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学类考日记?诗歌问哲理!信息类文本特性?!【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2023-05-09 22:39 作者:Comlikestore  | 我要投稿

Tips:该笔记与本课内容无关,单纯只是个人方法的总结

(上为简略版,下面有详细内容)

感谢@辞海无岸 同学的建议

下次更新什么内容由你们说了算,评论区最多的就是下次更新的内容

(小说大题的解题方法)

(一)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思路

1.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①人物描写

②人物动作描写

③人物语言

④人物思想

2.分析情节

①突转

②悬念

③对主题的作用

④对人物的作用

⑤对构成的作用

3.分析环境

①自然环境(对小说三要素的作用)

②社会环境(社会背景、作者情感)

详细的解题模板在笔记的最下方(高考加油!)

详细部分

(一)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思路

1.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优秀的作者总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来描绘他所处的时代,寄予他所领悟的生活哲理,读者要通过人物形象来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需要我们做到:

(1)要抓住人物形象描绘的特点。

①要注意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即外貌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从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即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因为人物的性格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

③要注意分析人物语言。特别是要分析那些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以及作者的议论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进而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襄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④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对揭示人物思想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2)要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一般来说,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物:同时,人物也能对环境起一定的作用,二者相互统一,因此分析人物一定要结合社会环境。

(3)要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只有从放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4)要以发展的观点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社会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并且是发展变化的。需特别注意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时,应从实际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立足原文,概括出原文中隐含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2.如何分析小说情节

具体说来,要注意三点:

(1)注意分析情节运行模式。

分析小说情节必须注意小说情节的常见模式。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者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俗称为“欧·亭利式结尾”。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们的意料,却又不能不承认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2)注意分析小说情节设计的技巧。

作者为了更好地创造小说的艺术效果,往往会注重情节安排技巧的运用,常见的技巧有:

①注重节奏。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情节的进展也应该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②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②串联。串联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来,在相互对比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际上与电影蒙太奇很相近,如果两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的第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就不能算成功。

③并联。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组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两者之存在着时离时合、互动相成的复杂关联。

⑤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⑥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3)注意分析重要情节(细节)。

小说情节的细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情节要注意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

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如何分析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

(1)分析自然环境的思路。

①分析自然环境交代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分析自然环境暗示的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③分析自然环境增添或烘托的某种气氛。

④分析自然环境所衬托的人物性格、心理等。

⑤分析自然环境对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⑥分析自然环境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2)分析社会环境的思路。

①从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

②从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

③从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的角度分析。


P2

(二)高考小说常见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1.“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怎样的一个人?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2.“故事情节”常见题型

(1)文中描写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事物或××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

XXX情节(事物、人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3.“环境描写”常见题型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首先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自然环境描写,一般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写,一般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然后结合上下文弄清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人物、写作手法等分析。

4.“主题思想”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其中,把握小说的主题,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设置悬念;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思想性格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表达技巧”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村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等),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4)答题的一般格式:

文章运用了……表达技巧,表达了……内容,达到了……艺术效果。(5)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①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必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体、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

@从选材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普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③从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以及它们对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④从结构安排角度。看开头和结尾是否各有特色;结构是否严谨,完整匀称;是否运用了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设置了悬念,制造波澜;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⑤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情趣;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语、夸张、排比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等等。

6.“小说的语言”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从三方面思考。一是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从语言方面分析人物性格;二是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三是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答题的一般格式: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①描写如见其人、如闻其言,读者有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②人物语言个性化,显示了人物性格;③语言简洁、传神;④语言风格或幽默风趣,或典雅庄重,或含蓄凝练等。

以上就是个人方法的总结,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给我一个免费的赞

高考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努力,不负自己的青春

更多优质笔记详见主页文集



文学类考日记?诗歌问哲理!信息类文本特性?!【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