被证伪,所以葛洪的作品可信度要打折。[16]


后续

也就是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的方法,是像欧美早期(现代也会这样)发现更好的电灯的灯丝那样用成千上万种物质去试被发现出来的,是用可靠医学的办法从众多物质的中发现植物黄花蒿中的青蒿素而来,现代证据医学的这种筛选方法也从来不排斥自然物质植物。

青蒿素抗疟疾效果极佳,但单一使用容易造成抗药性。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不要单独使用青蒿素进行治疗,1990年代,诺华公司以青蒿素为基础制成复方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基本药品”目录,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

青蒿素

屠呦呦团队凭在研制出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卓越贡献,屠呦呦个人与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的威廉·C·坎贝尔的大村智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分得一半奖金,是首位接受本土高等教育且在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17]

像屠呦呦团队和写《医林改错》的王清任[18]这些根据可靠学(科学)获得学术成就的人是值得传颂的“中医”。

屠呦呦在诺贝尔奖现场

来源及释义:

  1. 北大医学院1952年自北大独立,更名为北京医学院,后升格为北京医科大学,再后来与北大重新合并,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

  2. 屠呦呦《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全文》,中国中医科学院/专题专栏/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专题,2015年12月8日。 ↩ ↩

  3. 棒棒医生(余向东)《是伟大宝库吗》,2015年12月23日。 ↩ ↩

  4. 《屠呦呦签名专著赠葛洪博物馆》搜狐理财 转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2015年12月9日。 ↩

  5. 《肘后备急方》全文网上可以在维基文库/肘后备急方 等地方看到。 ↩

  6. 《肘后备急方》/卷3/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 ↩

  7.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的关系?》,《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21日/第11版:冰点探索。 ↩ ↩ ↩

  8. 《肘后备急方》/卷4/治虚损羸瘦不堪劳动方第三十三。 ↩

  9. ArtemisiaLiu《【2015诺贝尔奖】青蒿素、青蒿、黄花蒿,究竟什么关系?》,果壳网,2015年10月9日。 ↩

  10. 方舟子《屠呦呦为何篡改〈本草纲目〉》,2015年10月12日。 ↩

  11. 认知圣经《一千个不迷信之<本草纲目>》,2019年。 ↩

  12. 《汉语大词典》/第17258页/鬼击、百度汉语/鬼击:迷信者称不知病因的肿胀瘀血症。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忍冬 也载:“鬼击身青,作痛,用金银花一两,水煎饮之。” ↩

  13. 《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第1951页/鼠妇。
    《汉语大词典》/第18210页/鼠妇。 ↩

  14. 巴豆含巴豆油和巴豆毒素,巴豆油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和致癌成分,巴豆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从而产生便血、尿血、以致死亡。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

  15. 《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1/第667页/葛洪。 ↩

  16. 认知圣经《道_的错误》,2019年。 ↩

  17. 中文维基百科/屠呦呦。 ↩

  18. 杨津涛《这位古代中医,因为做人体解剖,被同行斥为“邪人” 》,短史记,2018年7月19日。 ↩

青蒿素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无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