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进来白嫖!新高考大题讲解你还不心动吗?

2023-04-11 09:25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嗨咯~各位淀粉们大家晚上好呀!距离2023高考仅剩两月的时间了,相信我们经过学校的多轮复习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很不错啦,本篇我们就着眼于新高考的新题型——阶段划分类来进行讲解。我们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一)思考及方法

1.题型特点:该题型一般是给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名词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要求对这个事件或者名词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一个阶段区分。之前在旧高考地方模拟题零星出现过,2020山东地区模拟题进行了大胆尝试,对于树立时空观念是一个较好的工具
2.方法技巧:此类题对时空观念把握要求较高,一般结合材料进行宏观把握,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也就是转折点。例:题目问的是给XXX 进行划分阶段,就要先看XXX的在材料里的发展历程,只要中间发生了大的转折,应立即锁定时间,这就是切入点,也就是转折点,剩下就是语言组织和知识调动的问题了

(二)经典例题

【2020山东济南三模T19】
对外援助是美国实现其战略意图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刘恩东《美国民主输出的法律体系与对华民主输出法律支持机制》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空尺度,对二战后美国主要对外援助情况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说明(15分)


解析

①题目的信息主要是“对外援助”,表格有三列,很明显只有时间和被援助国家有价值,法律的名字没有价值,现在我们先从最有价值的被援助国家开始分析,经过整合,发现前两行主要是冷战对峙的前沿阵地,3~4行主要是针对亚非拉地区,5~6行主要是针对东欧前苏联地区
②结合时间点,这部帮我们调动知识,进行合理解释,以最后5~6行为例,为什么在1989~1992对东欧及前苏联进行援助呢?毋庸置疑,和平演变,制度输出这些词必须想到
③写答案时候,可以将时间模糊化,比如可以写20世纪50~60年代,没必要非得写出195X这种具体的年份

答案
二战后初期,主要援助对象是希腊、土耳其和西欧国家。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企图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5分)20世纪60 年代初到80年代,主要援助对象是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美苏争霸愈演愈烈,为了争夺“中间地带”,美国不断增加对新兴独立国家的援助。(5分)20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援助对象是东欧与前苏联国家,关国加大“和平演变”力度,颠覆社会主义,输出资本主义模式。(5分)

【2020山东聊城一模T18】
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其衡量指标多种多样,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全国总人口数各家统计不一。笔者截取的原则是,如果某一年有修正后的数字则首取,没有则取最大的估略数字。1820、1840、1843、1893、1901年的全国总人口数取自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1920、1931、1936年全国总人口数,参考姜涛前引书,及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以《中国人口史》修订后的数字为准。1949年的数据采自《中国人口年鉴·1985》。
——据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演进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1分)

解析

①题目的信息主要是“城市化率”,所以“城市化率”就是解题的突破点,根据增长的快慢,可以划分成1840-1895 ,和1895-1936 和1936-1949
②结合时间点,这步帮我们调动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③写答案时候,可以将时间模糊化,比如可以写19世纪40年代,或者说鸦片战争后没必要非得写出具体的年份

答案

起步阶段(1840年一甲午战前)。(1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口总量长期处于停滞徘徊状态,中国城市化率整体不高,但也有缓慢提升,且主要在沿海、沿江的部分地区进行,五口通商后,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各大商埠相继开辟,近代城市化进程启动。沿海、沿江城市内的近代工业逐渐兴起,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但此时的通商口岸以商业为主,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力不足,且从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直至中法、中日战争,许多城市、城镇不同程度地遭受战争摧残。(2分)

初步发展阶段(甲午战后一全面抗战爆发前夕)。(1分)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城市化获得初步发展。之所以把《马关条约》签订看作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性转折点,是因为它不但刺激了通商口岸城市数量的增加及分布区域的拓展,而且其中资本输出等条款刺激了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实业救国”高潮出现的同时,也迎来了一个铁路铺设、开矿设厂的时代。在19世纪末中国几个区域的城市系统中,出现了较有成效的经济、交通近代化变革。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随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民族工业和城市化均获得较快发展。(3分)
曲折发展阶段(全面抗战爆发—1949年)。(1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对城市化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体上看,半壁河山沦陷于日寇之手,大多数城市,特别是若干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和近代兴起的主要工商业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相继被日军占领,战火侵扰加之野蛮掠夺,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从局部看,东北与西南两个局部区域的城市化却得到了很大发展。日本为了适应对华战争的需要,将东北作为战争基地,加大了对东北的投资。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中国重工业基地及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全面抗战期间,中国东部人口大规模向西部迁移,推动了西部成渝地区的城市发展。但这远不足以弥补战争对整个中国城市发展所造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抗战胜利后,中国一度出现战后的复兴,经济和城市都出现较大发展,但蒋介石挑起的内战对经济的破坏相当严重,工农业生产与城市化水平严重下降。全国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及其军队撤退台湾时,还掠走大量资源和黄金储备,破坏了许多重要的工厂和矿区,加之战争破坏,不少城市人口数量减少,百业萧条。这些都使城市化发展进程陷于滞缓。(3分)

快拿起手边的红宝书,并结合题型技巧完成练习吧~

(三)巩固练习

【2020山东临沂二模T19】
图5为1922~1957年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时代印记·穿行于中国百年报刊之林丛书:<标语口号>》
绘制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复兴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0分)

答案
示例:根据建国前后党和国家的主要使命和任务划分
民主革命时期,民族复兴的主要使命和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求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因为这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略是中国社会发展落后的总根源。(5分)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民族复兴的主要使命和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求得国家富强,进一步巩固民族独立。因为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5分)

说明:也可从其他角度划分,例如:根据党在各个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任务划分;从党的工作重心(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中心)划分。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觉得这篇文章非常有用,记得点赞转发朋友圈分享给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哦~我们会根据大家的反映情况,来推送下一期新高考历史新题型的讲解,祝每位淀粉高考时都能金榜题名,功不唐捐。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老师定哥,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进来白嫖!新高考大题讲解你还不心动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