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7.5 可能性和现实性
【本文转载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艾思奇主编 · 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比前面所论述的各对范畴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
现实就是现在存在着的客观实在。现实性这个范畴并不是简单地说明个别事实的存在,而是客观实在种种联系的综合。现实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现实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它既是过去的“现实”发展的结果,又是引起将来的“现实”出现的原因。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是由于它内部深刻的规律性、必然性所决定的,它的某些具体特点、细节又受着偶然性的影响。
可能性是和现实性相对而言的。某种事物和现象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以前,只是一种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它才会转变为现实。任何必然性都是通过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而实现的。
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是一个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是由它内在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更进一步的具体化。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包含着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根据。但是,只要这种转化还没有完成,他事物的出现终究还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对立面的斗争,矛盾的一方克服了另一方,这种可能性才转化为现实。生物有机体内部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矛盾,决定了一种生物有演变为另一种生物的可能性。当着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的变异性克服了某一种生物原有的遗传的保守性,新物种的产生才由可能性变为现实。
可能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客观的根据。不可能的东西在现实中没有客观根据,它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的。例如,石头孵出小鸡,永动机的制造,帝国主义本性的改变,反动派会发善心、愿意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等等,都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在某一过程中某种事物、现象之所以可能出现,首先是由这一过程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没有一定的客观矛盾,就没有根据,就不可能出现。在认识和实践中,区分可能和不可能的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一个人如果撇开可能办到的事不去办,硬要办那些不可能办到的事,只能是浪费精力。为了愚弄群众,资产阶级反动派和修正主义者总是力图把种种不可能的事说成是可能的;同时又把可能的事说成是不可能的。
在可能性中,我们还要分清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现阶段已经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这是已经可以提到当前的工作日程上来的问题;一种是只有在以后的阶段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不应该把它提到当前的工作日程上来。you倾机会主义者把现在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看成只有在将来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甚至认为根本不可能变为现实,因而失去远大的目标,丧失革命的信心。他们不去努力设法实现现在已经可能办到的事情。这样做,只能使他们自己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zuo”倾冒险主义者把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当做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要在当前就去实现将来才可能实现的东西。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这也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以及它和周围条件的复杂联系,事物发展的趋势往往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可能性,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互相对立并不断斗争着的两种相反的可能性。例如一粒种子落入泥土中,有可能生根发芽,但也有可能腐烂掉。在具备了革命形势的时候,发动革命斗争,有取得胜利的可能,但由于敌我力量和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错综变化,也有失败的可能。两种相反的可能性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性,其中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都必须具备自己特定的条件。在发展过程中对实现前一可能的有利条件就是对实现后一可能的不利条件;前一可能的增大就意味着后一可能的缩小;前一可能的实现就是意味着战胜了后一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是由各种具体的条件决定的。但是,从总的趋势和长远的过程来看,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在这个意义上,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可能性是具有必然性的;旧事物战胜新事物产生的可能性即使成为现实,也只能是暂时。教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谈到[-]以后的革命力量时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i]
在可能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始终贯彻着两种对立的可能性的矛盾斗争。两种对立的可能性的矛盾斗争,在自然界中是自发进行的。社会生活则不同,社会发展规律总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发生作用的。在阶级社会中,每个阶级、社会集团或个人总是力求使对自己有利的可能变为现实,两种相互对立的可能性往往是由两个相互敌对的阶级支持着的。因此,变可能为现实的过程,总是通过人和人之间、阶级和阶级之间的斗争来实现的。
在变可能为现实的过程中,客观因素是丝毫不能忽视的。在客观因素已经具备的情况下,主观努力可以起决定的作用。教员在论战争时指出:“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在这里,主观的努力,多打胜仗,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但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这时候,主观作用是决定的了。”[ii]
为了加速新事物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必须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以及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各种条件。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的斗争,创设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力争实现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在工作中,必须同时准备两手,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就是说,在争取好的可能性的同时,估计到坏的可能性,这样,才有利于去同坏的可能性作斗争,并且即使在坏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时,我们也不至于束手无策,而能够有备无患,应付裕如,继续为争取好的可能性的实现而斗争。
注:
[i]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2版,第103页。
[ii] 毛泽东:《论持久战》,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2版,第4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