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建筑防雷避雷针安装规范及要求

2021-12-10 14:01 作者:陕西伟信防雷科技公司  | 我要投稿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包括宫殿、坛庙、城池、亭阁、陵墓、寺庙、道观、古塔等,这些文物和古建筑从古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某个时代的文化标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因此保护好这些重点文物建筑和古建筑免受雷击,是一件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事情。在进行古建筑防雷施工过程中,防雷接闪器应如何安装?本文小编将结合《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对该问题进行解答。

一、接闪器规范要求

1.根据文物建筑的勘察现状﹐接闪器宜采用接闪带(网),独立接闪杆、接闪带(网)与短接闪杆组合等形式。设计时应充分结合文物建筑的类型和屋顶制式,优先采用对文物建筑影响最小的方法。

2.当屋顶面积较大,按GB50057的要求需设置接闪网时,其网格尺寸应符合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接闪网格尺寸≤10×10m或12×8m;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接闪网格尺寸20×20m或24×16m;第三类防雷文物建筑不设接闪网的要求。当敷设在正脊上的接闪器能保护到文物建筑的檐口时,可仅在正脊、垂脊和戗脊处敷设接闪器。

3.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应按滚球法计算确定﹐各类防雷文物建筑的滚球半径应参照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滚球半径为45m;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滚球半径为60m;第三类防雷文物建筑滚球半径为75m。

4.不宜在建筑体上设置接闪器时,可在文物建筑周边设置独立接闪杆。独立接闪杆应将文物建筑置于直击雷防护区内。

5.当文物建筑上有大尺寸金属物,如铁杵、铁链、金属宝顶等符合接闪器材料规格时,可作为接闪器。

6.当文物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接闪器应符合GB50057—2010中4.3.1和4.4.1的规定。

7.高度超过60m的文物建筑其防侧击雷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中4.3.9和4.4.8的规定。8.文物建筑屋面上的金属物体,如宝瓶、鳌头等可就近与接闪器连接。

9.接闪器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GB50057—2010中表5.2.1的规定,第一类文物防雷建筑宜选用铜材,接闪器支架宜采用亚光不锈钢。

二、接闪器施工要求:

1.在不损害文物建筑构件的前提下,接闪带(网)应沿文物建筑屋面的正脊、垂脊,戗脊、屋面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随形敷设,屋面正脊兽等装饰物应置于接闪带(网)之下。接闪带在建筑物垂脊﹑戗脊的端头应外延不少于15cm。

2.接闪带(网)的支架高度不宜小于15cm。固定支架应均匀,其间距应符合GB50601—2010中表5.1.2的规定。

3.短接闪杆的安装应垂直和牢固。接闪带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焊热熔焊﹑螺丝扣连接和专用连接件等方法。

4.独立接闪杆应能承受0.7kN/m'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11级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的尺寸。

5.接闪器的安装参见附录A中的图A.1,焊接应符合GB50601—2010中2的要求。

就上就是古建筑防雷接闪器安装规范及要求的全部内容了,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现阶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物建筑的保护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做好文物建筑物防雷措施,有效保障文物建筑安全十分重要。

 


古建筑防雷避雷针安装规范及要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