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聂小倩
以下内容临摹搬运自书籍《聊斋志异绘画本》
1995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聂小倩
浙江有个宁彩臣,为人正直,因事去金华。傍晚,见一寺院,有大殿、宝塔,十分壮丽,但周围茅草比人高,显得荒凉。南边有个小屋数间,一读书人姓燕,名赤霞,暂住这里,留宁住宿,二人促膝谈心。
夜深,宁听到北边房里有人说话,起身伏在石窗下偷看,见一四十多岁的驼背老婆婆和一个十七八岁的美丽少女悄悄地说话,他以为是邻居母女,便回房躺下歇息。
宁正要睡去时,忽然有人来了,一看,正是北院少女。宁吃惊地问:“你来干什么?”女子说:“这样好的月色,特来找你玩玩。”宁严肃地说:“你不怕别人说闲话,我才怕人议论哩!”并大声斥责,要她快走。
女子听了,无可奈何地走到门外,又转身把一锭金子放在床上。宁把金子丢出门外说:“不义之财,别把我的床上弄脏了。女子惭愧地捡起金子,自言自语地说:“这汉子真是铁石心肠。”
第二夜里,女子又来了,对宁说:像你这样不贪财不好色的好人,我不害你。我名叫聂小倩,十八岁病死,葬在寺旁,被妖魔威胁,逼着干害人的勾当,今夜有魔鬼来取你的性命。”宁听了很害怕,问她怎么办?女子说:“燕是奇人,与他同房,可免大祸。”
宁问小倩:“你是如何害人的?”小倩说:“和我勾搭上的人,被我迷了趁他昏迷不醒的时候,就用针刺他的脚心,再取血给妖魔喝。凡是贪财好色之徒,鲜血都被吸尽而死。”
宁感谢小倩,问魔鬼何时来?答是明晚。临走,小倩流泪说:“我掉下了苦海,你是仗义君子,望能救我,把我的尸骨改葬,我感恩不尽。”宁答应照办。问她的尸骨埋在何处?她说:“寺北有棵白杨,上有鸟巢,我就葬在树下。”
宁搬到燕房中同宿。一更刚过,窗外有鬼影,慢慢靠近窗口,目光闪烁。宁吓得正要呼喊,忽然有东西从箱内飞出,碰得石窗棂“砰”的一声响,又回到箱中。
燕起身开箱,取出一柄亮晶晶的短剑,看了看,嗅了嗅,仍放入箱内。宁很奇怪,起身问明白。燕说:“我是剑客,今夜,如果不是这石窗棂挡住,老妖精早死了,但已身受重伤。”燕送宁一个剑袋,并嘱咐,“剑袋可以除妖。”
早起,宁出寺,只见北边尽是野坟。果然有一棵白杨,上有鸟巢,下有坟堆。宁挖出女尸骨,移葬在书斋附近。踏上归途时,后面有人喊:“请大哥等一等。”宁一看,原来是小倩。小倩道:“你的情义,我永世不忘。请把我带回家,我愿做个丫头长期服侍你。"
宁将小倩带回家,拜见母亲。从此,小倩殷勤侍候多病的婆婆,婆婆视聪明能干的小倩如亲生女儿。
一年之后,宁与小倩成亲,大办筵席。小倩打扮一新,大大方方出来见客。所有的人都看呆了,谁都不相信新娘是鬼,反说是仙女。
一天,小倩心中惊恐,对宁说:“我心绪不宁,想是金华老妖恨我逃走,就要来加害我了。”宁将剑袋挂在床头,要她安心睡觉。夜间,有一怪物象飞鸟一样飘然而至,果然是那老妖精,目光如电,吐出长舌,伸手想取剑袋。
剑袋突然澎胀像是气球,将老妖精吸了进去。袋子收缩如前。
小倩走了出来,高兴地对宁说:“好了!再不用耽心了。”从此,夫妻过着平平安安的幸福生活。
——拜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