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极寒环境抗不抗冻?威马M7发布极寒测试数据
1月21日,威马汽车宣布其完成了旗下首款轿车——威马M7的新一轮极寒天气下整车标定和验证工作,并公布了一组低温测试数据。在-30℃极寒环境下,威马对M7的空调、电池热管理系统、低温充电、动力性等核心项目进行了严苛的测试,结果显示,威马M7在-30℃环境下车内空调升到舒适温度的时间为17分钟、百公里能耗为17kWh,并且空调能耗小于10%、从SOC 30%充电至80%所需时间仅为30分钟,这组数据在-30℃的极寒环境下可以说表现足够亮眼。

我们都知道对于目前的电动车而言,冬季续航差、空调制热效率低、充电时间长、电池热管理系统效率低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在高寒环境下,电芯的性能下降会使得电池输出变弱,导致车辆性能下降,这时候电池热管理系统就承担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保证电池始终工作在其理想的环境温度下,才能发挥稳定的性能。

威马M7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采用了可拓展性强的分布式架构,以“热管理系统主动加热”、“放电过程中电池自加热”两种方式让电池始终处在舒适的工作区间,进而保证充放电性能的稳定发挥。M7的热管理系统采用了高精度SOC算法策略,可将误差控制在5%以内,这样就使得车辆的表显里程更精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踏实,减少用户的心理焦虑感。同时M7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可对电机、空调以及其他附件进行更智能的能耗协调管理。这样在用户需要大功率行驶时可以将电池能量充分赋予电机输出,对电池能量进行智能化的调配。

与此同时威马M7的高效集成电机电驱总成效率超过96%,质量功率密度达到了2.388Kw/kg,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满足恶劣环境使用需求的同时其设计使用寿命达到15年,在第三代Living Motion动力域控的加持下,威马为M7设置了冠军、舒享、节能、雪地、自适应五种驾驶模式。其中舒享模式的驾驶体验更接近传统燃油车,雪地模式则能够实现各部件的联动调整,对冰面起步、雪地上坡等驾驶场景可以有效应对。这也是威马M7能够在极寒环境下取得17kWh/100km能耗表现的原因。

在用户冬季使用最为常见的空调制热方面,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迭代,威马M7的智能双区自动空调也在朝着实现用户冬季“空调自由”的目标而努力。在春秋等常规季节环境M7的空调系统5分钟可使车内温度保持在头部约22℃、脚步约33℃的舒适区间。在极热、极寒环境下,17分钟可以达到该舒适温度,有效缓解了电动车用户在极端环境下的用车担忧。M7的热管理了系统也会基于环境温度、电芯温度等状态和用户的个性化设置,对空调功率进行精准控温。用户还可通过手机APP智能远程管理,远程控制空调、智能除霜、远程换气、电池温控预约等功能。
此外威马M7还通过提升冷暖风门开度、降低介质温度实现制热能效的提升。智能呼吸格栅的设计,让M7在较冷的环境和高速行驶时,格栅会自动开闭满足温度和空气动力学要求。数据表明,常规环境下威马M7空调能耗占比仅3%,在极热、极寒环境下,其空调能耗占比也小于10%。

同时在极端充电环境的测试中,威马M7历经了三大著名冬季标定试验场,环境温度从5℃横跨至-40℃,以150多项标定及测试项目保证威马M7在极端环境下的充电效率“不打折”。比如针对电池等核心部件,M7在-30℃环境中进行了持续12小时的多项“冰冻“试验。在试验后,M7的整车冷启动正常,同时SOC从30%-80%充电时间仅为30分钟。
对动力系统的测试标准最为严苛,那就是M7的电驱总成要跟常温环境表现一致,性能不打折,功率和扭矩输出正常,同时扭矩响应时间小于80ms,在急加速、爬坡等使用场景下也能够做到应对自如。

作为一款定位全场景智能移动空间的全新车型,威马M7在此前发布时依靠3颗激光雷达、算力达1016TOPS的自动驾驶芯片吸引了行业和用户的广泛关注,如今在完成了极寒环境下的极限测试后,其数据表现也十分亮眼。 M7还将进行多轮严苛测试,我们也期待这款车能在2022年内实现量产与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