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第一战神:平定南北枭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22-11-13 20:06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明朝的建立离不开一批优秀将领的浴血奋战,而跟随朱元璋多年的徐达蓝玉更是立下赫赫战功。可要说明初谁的军事能力最强,那必是朱元璋无疑。

朱元璋最初在汤和的邀请下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由于朱元璋作战勇敢,处事灵活,很快受到郭子兴的重用。当时在濠州城,除了郭子兴,还有另一位起义军领袖孙德崖。

他们虽然名义上受小明王领导,可暗地里各自心怀鬼胎,朱元璋见他们只知道争权夺利,觉得跟着他们不会有大的发展;于是决定自己拉起一直队伍来。

朱元璋回到自己的家乡后,少年的伙伴纷纷前来投奔他,其中就有徐达。

朱元璋带着自己拉的一支队伍向南进发,准备攻击定远。当时的元朝早已经是外强中干,战士们都不想继续为元朝卖命。但此时的朱元璋力量还很薄弱,他觉得自己还不足以将定远守军一举歼灭,于是他采取了另一种策略:

他在晚上趁着敌军没有防备,自己亲自带人偷袭了元军营地。元军中汉人居多,看到朱元璋胆识过人,于是纷纷投降。从这时起,朱元璋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嫡系部队。

后来,在谋士的建议下,朱元璋奉行“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以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方针,迅速的是自己的力量壮大起来。

人一多,后勤补给就出现了问题,朱元璋将目光聚集到了生产粮食的太平、芜湖等地,朱元璋派常遇春攻打这两个地方。很快,这两个地方便被攻克。当时包括常遇春在内的很多将领都想回到和州,可是朱元璋不这么想。

朱元璋认为小小的和州并不能长期作为根据地,而应该选择一个易守难攻的城池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很快机会就来了,当时江南有一个叫张士诚的起义军领袖正在集中兵力攻打位于集庆(南京的古称)的元军。朱元璋料想集庆城内此时必定空虚,他于是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很快就拿下了集庆。朱元璋将集庆改名应天后,就在应天默默发展。

当时朱元璋的四面环敌,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南方还有方国珍、陈友定。经过对几人的深刻了解与战略分析,朱元璋很快得出结论: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果不其然,陈友谅很快出兵攻打朱元璋,然而陈友谅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早就有了对他的作战计划。康茂才(陈友谅老朋友)奉朱元璋的命令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表明将在江东桥与陈友谅决战,并且自己会作为内应,以此来放松陈友谅的警惕。而朱元璋自己则早已经埋伏好,就等陈友谅上钩。陈友谅果然上当,被朱元璋打了个措手不及。朱元璋乘胜追击,一举灭掉了陈友谅。

这场战役是典型的以多胜少,当时朱元璋的势力相比于陈友谅是很弱小的,然而朱元璋并没有慌乱,而是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胆识与战略眼光,准确判断了战争形势,妥善部署了军事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

陈友谅死后,其余南方各将领也很快被朱元璋消灭,朱元璋成功统一了南方;北伐被提上了日程。很多人认为,北伐时朱元璋并没有亲自领兵,而时由徐达、蓝玉、汤和等率兵作战,所以朱元璋军事实力不如徐、蓝二人。

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北伐的行军路线以及各种战略方针都是由朱元璋亲自制定的,蓝玉等人都是奉命行事。要知道,明朝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连有巨大军功的徐达、蓝玉等将领都对朱元璋心服口服,可见朱元璋在他们心目中就是大明最强战神。

结语

朱元璋自25岁起义到40岁建立明朝,仅仅用了十多年时间;而且他的敌人还是令整个欧洲都闻风丧胆的蒙古军队,可见朱元璋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朱元璋在位时,北元以及南方的越南都不敢找明朝的麻烦,他还多次派兵北伐,打的北元只能抱头鼠窜;毛主席都曾评价朱元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可见朱元璋才是明朝名副其实的第一战神!


明朝第一战神:平定南北枭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