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暴龙超科成员

2023-06-22 19:54 作者:奥斯特罗姆犹他盗龙  | 我要投稿

1. 中文名称:君王 霸王龙 拉丁学名:Tyrannosaurus rex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rex(君王),属名.由古希腊语tyrannos(暴君)和sauros(蜥蜴)组成意为暴君蜥蜴 正模标本:CM 9380 命名年份:1905 发现地:美国-地狱溪组,北角组,麦克雷组,费里斯组,兰斯组,白杨山组 加拿大-柳树溪组,法国人组,斯科拉德组 2. 中文名称:巨型 诸城暴龙 拉丁学名:Zhuchengtyrannus magnu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magnus(巨大的),属名.由诸城市(Zhucheng)和古希腊语tyrannos(暴君)组成意为诸城的暴君 正模标本:ZCDM V0031 命名年份:2001 发现地:中国-辛格庄组 3. 中文名称:勇士 特暴龙(骇龙) 拉丁学名:Tarbosaurus bataar 词源:种加词.蒙古语baatar(勇士)bataar为此单词误写,属名.由希腊语tarbos(恐怖的)和sauros(蜥蜴)组成意为恐怖的蜥蜴 正模标本:PIN 551-1 命名年份:1955 发现地:蒙古-纳梅盖特组 4. 中文名称:强健 惧龙 拉丁学名:Daspletosaurus torosu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torosus(强健的),属名.由古希腊语dasplēto -(恐惧的)和sauros(蜥蜴)组成意为恐惧蜥蜴 正模标本:CMN 8506 命名年份:1970 发现地:加拿大-老人组 5. 中文名称:霍氏 惧龙 拉丁学名:Daspletosaurus horneri 词源:种加词.献给杰克·霍纳(Jack Horner),属名.同强健 惧龙 正模标本:MOR 590 命名年份:2017 发现地:美国-双麦迪逊组 6. 中文名称:威氏 惧龙 拉丁学名:Daspletosaurus wilsoni 词源:种加词.献给约翰·“杰克”·P·威尔逊(John "Jack" P. Wilson),属名.同强健 惧龙 正模标本:BDM 107 命名年份:2022 发现地:美国-朱迪斯河组 7. 中文名称:德氏 死掠龙 拉丁学名: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 词源:种加词.献给约翰·德·格鲁特(John De Groot)和桑德拉·德·格鲁特(Sandra De Groot),属名.由希腊语Thánatos(死亡)和theristḗs(收割者)组成意为死亡收割者 正模标本:TMP 2010.5.7 命名年份:2020 发现地:加拿大-福莫斯特组 8. 中文名称:中华 虔州龙 拉丁学名:Qianzhousaurus sinensis 词源:种加词.希腊语sin(中国的),属名.由赣州的旧称虔州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虔州蜥蜴 正模标本:GM F10004 命名年份:2014 发现地:中国-南雄组 9. 中文名称:遥远 分支龙 拉丁学名:Alioramus remotu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remotus(遥远),属名由拉丁语alius(其他)和ramus(分支)组成,意为其他的分支 正模标本:PIN 3141/1 命名年份:1976 发现地:蒙古-耐梅盖特组 10. 中文名称:阿尔泰 分支龙 拉丁学名:Alioramus altai 词源:种加词.取自阿尔泰山脉(Altai Mountains),属名.同遥远 分支龙 正模标本:IGM 100/1844 命名年份:2014 发现地:蒙古-耐梅盖特组 11. 中文名称:肉食 艾伯塔龙 拉丁学名:Albertosaurus sarcophagus 词源:种加词.古希腊语sarkophagos(肉食者),属名.由艾伯塔省(Alberta)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艾伯塔的蜥蜴 正模标本:CMN 5600 命名年份:1905 发现地:加拿大-马蹄铁峡谷组 12. 中文名称:平衡 蛇发女怪龙 拉丁学名:Gorgosaurus libratu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libratus(平衡的),属名.由古希腊语gorgos(恐怖的)此单词引申自古希腊神话的蛇发女怪之一戈尔冈(Gorgon)和sauros(蜥蜴)组成意为恐怖的蜥蜴/戈尔冈的蜥蜴 正模标本:NMC 2120 命名年份:1914 发现地:加拿大-恐龙公园组 13. 中文名称:柯氏 怪猎龙 拉丁学名:Teratophoneus curriei 词源:种加词.献给菲力·J·柯里(Philip J. Currie),属名.由希腊语teras(怪物)和phoneus(杀手)组成意为怪物杀手 正模标本:BYU 8120 命名年份:2011 发现地:美国-凯帕罗维兹组 14. 中文名称:西南风 血王龙 拉丁学名:Lythronax argestes 词源:种加词.argestes来自古希腊诗人荷马(Hómēros)对西南风所用的单词,属名.由希腊语lythron(血腥)和anax(君王)组成意为血腥君王 正模标本:UMNH VP 20200 命名年份:2013 发现地:美国-瓦韦普组 15. 中文名称:霍氏 白熊龙 拉丁学名:Nanuqsaurus hoglundi 词源:种加词.献给弗雷斯特·霍格伦特(Forrest Hoglund),属名.由伊努皮克语nanuq(北极熊)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北极熊蜥蜴 正模标本:DMNH 21461 命名年份:2014 发现地:美国-王子溪组 16. 中文名称:统治者 力怖龙 拉丁学名:Dynamoterror dynaste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dynastēs(统治者),属名.由希腊语dynamis(力量)和拉丁语terror(恐怖)组成意为力量的恐怖 正模标本:UMNH VP 28348 命名年份:2018 发现地:美国-梅尼菲组 17. 中文名称:克氏 盗王龙 拉丁学名:Raptorex kriegsteini 词源:种加词.献给罗曼·克里格斯坦(Roman Kriegstein),属名.由拉丁语raptor(盗贼)和rex(君王)组成意为盗贼君王 正模标本:LH PV18 命名年份:2009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二连组(发现地存在争议) 18. 中文名称:希氏 虐龙(比斯塔希灭龙) 拉丁学名:Bistahieversor sealeyi 词源:种加词.献给保罗·希利(Paul Sealey),属名.由发现地比斯塔希(Bistahí)和拉丁语eversor(破坏者)组成意为比斯塔希的破坏者 正模标本:NMMNH P-27469 命名年份:2010 发现地:美国-科特兰组 19. 中文名称:鹰爪 伤龙(撕裂龙) 拉丁学名:Dryptosaurus aquilunguis 词源:种加词.由拉丁语aquil-(鹰)和unguis(爪子)组成意为像鹰一样的爪子,属名.由希腊语dryptō(撕裂)和sauros(蜥蜴)组成意为撕裂蜥蜴 正模标本:ANSP 9995 命名年份:1866 发现地:美国-霍纳斯镇组 20. 中文名称:蒙哥马利 阿巴拉契亚龙 拉丁学名:Appalachiosaurus montgomeri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蒙哥马利县(Montgomery),属名.由发现地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阿巴拉契亚的蜥蜴 正模标本:RMM 6670 命名年份:2005 发现地:美国-迪莫波利斯白垩岩组 21. 中文名称:奥氏 独龙 拉丁学名:Alectrosaurus olseni 词源:种加词.献给乔治·奥尔斯(George Olsen),属名.由希腊语alektros(单独的)和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单独的蜥蜴 正模标本:AMNH 6554 命名年份:1933 发现地:中国-二连组 22. 中文名称:克里夫兰 史托克斯龙 拉丁学名:Stokesosaurus clevelandi 词源:种加词.取自克里夫兰镇(Cleveland),属名.献给威廉·L·史托克斯(William L. Stokes)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史托克斯的蜥蜴 正模标本:UMNH 2938 命名年份:1974 发现地:美国-莫里逊组 23. 中文名称:朗氏 侏罗暴龙 拉丁学名:Juratyrant langhami 词源:种加词.献给彼得·朗厄姆(Peter Langham),属名.由Jura-(侏罗纪)和希腊语tyrant(暴君)组成意为侏罗纪的暴君 正模标本:OUMNH J.3311-1 命名年份:2008 发现地:英国-启莫里黏土组 24. 中文名称:朗氏 始暴龙 拉丁学名:Eotyrannus lengi 词源:种加词.献给加文·朗(Gavin Leng),属名.由希腊语eo-(早期)和tyrannus(暴君)组成意为早期的暴君 正模标本:MIWG 1997.550 命名年份:2001 发现地:英国-威塞克斯组 25. 中文名称:白魔 雄关龙 拉丁学名:Xiongguanlong baimo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白魔城(Baimo),属名.由嘉峪关(Jiayuguan)的别称雄关(Xiongguan)和龙的中文拼音组成 正模标本:FRDC-GS JB16-2-1 命名年份:2009 发现地:中国-下沟组 26. 中文名称:善耳 帖木儿龙 拉丁学名:Timurlengia euotica 词源:种加词.希腊语euotica意为优秀的耳朵,属名.献给帖木儿(Timur) 正模标本:ZIN PH 1146/16 命名年份:2016 发现地:乌兹别克斯坦-贝斯克堤组 27. 中文名称:哈氏 郊狼暴龙 拉丁学名:Suskityrannus hazelae 词源:种加词.献给哈兹尔·沃尔夫(Hazel Wolfe),属名.由祖尼语suski(郊狼)和希腊语tyrannus(暴君)组成意为郊狼暴君 正模标本:MSM P4754 命名年份:2019 发现地:美国-莫雷诺山组 28. 中文名称:普氏 桑塔纳盗龙 拉丁学名:Santanaraptor placidus 词源:种加词.献给普莱西多·西达德·努文斯(Plácido Cidade Nuvens),属名.由桑塔纳群(Santana Group)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桑塔纳的盗贼 正模标本:MN 4802-V 命名年份:1999 发现地:巴西-罗穆阿尔多组 29. 中文名称:无畏 厄兆龙 拉丁学名:Moros intrepidu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intrepidus(无畏的),属名.取自古希腊神话中厄运的化身摩洛斯(Μόρος) 正模标本:NCSM 33392 命名年份:2019 发现地:美国-雪松山组 30. 中文名称:王氏 晋北龙 拉丁学名:Jinbeisaurus wangi 词源:种加词.献给王锁柱,属名.由山西的简称晋和北部的北的拼音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山西北部的蜥蜴 正模标本:SMG V0003 命名年份:2019 发现地:中国-灰泉堡组 31. 中文名称:奇异 帝龙 拉丁学名:Dilong paradoxus 词源:种加词.古希腊语paradoxus(奇异),属名.中文帝龙的拼音意为皇帝蜥蜴 正模标本:IVPP 14243 命名年份:2004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32. 中文名称:侏罗 祖母暴龙 拉丁学名:Aviatyrannis jurassica 词源:种加词.取自侏罗纪(Jurassic),属名.由拉丁语avia(祖母)和tyrant(暴君)组成意为祖母暴君 正模标本:IPFUB Gui Th 1 命名年份:2003 发现地:葡萄牙-阿尔科巴萨组 33. 中文名称:托氏 长臂猎龙 拉丁学名:Tanycolagreus topwilsoni 词源:献给乔治·托普·威尔逊(George Top Wilson),属名.由古希腊语tany-(长的),kolon(四肢)和agreus(猎人)组成意为拥有长的四肢的猎人 正模标本:TPII 2000-09-29 命名年份:2005 发现地:美国-莫里逊组 34. 中文名称:布氏 原角鼻龙 拉丁学名:Procerasaurus bradleyi 词源:种加词.献给F·李维斯·布拉德利(F. Lewis Bradley),属名.由古希腊语pro(原始的),Cerato-(角)和sauros(蜥蜴)意为原始的且长角的蜥蜴 正模标本:NHM R 4860 命名年份:1910 发现地:英国-大鲕岩组 35. 中文名称:华丽 羽王龙 拉丁学名:Yutyrannus huali 词源:种加词.中文华丽的拼音,属名.由中文羽的拼音和希腊语tyrannos(君王)组成意为有羽毛的君王 正模标本:ZCDM V5000 命名年份:2012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36. 中文名称:喀左 中国暴龙 拉丁学名:Sinotyrannus kazuo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喀左县(Kazu),属名.由拉丁语sino-(中国)和希腊语tyrannus(暴君)意为中国的暴君 正模标本:KZV-001 命名年份:2009 发现地:中国-九佛堂组 37. 中文名称:高贵 蜥状龙 拉丁学名:Kileskus aristotocus 词源:种加词.希腊语aristotocus(高贵),属名.哈卡斯语kileskus(蜥蜴) 正模标本:ZIN PH 5/117 命名年份:2010 发现地:俄罗斯-伊塔蒂组 38. 中文名称:五彩 冠龙 拉丁学名:Guanlong wucaii 词源:种加词.取自五彩湾(Wucaiwan),属名.冠龙的中文拼音意为有冠的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14531 命名年份:2006 发现地:中国-石树沟组 39. 中文名称:奥氏 小掠龙 拉丁学名:Bagaraatan ostromi 词源:种加词.献给约翰·H·奥斯特罗姆(John H. Ostrom),属名.由蒙古语baga(小的)和araatan(猎人)组成意为小猎人 正模标本:ZPAL MgD-I/108 命名年份:1996 发现地:蒙古-纳梅盖特组 40. 中文名称:破碎 金刚口龙 拉丁学名:Chingkankousaurus fragilis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fragilis(破碎的),属名.由发现地金刚口村(Jingangkou)的罗马化Chin¹-kang¹-kʻou³后的误拼和希腊语sauros(蜥蜴)组成意为金刚口的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636 命名年份:1958 发现地:中国-金刚口组 41. 中文名称:异常 屿峡龙(红河龙) 拉丁学名:Labocania anomala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anomala(异常的),属名.取自红河组(La Bocana Roja Formation) 正模标本:LACM 20877 命名年份:1974 发现地:墨西哥-红河组 42. 中文名称:兰斯 矮暴龙 拉丁学名:Nanotyrannus lancensis 词源:种加词.取自兰斯组(Lance Formation),属名.由希腊语nano(小型)和tyrannus(暴君)组成意为小型暴君 正模标本:CMN 7541 命名年份:1946 发现地:美国-兰斯组,地狱溪组

暴龙超科成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