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8国考「言语理解-段落概括」难题解析

2018-11-16 23:31 作者:最后的遥远  | 我要投稿

全文字数|6.6千
阅读时间|21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辨析干扰项的微妙区别

2.没有关键词一定是错误选项

3.「段落概括」=概括一段≠概括一句话

4.军事知识,需谨慎理解不同词含义

5.从2017年题目中「举一反十」

本文为2018国考正确率≤60%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段落概括」难题解析。

一、辨析干扰项的微妙区别

【2018国考地市级卷44题】从医学角度看,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因为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引起了肝细胞内中性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过度堆积。脂代谢紊乱引发的多种重要组织损伤,特别是心脑血管和肝脏损害,对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其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一直是国际上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城。专家指出,尽管饮食控制和改变生活方式对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患者往往由于各种因素不能严格执行医嘱。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研发出可以彻底根治和阻止肝脏脂代谢紊乱的有效药物。

关于脂代谢紊乱,文中没有提及:
(A)主要危害
(B)研究状况
(C)改善途径
(D)发病机理

关于脂代谢紊乱,文中没有提及:
(A)主要危害
(B)研究状况
(C)改善途径
(D)发病机理

正确率41%,易错项C

本题难度较高,主要原因是内容非常丰富,似乎各方面都涉及一点,却又不那么深入,导致考生难以选出正确答案。

对段落拆分解析:
(1)从医学角度讲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原因
(2)脂代谢紊乱引发多种危害
(3)对脂代谢紊乱的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是前沿领域
(4)专家指出高血脂和脂肪肝的改善方法
(5)尚未研发出根治脂代谢紊乱的有效药物

分析后可知,关于「脂代谢紊乱」的「主要危害」和「研究状况」分别在(2)和(3)+(5)中提及,因此AB排除。

C「改善途径」本文没有直说,而是写了「高血脂和脂肪肝的改善方法」。

D「发病机理」本文同样没有描述,而是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是脂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肝细胞内中性脂肪过度堆积」。

本题从宽泛的角度上来说CD都符合要求,但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正确答案的话,D比C更要合适。

由于有「(脂代谢紊乱)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专家指出……」的描述,又因为「脂代谢紊乱」可引发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因此可以理解为「专家指出」后面的内容在「改善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同时也能「改善脂代谢紊乱」,因此在CD之中选择D。

本题「(脂代谢紊乱)的发病机理」这个干扰项藏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之中,非常隐蔽,考生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区分。

此类题难度很高,要注意仔细辨析干扰项和正确项之间的微妙区别。

二、没有关键词一定是错误选项

【2018国考地市级卷46题/省级卷40题】新工业革命浪潮中,很多制造业大国都在押注智能制造。中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使用大国,如果数据是工业4.0时代创造价值的原材料,那中国无疑是资源最多的国家。但数据并不会直接创造价值,就像是现金流而非固定资产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一样。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是数据流,是数据经过实时分析后及时地流向决策链的各个环节,成为面向用户、创造价值与服务的内容和依据。虽然德国是工业4.0的发起者,但作为控制器、物联网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提供者,德国只是基础技术的供应商,直接面向客户的价值创造端却是中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我国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面临新的机遇
(B)我国应当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
(C)数据资源拥有者在智能制造方面更具优势
(D)数据流是企业在工业4.0时代领先的关键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我国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面临新的机遇
(B)我国应当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
(C)数据资源拥有者在智能制造方面更具优势
(D)数据流是企业在工业4.0时代领先的关键

正确率51%,易错项A

对段落拆分解析:

(1)新工业革命浪潮中,很多制造业大国都在押注智能制造。中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使用大国,如果数据是工业4.0时代创造价值的原材料,那中国无疑是资源最多的国家。
(2)但数据并不会直接创造价值,就像是现金流而非固定资产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一样。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是数据流,是数据经过实时分析后及时地流向决策链的各个环节,成为面向用户、创造价值与服务的内容和依据。
(3)虽然德国是工业4.0的发起者,但作为控制器、物联网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提供者,德国只是基础技术的供应商,直接面向客户的价值创造端却是中国。

概括之后可发现,本文(1)点出「工业4.0时代中国数据资源最多」,(2)强调「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是数据流」,(3)提到了「直接面向客户的价值创造端却是中国」。

综合考虑,本文表达的含义为「中国数据最多,能够通过数据流创造很多价值」,因此B「我国应当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正确。

A「我国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面临新的机遇」为本题易错项,该选项只字不提「数据」、「资源」和「价值」,显然不是本文强调的重点,排除。

C「数据资源拥有者在智能制造方面更有优势」这个说法毫无根据,本文只有第一句话提到了「智能制造」,随后再也没有提到「智能制造」,因此读者根本无法根据本文判断「谁在智能制造方面更具优势」,排除。

D「数据流是企业在工业4.0时代领先的关键」同样未提到,原文是「数据流能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排除。

值得注意的是,A的说法很有迷惑性,看似概括范围很广,但本文通篇都在强调「数据(流)」、「资源」和「价值」,而A选项三个词都未提到,这就涉及到段落概括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有关键词不一定是正确选项,但没有关键词的一定是错误选项。

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下该原则的道理,并将其应用在解题过程中。

三、「段落概括」=概括一段≠概括一句话

【2018国考地市级卷55题】进行骨髓移植的前提条件是有配型成功的捐赠者。双胞胎配型成功几率最高,兄弟姐妹也有可能。但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且能配型成功的概率也非常低。另外,父母和子女之间骨髓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几乎为零。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都必须依赖不认识的志愿者配型。非亲缘关系骨髓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几十万至几百万分之一,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即使这样,骨髓移植仍是大多数血液疾病患者的唯一希望
(B)如果冒着风险使用不完美的配型,成功率自然会大为降低
(C)骨髓库里志愿者样本的多少,直接决定着病人找到合适配型的几率
(D)志愿者捐献固然很重要,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也是当务之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即使这样,骨髓移植仍是大多数血液疾病患者的唯一希望
(B)如果冒着风险使用不完美的配型,成功率自然会大为降低
(C)骨髓库里志愿者样本的多少,直接决定着病人找到合适配型的几率
(D)志愿者捐献固然很重要,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也是当务之急

正确率37%,易错项A

对段落拆分解析:

(1)进行骨髓移植的前提条件是有配型成功的捐赠者。双胞胎配型成功几率最高,兄弟姐妹也有可能。
(2)但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且能配型成功的概率也非常低。另外,父母和子女之间骨髓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几乎为零。
(3)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都必须依赖不认识的志愿者配型。非亲缘关系骨髓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几十万至几百万分之一,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知,(1)中提到骨髓移植「最好用双胞胎的」,因为配型成功几率最高。而(2)则点出来中国现在大多数家庭兄弟姐妹都没有是独生子女,且兄弟姐妹和父母配型成功「概率很低」。(3)得出结论:

「绝大多数患者都必须依赖不认识的志愿者配型,成功几率只有几十万至几百万分之一,______________」

由题意可知,空格中填入的内容和上文其实形成了一个「三段式」推论:

①骨髓移植最好用双胞胎,但中国双胞胎很少,独生子女占绝大数,而兄弟姐妹和父母配型成功概率也不高,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必须依赖志愿者配型。
②志愿者配型的几率特别低
→③只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捐献骨髓,才能提高患者的配型成功率。

因此C「骨髓库里样本的多少」符合该「三段式」推论,为正确答案。

如果觉得这种推论自己不太擅长,可以根据题干「根据上文总结,推出末尾应填入什么句子」的问法来反推。

代入4个选项并假设其正确,寻找对应描述,情况如下:

A「即使这样,骨髓移植仍是大多数血液疾病患者的唯一希望」是本文易错项,它所对应的描述是「非亲缘关系的骨髓移植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例如一……二……三……」。该句只能对应最后一句「非亲缘关系骨髓配型成功机率很低」,但需要注意的是,原文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说「骨髓移植的配型有几种情况」,并没有着力强调「非亲缘骨髓移植的不足」(所以无法对应「即使这样」的描述),因此A选项是片面的。

B「如果冒着风险使用不完美的配型,成功率自然会大幅降低」对应的描述应该是「配型为什么要完美,不完美的配型可能会对骨髓移植手术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显然不符合原文描述,排除。

C「骨髓库里志愿者样本的多少,直接决定着病人找到合适配型的几率」对应的描述是「(非亲缘关系)配型骨髓的几率很低,因此需要大量志愿者捐献骨髓」,符合原文描述,正确。

D「志愿者捐献固然很重要,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也是当务之急」对应的描述是「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导致志愿者捐献骨髓的热情不高」,不符合原文描述,排除。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公考中的「段落概括」题一定能够概括整个段落,不可能仅仅对应横线附近的一句话。本文的A就针对了这一点,非常具有迷惑性。

注意结尾一句话得出了结论,因此需要根据上文的叙述进行推论。

四、军事知识,需谨慎理解不同词含义

【2018国考地市级卷57题/省级卷46题】隐身战机目前主要依靠外形设计和材料表面涂层,来降低其可探测性,实现雷达隐身。但是,受现有技术和材料水平以及战机制造难度、机动性能、造价与后续费用、维护保障方便性等诸多限制,隐身战机不得不在上述几方面做出一定平衡,因此一般不可能实现全方位和全电磁波段的所谓全隐身,特别是它在执行特殊任务,携带或挂载暴露在机体外的非隐形配置时,隐身能力要下降很多。

这段文字意在:
(A)介绍制造隐身战机的困境
(B)分析隐身战机的设计缺陷
(C)探讨隐身战机的技术难点
(D)阐述隐身战机的隐身原理

这段文字意在:
(A)介绍制造隐身战机的困境
(B)分析隐身战机的设计缺陷
(C)探讨隐身战机的技术难点
(D)阐述隐身战机的隐身原理

正确率23%,易错项A

对段落拆分解析:

(1)隐身战机目前主要依靠外形设计和材料表面涂层,来降低其可探测性,实现雷达隐身。
(2)但是,受现有技术和材料水平以及战机制造难度、机动性能、造价与后续费用、维护保障方便性等诸多限制,隐身战机不得不在上述几方面做出一定平衡。
(3)因此隐身战机一般不可能实现全方位和全电磁波段的所谓全隐身,特别是它在执行特殊任务,携带或挂载暴露在机体外的非隐形配置时,隐身能力要下降很多。

拆分后可发现,(1)讲述了隐身战机「隐身」的方法,(2)提到受现有技术、材料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隐身战机不得「不做出平衡」(3)进一步分析隐身战机一般不可能实现全方位和全电磁波段的「全隐身」,在执行特殊任务时会携带各种装备,隐身能力会更加下降。

概括之后可知,本题说的是「隐身战机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使得隐身能力变弱」,因此B「分析隐身战机的设计缺陷」正确。

本题正确率极低,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本题讲述的是「隐身战机」这样一个极为专业的军事知识,很多考生不熟悉。

二是本题的干扰项设置的陷阱非常有迷惑性。

A「介绍制造隐身战机的困境」是本题的易错项。本题描述了「隐身战机」,描述了「遇到的困境」,但是没有提到「制造的困境」。

什么是「制造的困境」?就是「隐身飞机不好制造,制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而本文讲述的是「隐身战机为什么很难做到完美隐身」,并不是「制造困难」,描述错误,排除。

C「探讨隐身战机的技术难点」和B「分析隐身设计的设计缺陷」看似类似,但是「技术难点」和「设计缺陷」的不同在于,「技术难点」强调「制造隐身战机的技术多么难」,而「设计缺陷」则强调「隐形战机本身设计有哪些缺陷」。本文显然在强调「设计缺陷」,因此C错误。

D「阐述隐身战机的隐身原理」明显错误,因为原文只有第一句话在讲述「隐身原理」,排除。

本题的干扰项非常有迷惑性,尤其是A选项的「制造」这个词,干扰点隐藏的很深,考生一定要谨慎理解不同词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才能做对这类题。

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和军事知识有关的题目,值得注意。

五、从2017年的题目中「举一反十」

【2018国考地市级卷59题/省级卷47题】当我们仔细观察当今世界上的主流火箭时,就会发现它们用的发动机、燃料箱等都是上世纪的产物。比如要在2018年首飞的太空发射系统用的是改进过的航天飞机的火箭发动机,燃料箱用的是改进过的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两侧的固体燃料推进器用的也是改进过的航天飞机的固体燃料推进器。________________。火箭是非常复杂的东西,设计并制造火箭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就连火箭制造商们也只能去选择一些经受过时间考验的产物,从而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这是因为新技术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
(B)这并不意味着火箭技术没有任何新的进展
(C)事实上,制造火箭的材料并不都是前沿科技产物
(D)也就是说,在火箭这个领域内并不是最新的就是好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这是因为新技术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
(B)这并不意味着火箭技术没有任何新的进展
(C)事实上,制造火箭的材料并不都是前沿科技产物
(D)也就是说,在火箭这个领域内并不是最新的就是好的

正确率56%,易错项C

本题难度较高,主要原因是横线部分位于全文中间,考生需充分考虑其与上下文的对应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对段落拆分解析:
(1)当我们仔细观察当今世界上的主流火箭时,就会发现它们用的发动机、燃料箱等都是上世纪的产物。比如要在2018年首飞的太空发射系统用的是改进过的航天飞机的火箭发动机,燃料箱用的是改进过的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两侧的固体燃料推进器用的也是改进过的航天飞机的固体燃料推进器。
(2)________________。
(3)火箭是非常复杂的东西,设计并制造火箭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就连火箭制造商们也只能去选择一些经受过时间考验的产物,从而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拆分后可发现,(1)说的是「世界主流火箭都用的上世纪的技术」,如发动机、燃料箱。例如2018年首飞的太空发射系统。(3)点出原因:火箭非常复杂,考虑因素太多,因此「只能选择成熟可靠的产品」。

概括后可知,横线处上接「21世纪最新火箭都用着上世纪的技术」,下接「火箭因为复杂考虑因素太多,只能选择比较成熟的技术」,而上下文是逻辑相通的。

也就是说,在去掉横线部分的前提下阅读本文,也不会有逻辑断裂的感觉,只是语法上感觉不太顺畅。

因此横线处可以填入一个简单的连词或表连接的短语,如「这是因为」、「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等。4个选项中只有D「也就是说,在火箭这个领域内并不是最新的就是好的」相当于简单概括了上下文,能够把全文的语法理顺,最符合要求。

本文适合用「反推法」去做。

A「这是因为新技术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成立,那么下文一定会对其做出解释,例如「新技术从诞生到成熟使用需要数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时间,有的阶段时间很长」、「新技术会遇到各种的困难」等,原文没有。

如果做过之前的国考真题,看到这儿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A选项的内容就是2017年国考省级卷的材料解析题「技术的生命周期」中关于「先驱阶段-发明阶段-发展阶段」的描述。

2017年省级卷「言语理解与表达-材料辨析」51-55题的材料是这样的:

技术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战,并且有着独特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先驱阶段。技术的先决条件已经存在,梦想家们可能会考虑把这些元素放在一起。然而即便这些梦想此时已经记录在案,人们也不会将其视为发明创造,比如达·芬奇曾经绘制过很多有说服力的飞机和汽车图画,但人们并不认为他是在发明创造。

其次是发明阶段。这一阶段在人类文化当中相当有名。此一阶段时间比较短,从某些方面来看,这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阶段当中,发明家们把科学技术、好奇心与决心结合起来,通常再加上一定的表演技巧,将各种方法以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给生活带来一种全新的技术。

第三个阶段是发展阶段。新发明会得到那些溺爱它们的监护者(也许还包括最初的发明者)的保护和支持。通常这一阶段比发明阶段要重要,可能还包括额外的创造,这些额外创造比那个独创性发明更重要。当年,许多工匠已经手工制作了非常精美的老式汽车,但使汽车产业得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却是美国企业家亨利·福特推出的大批量生产的创新做法。

第四个阶段是成熟期。技术在不断进步,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也终于成为社会当中独立稳定的部分,也许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许多观察家认为,技术将永存于世。

(下文略)

可以看出,本题出题者有意借助A选项考察各位「候补公务员」有没有「举一反十」的能力,如果考生认真学习了这个材料,可以迅速理解A应当对应「技术的不同阶段和推广时间」等描述,能够更轻松排除。

B「这并不意味着火箭技术没有任何进展」如果成立,下文一定会说「火箭技术在数个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资金 、可靠性等)暂时不能广泛应用」。原文下文只提到了「暂时不能用新技术」,没有说「有了进展」,排除。

C「事实上,制造火箭的材料并不是前沿科技产物」是本题的易错项,「制造火箭的材料并不是前沿科技产物」能够完美总结上文「21世纪最新火箭都用着上世纪的技术」。

但是C如果成立,那么「事实上」这个表总结并进行转折的词和横线的位置都非常尴尬,因为本题前面已经详细解释了「不是前沿科技产物」的事实,后面还有「火箭为什么选用成熟可靠的产品」的描述,使得全文逻辑读起来非常怪异。

最适合C选项的文本逻辑结构是这样的:
(1)人们都以为火箭代表着最前沿科技,非常高大上。
(2)事实上,制造火箭的材料并不是前沿科技产物。
(3)这些材料是……(下接正文)。

这样的结构才是最正确的,可以仔细对比一下。

D「也就是说,在火箭这个领域内并不是最新的就是好的」对应的描述是「为什么火箭这个领域不一定新技术就是好的」,原文都在探讨这一点,因此D符合要求。

或许很多考生选对了D选项,但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选对。本题的A、C两个选项非常值得大家深入研究,其陷阱设置以及和去年国考的关联都是非常有趣的。

本题的逻辑相当相当的有新意,可以看出公考出题者有时候也会调皮一下。

2018国考「言语理解-段落概括」难题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